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苏穆从军

>>> 戳我直接看全本<<<<
天刚擦亮,村口便传来一阵喧闹声。

沈悠感觉被窝一阵凉风,紧接着被角被人仔细的掖好。

她感觉那人在床边待了好一会,才依依不舍的离开。

村口上有几名官兵,领头的手拿征兵册子,对村长说着什么。

村长神情严肃,恭敬的接过那本薄薄的册子。

打头就是苏穆的名字,村长为难的看了一眼苏穆,转头挤出一抹笑:“官爷,这后生昨个刚成亲,能不能宽限几天,让他们小两口好好告个别。”

“县府老爷的命令!

谁敢违抗!”

官爷眉毛一横,说出口的话毫不留情。

苏穆知道村长一片好意,但不想因为自己而连累了无辜的人,况且那官爷说的对,他一个传话的小差役,哪儿敢违抗县府老爷的命令呢。

“官爷息怒,容我跟村长说句话就来。”

那官爷也不是不通情达理的人,几句话的功夫还是能通融的。

“劳烦村长多照顾我家中老娘和幼弟,我娘子.......”苏穆沉吟好半晌,咬咬牙,终是没说出让沈悠改嫁的话来,他刚娶回来的小娘子,实在舍不得就这么放手。

“我娘子也劳烦村长多照应,她还年幼,若是有个什么难处,还请村长多护她一二!”

说着,八尺高的汉子,竟是首首的跪了下去。

朝着村长重重的磕了几个头,苏穆这才站起来,又抱拳鞠了一躬。

“我定拼死回来,报答您老人家!”

“别说那见外的话,你父亲生前是我至交好友,你家的事,我怎么着都会搭把手的。”

村长叹口气,苏家一门忠厚,唉!

就是老天不开眼,先是没了老苏,现在苏穆好不容易长起来了,就要成为家中顶梁了,却又要上前线!

前线战事吃紧,这次征兵格外仓促。

由差役拿着名单挨村点人,人齐了,丝毫不做停留。

“行了,话就说到这儿吧,还要去下个村子。”

差役挥挥手,就着火把的光亮,清点了人数。

他们村里几个正当壮年的小伙子也被点了名,趁着夜色,一行人从山路便去了下个村子。

从半山腰往村子的方向看,一片漆黑,借着月光隐约能看见山脚下一排房子,那是苏穆的家。

他刚娶进门的娘子还在熟睡,她年纪小,还贪睡,刚才他起身时,她哼唧了一声,便又睡了过去。

想到这,苏穆的脸色柔和了一些,他们的婚被是新做的,用的也是才轧的棉花,盖在身上暖烘烘的,她的脸蛋一片嫣红,比他在集市上看到了胭脂还好看。

对了,他还给她买了好些胭脂,都放在了新打的梳妆台的小抽屉里,若是明早他的小娘子生气了怨他,不知道那几盒胭脂能不能让她少掉几颗金豆子.....沈悠掉没掉金豆子不知道,不过她这一夜睡得极好,床上的被褥都是全新的,她己经好久没睡过这么柔软的床了。

天己经大亮了,虽然说农家人没那么大的规矩,但是自己在成亲第一天就赖床,总是不好的。

稍微收拾一番,沈悠走到了院儿里。

一圈低矮的篱笆围成院子,院子里一口水井,还有一棵茂盛的枣树。

沈悠的婆婆和张婶子坐在树下纳鞋底,一边说着闲话。

“哎呦,新娘子起来了!”

张婶子放下鞋底子,站起身。

转头与沈悠婆婆笑道:“你家这新媳妇可真好看,比那县老爷家的小姐还水灵呢!

哈哈哈.......”"他婶子,就是嘴甜。

"说罢朝沈悠招手,让她过去。

“这是你张婶子,是看着家里两个小子长大的。

待你们最是亲厚!”

“张婶子好!”

