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李世民儿时深受父母喜爱

>>> 戳我直接看全本<<<<
“我李氏祖祖辈辈为武将,你们的曾祖父李虎,西魏时官至左仆射,因伐魏建立北周有功,成为著名的八柱国之一。

位极荣贵,死后被封为唐国公。

你们的祖父李昞,袭封唐国公,任安州总管,柱国大将军。

他为朕清简,很受世人褒扬。

先祖们的成绩都是靠他们的能力取得的。

所以,为了我李氏家族的清誉与利益,圣贤之书不能不读,古今成败之事不可不知。

我李氏儿郎要始终保持尚武的习惯,闻鸡起舞,苦练骑射。

你们三个听明白没有?”

“听明白了!”

大郎李建成和昭儿异口同声的喊道。

刚满二周岁的二郎也奶奶^_^声奶气的叫道:“听——明——白——了!”

李渊先给他们做一些示范动作,只见他挽弓搭箭,摆好架势,瞄准箭靶,一箭射出,正中靶心。

大郎,昭儿齐声叫好。

二郎一摇一晃的跑过来,抢过父亲手里的弓,想学父亲。

小小年纪哪里拿得动,累的哼哧哼哧的。

李渊见状哈哈一笑,变魔术似的从后背上的箭盒里抽出一副小小的弓箭,交给二朗:“吾儿志气超人,可先用这个。”

说着刚准备手把手教教二朗,却见二朗早己挽好弓箭,只听“嗖”的一声,箭己经发射出去。

难道是他天生与弓矢有缘,无师自通?

哪想箭不偏不移,紧贴着大朗的耳轮,飞了过去。

这可把李建成吓坏了,缩着脖子,身子一歪,一下瘫坐在地上。

边摸着自己的浑身上下有没有血,边哭着向父亲说道:“二朗拿箭射我。”

李渊随即蹲下身子,面带严肃,教育二朗说“刀再锋利,箭再准,永远不要对着自己人,记住了没有?”

“吃饭了。”

这时妻子窦氏来喊他们回家吃饭来了。

李渊看着三个茁壮成长的儿女,满心欢喜,对妻子说:“这次全家都随我去任上,闲暇之余,我教孩子们武功骑射,你教他们文史书法。”

窦氏满眼含笑点点头,带着儿女们往回走。

而大朗还沉浸在刚才的那一箭之惊中,严肃的对二朗说:“二弟,你现在还小没什么力气,倒是射不死我,等你长大了,有劲了,可不能拿箭真的射我。”

小二朗扑闪扑闪着大眼睛,望着大哥,两只小手互拍着,口中叫道:“射,射……”时间很快,小二朗己经长到桌子一样高了,更是射得一手好箭,又聪明伶俐,深得父亲喜爱。

二朗西岁生日这天,李渊还特意为他摆了宴席。

中午摆了两桌,家人一桌,仆人一桌,倒是没有通知外人。

宴席热热闹闹,其乐融融。

酒过三巡,亲随李铁端着酒杯,走上厅堂,代表仆人向老爷李渊敬酒说:“一般世族子弟,依赖祖上荫德,不愁吃穿用度,不学无术,且骄奢淫逸。

平日里只知道吃喝玩乐,衣冠楚楚,实则废物一个。

而老爷您对子女教育甚严,公子与小姐每日读书写字,操练武功,学有所成。

下人们非常佩服老爷的远见,特委托我来向老爷敬酒,并祝小寿星二公子,身体健康,长大之后,更是出人头地,光宗耀祖,坐国之栋梁。”

李渊听后,哈哈大笑,心中大喜,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正准备发表一番感慨,只听得哐哐的敲大门声。

“外面是谁,这会儿谁会来?”

李铁放下酒杯,转身下堂。

早有看门的人飞奔前去察看,一会儿功夫,回来禀报说:“老爷,门口来了一个陌生的白面书生,口口声声说要见二公子,且说见一眼就走。”

“有这等怪事?”

李渊抖抖袖子,说,“且放他进来。”

李铁带进一人首奔大厅,众人抬头望去,只见是一个青年俊士,头戴一顶百柱流须帽,身穿一件青灰白的苏纱道袍,玉树临风,飘然出世之态。

李缘一见此人不同凡俗,连忙起身迎接,拱手道:“先生光临寒舍,敢问先生高名,有何贵干?”

那俊士面色微笑,还礼道:“在下嵩山人士,贱名不足挂齿,听说府上二公子生日,特来祝贺。”

李渊见他不肯说出名氏,却不见怪,笑道:“犬子诞辰,敢劳高人。”

说着招手把二朗叫到面前。

只见那道人眼神闪烁,围着二朗转了一圈,又用手摸摸二朗的后脑骨,连连点头,对李渊说:“令郎相貌非常人,有龙凤之姿,天日之表,年将二十,必能济世安民。”

李渊听到有人这样夸自己儿子,面露喜色,赶忙请客人上座,立即吩咐厨房另起一桌酒席。

但是那道人长辑告辞道:“我来只是想见贵公子一面,目的既然己经达到,就此别过。”

说完又看了二朗一眼,转身便飘然而去。

李渊随即忙命人准备一百两纹银相送,哪知道家人捧着银两追出门外,门外空荡荡,早己不见人影。

李渊叹息一会,招呼家人重新入座。

大家的话题围绕着刚才那个道人,对他那突然而来,又飘然而去的举动议论纷纷。

有的说是世外高人,有的说是过路的相士。

李渊用手撸撸胡须,看着二儿子,若有所思,对窦氏说:“借那人吉言,二朗以后就叫‘李世民’吧。”

窦氏点头,摸着二朗的头说:“济世安民,希望二朗长大后如高人所言,做个对国家社稷,对黎民百姓有用之人。”

二朗扑闪着两只聪慧的大眼睛,似懂非懂的点点头。

李世民刚过生日不久,隋朝的政治格局就发生了重大变故,凶狠暴虐的晋王杨广夺了皇位,国家由强盛走向了衰弱。

杨广是个彻彻底底,不折不扣,荒淫***,穷奢极欲,令人痛恨的暴君。

短短九年时间,隋文帝经营数年的巨大财富,就被杨广挥霍殆尽。

在其夺位的第一年,就征用200万人营建东都洛阳,为了方便自己去江南巡游,又令江南大量造船,同时征集男女上百万人开凿运河。

其又先后三次巡游江南,每次巡游都带一二十万跟随,乘坐的船绵延达200余里。

共用色纤夫8万余名。

陆上十万骑兵沿两岸护送。

所过州县,五百里内供奉吃食,许多人因此倾家荡产。

百姓忍饥挨饿,疲于奔命,而宫人却铺张浪费,吃不完就首接倒掉。

尤其令人震惊的是,杨广发觉通济渠有些地方深度不够,影响行船,一怒之下,竟下令坑杀五百百姓。

杨广好大喜功,为了炫耀武力,发动三次疯狂的对高丽战争,给国内人民带来了无穷的灾难。

杨广穷奢极欲,穷兵赎武,破坏了极大的社会生产。

百姓家破人亡,流离失所,苦不堪言,许多地方赤地万里,甚至出现了人吃人的可怕现象。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与其等死,还不如揭竿而起,或许能拼得一条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