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罗艺进京(2)

>>> 戳我直接看全本<<<<
那些百姓见此情形,一个个如同惊弓之鸟一般,脸上瞬间布满了惊恐之色。

他们慌乱地推搡着彼此,立马作鸟兽散。

原本聚集在一起交头接耳的人群瞬间炸开了锅,人们匆匆忙忙地西散奔逃。

有的连随身携带的物品都顾不上拿,有的不小心被绊倒在地,又匆忙爬起来继续奔跑,唯恐跑得慢了会惹上麻烦,遭受无妄之灾。

只见校尉神情紧张,脚下生风,疾步如飞地走到北平王罗艺面前。

“噗通”一声,他重重地跪倒在地,膝盖与地面碰撞发出沉闷的声响。

他声音洪亮如钟,大声说道:“末将恭迎北平王!”

他的额头紧紧贴着地面,不敢有丝毫抬起的迹象,态度极为恭敬谦卑,仿佛面前的北平王是神明一般不可冒犯。

他的身子因紧张而微微颤抖着,双手紧紧握拳,显示出他内心的忐忑与敬畏。

北平王罗艺神色从容地看着眼前的校尉,那目光平静而深邃,仿佛一汪深不见底的潭水,让人难以捉摸。

他气定神闲,身姿挺拔如松,缓缓地开口说道:“本王前来为新皇登基祝贺而来。”

他的声音不疾不徐,犹如山间缓缓流淌的溪流,虽平和却带着一种穿透人心的力量,不容置疑的威严在每一个字间隐隐流露。

随后,他迈着沉稳有力的步伐,一步一步地稳步走到校尉面前。

那步伐坚定而自信,每一步都仿佛带着千钧之力。

罗艺伸出那双宽厚有力的双手,动作轻柔却又坚定地将校尉扶了起来。

就在扶起校尉的瞬间,他的动作极为迅速而隐蔽,不动声色地在校尉手中塞了一块金子。

金子入手,校尉只觉掌心一沉。

罗艺压低声音,那声音低得只有他们二人能够听见。

他的语气中带着几分恳切,又夹杂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急切,低声说道:“此番来长安,局势波谲云诡,复杂难测。

本王身处其中,犹如盲人摸象。

还得将军多多交代一些细节,为本王指点一二。

事成之后,定有重谢。”

校尉微微一怔,先是被罗艺的举动弄得有些不知所措,待感受到手中那块沉甸甸、凉丝丝的金子,顿时心领神会。

他的目光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有惊喜,有犹豫,也有担忧,但最终还是点了点头,轻声应道:“王爷放心,末将定当知无不言。”

这罗艺为何如此谨慎?

一则是自己这些年在官场摸爬滚打,历经无数风雨。

官场恰似一片暗潮汹涌的汪洋,表面看似风平浪静,底下却潜藏着无数的漩涡与礁石。

他见多了那些昨日还趾高气昂、权倾朝野的人物,今日便因一招不慎,被政敌抓住把柄,落得个身败名裂、满门抄斩的凄惨结局。

那些明争暗斗、勾心斗角的场景,如同噩梦般萦绕在他心头,使他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和疏忽。

每一次的升迁与贬谪,每一场权力的更迭与交替,都让他深刻体会到官场的残酷与无情。

为了在这错综复杂的关系网中立足,为了守护家族的荣耀与安宁,他不得不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小心翼翼地权衡利弊,谨慎地做出每一个抉择。

二则是文帝刚刚去世不久,可是整个长安却没有缟素。

这反常的景象犹如一道晴天霹雳,在他心中激起千层浪。

按照常理,文帝驾崩,长安应是一片缟素,万民哀悼。

然而如今,大街小巷依旧繁华喧嚣,丝毫不见应有的悲痛与肃穆。

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阴谋和权力斗争?

是新皇杨广有意为之,为了彰显自己的权威,摒弃旧制?

还是朝中另有势力暗中操纵,企图趁此混乱之际谋取私利?

在这敏感的时期踏入长安,无异于踏入一个未知的雷区,每一步都可能触发致命的陷阱,每一个决定都关乎家族的生死存亡。

他深知,稍有差池,便会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因此,他必须谨慎再谨慎,从每一个细微的迹象中捕捉有用的信息,试图拨开重重迷雾,洞察局势的真实走向,以便在这场即将席卷而来的风暴中寻得一线生机,保全自己和家族的利益。

于是,罗艺眉头紧皱,神色愈发凝重。

他微微侧身,将头凑近校尉,用仅能让两人听见的音量小声询问道:“这其中究竟是何缘由?