沈悠甜甜的叫人。

谁不喜欢嘴甜的呢,更何况是瞧着堪比福娃娃一般的娇姑娘。

张婶子看了沈悠婆婆一眼,欲言又止,终是没说出口。

小两口刚成亲,新郎就从军去了,这样一个娇滴滴的小姑娘怕是要伤心死了。

“我想起来家里晾晒的萝卜干要收了,不然都让家雀啄了。”

张婶子怜惜的看了一眼沈悠,拿着鞋底匆匆离开。

院子里只剩下婆媳两人,还是沈悠婆婆打破沉默“你饿了吧,灶房有给你留的饭,吃一些吧。”

她家中只有两个小子,打小就皮实,饿不着冷不着就行了。

这娇滴滴的女儿家怎么样?

她倒是犯了难。

“苏穆走的匆忙,听来传信儿的军爷说,要不了一年半载就能回来。”

不知道是安慰她还是在安慰自己。

沈悠婆婆自顾自的说着“你现在年纪还小,我就把你当亲闺女对待。

你也别见外,就还跟在自己家一样,别不自在。

咱家里人丁单薄,现在更是就剩孤儿寡母了.......”也确实如同沈悠婆婆所说,苏家现在就剩下一个老婆子外加还在读私塾的半大小子。

现在多了一个她乳臭未干的黄毛丫头,未来的日子有多艰难可想而知。

如今她夫君从军去了,什么时候回来还未可知,总不能就这么干等着,活人还能让尿憋死。

她自从胎穿来这里,也算是半个这个时代的人了,再加上有前世的记忆,她还就不信了,有手有脚的,还能饿死不成。

沈悠捧着一碗香糯的地瓜粥,一边喝一边思索往后的日子,她带来的嫁妆不多,只一小袋杂米,一匹粗布。

粮食倒是不发愁,这村子背靠深山,饿不死勤劳的人。

抽个空闲时间去林子里转转,说不定能找着什么好东西。

正想着,就看见苏辰从门口走了进来。

“现在还不到下课时间,你怎么回来了?”

沈悠蹙眉站起身,迎了上去。

这小子莫不是逃学了?应该不能够呀,听同村的人说,苏辰这孩子争气,在私塾常受到夫子夸奖。

“我.....我”苏辰憋红了脸,也没说出个所以然来。

垂头丧气的进了屋。

沈悠跟着他进了屋,苏辰的房间里,只有一张书桌,桌子上的文房西宝摆放整齐,一看就是被好好爱惜的。

苏辰坐在桌前,手里摆弄着书包带子,低头不语。

“你逃学了?”

沈悠观察着他的表情,果然,一听她这么说,苏辰如同被踩了尾巴的猫儿,眼里闪着委屈“才不是,我才没逃课!”

“那你不跟着夫子读书,跑回家做什么?”

沈悠语气温柔,引诱着他说出原因。

虽然委屈,但苏辰这个闷葫芦,却一句都不肯再说了,真真是个犟的。

两人僵持不下,还是沈悠婆婆开了口“家里没了劳力,吃饭都是难事,哪儿还有钱让他再去读书......”一文钱难道英雄汉,从前苏穆在时,能去林子里打猎,家中也有良田,还能有闲钱让苏辰读书,现在就一个寡母,再加上个年幼的嫂子,苏辰开不了口,让母亲供他读书。

“这私塾的束脩要多少银钱?”

身为女子沈悠自然没读过私塾,但好有前世的记忆,不然她真就成文盲了。

“50文.....”苏辰说完有些沮丧,哥哥本来要月底交给夫子的,但现在去从军,月底定然是交不出来的。

“不过一年半载,穆儿就回来了,这段时间辰儿现在家读书,正好也能帮衬家里的活计。”

苏母虽然不忍心,但眼下也没有别的办法。

看着苏辰桌上陈旧的文房西宝,沈悠有些出神。

有的人出生就在罗马,而有些人拼尽全力也无法站上起跑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