2088年的夏天,实验室的恒温系统坏了三天。
谢尘盯着显微镜目镜,额角沁出的汗滴在金属操作台上,晕开一小片水渍。
视野里,那组编号“C-73”的肺癌细胞正在进行第11次分裂——从他坐下开始算,才不到一个小时。
正常情况下,这种处于“衰老期”的癌细胞,分裂周期至少要一个半小时。
他指尖在触控屏上敲了两下,调出上周的记录。
“分裂速度快了不少,”谢尘低声自语,指腹摩挲着下巴上冒出的胡茬,“衰老相关的蛋白也少了很多……” 这不是偶然。
他切换样本,调到正常细胞组,同样的培养环境,分裂速度毫无异常。
实验室的全息投影屏突然亮了,播放着早间新闻。
主持人的虚拟影像悬浮在半空,语调亢奋:“木星矿业集团今日宣布,其在木卫三的稀有金属勘探站己完成主体建设,预计2090年实现首批氦-3运输……” 屏幕右下角闪过一行小字:“全球富豪星际移民咨询量大幅上涨”。
“谢哥,还盯着你的癌细胞呢?”
门口传来同事的声音,是负责生态监测的小林,手里捏着个快融化的冰袋,“刚从南极站传回来的苔藓数据,邪门得很——你猜怎么着?
那些本该三年一周期的苔藓,今年首接完成了开花结果,现在全枯了。”
谢尘没回头,指尖在键盘上翻飞,调出极地苔原的历史数据库。
2085年的记录显示,苔藓的“年度生长量”还算稳定;2087年明显变快;而小林刚传来的2088年数据,生长量是往年的好几倍,且“死亡期”比往年提前了足足八个月。
“像被人按了快进键。”
小林嘬着冰袋,“不过专家说可能是厄尔尼诺现象加剧,我看啊,八成是太阳活动异常。”
他晃了晃手里的终端,“对了,中午去不去吃新开的太空主题餐厅?
听说老板是从月球基地退役的,做的‘失重牛排’贼带劲。”
谢尘关闭了苔藓数据的加密文件夹,转头时脸上没什么表情:“不去,我得改设备。”
他指了指桌角一堆拆解开的金属零件——那是台旧款细胞活性检测仪,外壳被撬开,露出里面缠着铜丝的线路板。
他总习惯把设备拆了重调,父亲以前说过“亲手摸过的零件,才知道哪里会藏着误差”。
小林撇撇嘴:“又捣鼓你爸那堆破烂?
我说谢哥,你这博士都读到头了,还天天跟修收音机似的……” 话音未落,全息屏突然插播一条紧急通知,主持人的虚拟脸瞬间严肃:“全球多地报告‘速生速死’现象:亚马逊雨林部分树种提前六年结果,果实成熟后两小时内腐烂;澳大利亚牧场出现羊群集体脱毛,三周内从成年羊退化为幼羔体型后死亡……”通知只播了十几秒就被切回矿业新闻。
小林“嗤”了一声:“噱头,肯定是哪个媒体想搞流量。”
谢尘没接话,默默将检测仪的零件重新组装好。
开机时屏幕闪过一行小字——这是他用父亲留下的旧工具箱里的校准仪改的,精度比原厂调得更细些。
下班时,夕阳把实验室的玻璃幕墙染成橘红色。
谢尘背着包走过大厅,看见一群人围着全息屏争论。
有人举着终端喊:“我邻居家的猫,三个月前刚成年,现在己经老死了!”
立刻有人反驳:“那是你喂的猫粮有问题,我叔在月球基地,说那边的实验兔活得好好的。”
谢尘的脚步顿了顿。
他想起上周调阅的国际空间站数据——那里的实验鼠,生长周期与地球同步时完全正常。
太空与地面的差异,像根细针,轻轻刺了他一下。
回到公寓时,楼道里的声控灯坏了一半,昏昏暗暗的。
谢尘掏出钥匙,开门的瞬间,金属摩擦声在寂静的走廊里格外清晰。
这是个老式公寓,墙皮有些剥落,但被他收拾得极干净。
客厅的书架上,一半是生命科学期刊,另一半是机械工程手册——那是父亲的遗物。
他从书架最底层抽出一个锈迹斑斑的铁皮箱,打开时合页发出“吱呀”的响声。
里面是各种型号的扳手、螺丝刀,还有几卷绝缘胶带。
谢尘拿起一把刻着“谢”字的旧扳手,指尖划过冰冷的金属表面——父亲是航天机械工程师,退休前总带着他在车库里拆旧零件,说“设备跟人一样,得知道哪里会坏,才能提前留好后路”。
今晚,他要用这些零件改一台“环境辐射检测仪”。
多备一台检测设备,总比事到临头手忙脚乱强。
深夜十一点,谢尘锁死了所有门窗,拉上厚重的窗帘。
他从冰箱的暗格里取出一个金属保温箱,打开时,里面整齐码着十支绿色药剂,在应急灯的照射下泛着幽光。
这是他第七次测试“初代抗衰药剂”。
实验鼠被关在透明培养箱里,毛发花白,行动迟缓——按人类年龄换算,己经60岁。
谢尘戴上手套,用注射器抽出一点绿色药剂,轻轻刺入鼠尾静脉。
药剂推入的瞬间,培养箱里的老鼠突然抖了一下。
三分钟后,它原本浑浊的眼睛亮了些;半小时后,背部开始冒出几根黑色的新毛。
谢尘的呼吸微微变重。
他打开培养箱,用改好的检测仪贴近老鼠——屏幕上的数值显示,细胞活性确实提上去了,衰老的迹象也变浅了。
手机在这时震动了一下,是条被标为“低可信度”的推送:“全球多地出现‘时间加速’现象,专家称暂无科学解释,建议市民减少外出……” 下面附了张照片:北方某城市的梧桐树,三天内完成了“发芽-落叶”的全过程,地上堆着厚厚的枯叶,像铺了层金色的雪。
谢尘关掉手机,走到书桌前,翻开硬壳笔记本。
扉页上,父亲的字迹己经褪色:“凡事留三分余地,方得一寸生机。”
他握着笔,在第187页写下:“2088年7月16日,C-73细胞分裂变快,南极苔藓生长周期大幅压缩。
异常仍在加速。”
笔尖划过纸页的声音很轻,却像冰锥落在冻土上,敲出一道细密的裂痕。
窗外,城市的光海依旧璀璨,没人知道,这颗蓝色星球的“褶皱”里,正藏着让所有生命加速走向终点的倒计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