本王对此着实不解,还望你能给本王一个明白的说法。”

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深深的疑惑与难以掩饰的忧虑,目光紧紧地盯着校尉,迫切地想要从他那里得到答案。

校尉先是警惕地环视了一下西周,确定无人靠近之后,这才压低声音,小心翼翼地低声回道:“王爷,小的也不敢妄言。

但依小的之见,您此番入长安,只需看长安其他官员如何行事,您便如何去做,正常着朝服即可。

小的也只能言尽于此,还望王爷您自己多加思量。”

说完,校尉的眼神闪烁不定,目光中透着一丝不安和惶恐,似是也对此事心有忌惮,生怕因为多言而给自己招来祸端。

罗艺一听,那深邃的眼眸中微微闪过一丝光亮,心中己然明白了几分。

罗艺向来心思缜密,心里面早就有了多手准备。

为了应对此次进京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他早早地就精心制定好了丧服,以防万一。

但是如今这个校尉这样说,他那原本稍有明朗的思绪不禁又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

罗艺在心中暗自揣摩:这校尉的话究竟是出于真心的提点,还是受人指使的有意误导?

若按校尉所言,只随其他官员行事,万一这是个精心设计的圈套,其中暗藏玄机,自己岂不是轻易就陷入了被动的局面?

可若不听,公然违背校尉的建议,又恐因此得罪了某些隐藏在暗处的势力,给自己招来不必要的麻烦甚至是杀身之祸。

想到这里,罗艺的眉头紧紧地皱住,脸上的表情愈发凝重,心中的权衡也愈发艰难起来。

“王爷,请随我一起进城吧。”

校尉微微躬身,语气恭敬地说道。

那边上一个粉雕玉琢的六岁小孩,忽闪着明亮的大眼睛,敏锐地看出了父亲罗艺此刻眉间的那一抹担忧。

他奶声奶气地说道:“爹爹,我想吃糖葫芦。”

话音刚落,小小的身影便如脱缰的小马驹一般,兴高采烈地往城里面跑去,脑后的小辫子随着他的跑动一甩一甩的。

身后几个侍卫先是一愣,随后脸色大变,慌忙拔腿追了过去,边跑边喊:“小王爷,慢些,慢些!”

罗艺看着孩子跑远的身影,无奈又宠溺地笑着对校尉说道:“见笑了将军,这是我孩儿罗成,调皮得很。”

那校尉连忙拱手,脸上堆满笑容,说道:“原来是小王爷,天真烂漫,活泼灵动,着实可爱。”

罗艺此时面色凝重,满心的警惕让他丝毫不敢轻举妄动。

他目光凌厉,神色严肃地转头吩咐身后随从:“你们在此处耐心等待公子归来,不得有半分疏忽。”

随从们齐声应是,恭敬地立于原地。

那罗成过了一会儿,才欢快地跑了回来,小小的手里紧紧握着一个糖葫芦,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

然而,他此番率先跑进城里面,可不是单纯为了满足口腹之欲。

这个机灵的孩子,心里揣着父亲的忧虑,一心想要查看城里面百姓和达官贵人的穿着,试图为父亲探清局势。

而这一番查看下来,所见之景令他小小的心脏不禁猛地一沉。

城中大街小巷,人来人往,百姓们依旧如往常般忙碌,达官贵人们也是锦衣华服,竟然没有一人身着缟素为老皇帝披麻戴孝。

这超乎寻常的景象让他深感不安。

罗成快步走到父亲罗艺身旁,那双灵动的眼睛滴溜溜地转了转,趁着旁人不注意,对着父亲罗艺快速地使了一个只有他们父子俩才懂的眼神,似乎在传递着他所发现的惊人秘密。

罗艺眉头紧皱,脸色瞬间沉了下来,假装生气地对着罗成大声呵斥道:“你这顽皮小儿,如此不管不顾地鲁莽跑开,全然没有半分规矩,成何体统!

这城中局势复杂,万一有个闪失,你让为父如何是好?”

他的声音故意提高了几分,带着满满的怒气,在旁人听来仿佛是真的动了肝火。

然而,那眼神中却暗含着旁人难以察觉的关切与暗示,只有罗成能读懂其中的深意。

罗成机灵地眨了眨眼睛,心领神会,立马低下头。

小嘴撇了撇,做出一副委屈又知错的可怜模样,小声嘟囔着:“父亲莫要生气,孩儿知晓错了,下次再也不敢这般莽撞行事了。”

他那稚嫩的声音中带着些许的颤抖,仿佛真的被父亲的怒火吓到了,可那微微抬起偷瞄父亲的眼神,却透着与年龄不相符的聪慧和狡黠。

但是罗艺何其敏锐,他己然从罗成那不易察觉的细微眼神和看似无意的小动作中,精准地捕捉到了儿子所打探到的重要消息。

他的内心仿佛被一块沉重的石头压着,忧虑更甚,然而面上却未显分毫。

随即,他迅速调整神色,换上一副充满歉意的表情,朝着校尉拱了拱手,语气诚恳地说道。

“实在抱歉啊,校尉。

小儿年幼顽皮,缺乏管教,这般肆意妄为,竟耽误了您的宝贵时间,本王实在是惭愧。”

校尉赶忙连连摆手,脸上堆满笑容,恭敬地应道:“王爷言重了,小王爷活泼机灵,天真无邪,此乃孩童天性,算不得耽误。”

罗艺微微颔首,脸上勉强挤出一丝笑意,说道:“那便有劳校尉继续带路,咱们速速进城,莫要再耽搁了。”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