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回家
然后和姐弟俩告别。
安然道‘帅哥,还没问你名字’‘哦,我叫郑艺,关耳郑,艺术的艺,拜拜了,山高路远有缘再见’郑艺潇洒的挥挥手,奔向了那离开8年的家乡。
当郑艺花费2个小时终于站在了这个古老村庄的村头。
看着矗立在村头一座散发着古朴气息的牌坊。
它静静地伫立在那里,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
这座牌坊有些悠久的历史,岁月的痕迹在它身上留下了斑驳的印记。
郑艺陷入了深深地回忆。
牌坊的石柱高大而坚实,支撑着精美的横梁和牌匾。
牌匾上书写着几个古朴苍劲的大字“桃源居”,依稀可以感受到曾经的辉煌。
坊顶的雕刻精美绝伦,展现出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
走近牌坊,你能感受到它所散发出来的古朴气息。
那是岁月沉淀下来的韵味,让人不禁想起过去的时光。
在这座牌后边就是郑艺日思夜想的故乡。
由于山路难走,来到村里天己经黑了,安静的乡村,路上没有行人,到了快晚饭时间家家冒起袅袅青烟,郑艺也抓紧奔向自己那个熟悉而陌生的看房子。
当走到家门口,就听见“老头子火太大了,别烧那么旺,菜都快糊锅了”听到奶奶熟悉的声音就知道肯定爷爷又把火烧大了。
管不了太多,推开厚重的木门,看着锅罩前慈祥的两位老人,眼泪不停的打转。
这时听到木门响声的两位老人也看到了站在门口的青年,手里的柴和锅铲都停止了,眼中透出了难以置信。
“爷爷,奶奶我回来了”郑艺忍着眼泪唤出声音时,老人也抓紧跑过来,捶打搂抱着少年,看了又看,打了又打,恐怕认错,恐怕是梦一场。
哭过笑过,郑艺开口道“爷爷奶奶我退伍回来了,以后就在家陪陪你们”“怎么退伍了,好好的”爷爷问道“回家陪你还不行,哪那么多事”奶奶没好看脸色的对着爷爷凶道爷爷也就顿时哑火了。
正在这时“咕噜”郑艺的肚子不争气的响了。
“还没吃饭吧,老头子,快把昨天打的野兔拿出来”奶奶听到大孙的肚子叫就知道孩子走了一天的山路没有好好吃饭肯定饿了。
“哇,野兔,太好了,爷爷我给您帮忙”郑艺也放好行李,去帮忙做饭了。
一边做饭一边聊天,时间很快,一汤西菜做好了。
来到饭桌,爷爷找出来放了不知道多久的好酒打开和大孙子喝了起来。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爷俩也喝开了,郑艺也告诉家里,因为在部队执行特殊任务受了伤,而且也想回家了,就申请退伍了。
爷爷奶奶一听受伤很担心,后来郑艺也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解释了半天才说明自己己经没事了。
其实,受伤是真,只不过没有郑艺说的那么轻松,也没有好利索,当时是子弹伤了神经,导致有时腿部会控制不稳,不能执行特殊训练,而且郑艺也确实想回家陪陪家人,所以就退伍了。
只是怕爷爷奶奶担心没有说的那么严重。
一顿饭,在聊天中,从晚上7点吃到9点多,帮着奶奶收拾好,和爷爷奶奶聊了半天到半夜,看郑艺有些疲惫爷爷奶奶才依依不舍的放郑艺回房间睡觉。
到了房间郑艺收拾好自己的行李,才瘫倒在床上安安静静的睡着了。
只是郑艺不知道的是,在他睡着的时候,从他丹田处散发出一阵雾气,这股雾气慢慢的把郑艺包围起来。
当郑艺被雾气包围起来的时候,雾气也渗进了郑艺身体里,正在一点点改造着他的身体,一点点黑色的杂质也一点点的排出来体外。
第二天天气刚刚亮起,郑艺被一股很臭的刺鼻气味熏醒了,还以为自己不在家,屋里有了死老鼠了呢。
结果仔细一闻是自己身上散发出来的,在看看自己皮肤表面有一层黑黑的油污。
郑艺也是很纳闷,但刺鼻的气味也没有给他思考的时间,抓紧钻到浴室洗起澡来。
当洗完澡又把被单被罩放进洗衣机,结果这一切都让早起锻炼的爷爷和在做早饭的奶奶看见,还以为自己孩子长大了,现在也退伍了,确实该给孩子找个媳妇了。
当郑艺回到房间,才有时间仔细想自己是咋回事?
结果想了半天也没有头绪,正要放弃的时候想到了昨天救人的奇遇,那个冲进自己丹田的“辰溪罗盘”。
难道是辰溪罗盘?
这情况好像古代武功里的“洗筋伐髓”。
不是说洗精伐髓后身体都杠杆的、学什么也是非常厉害吗,像变了个人似的?
那自己呢?
难道也这样?
不是说洗筋伐髓像是脱胎换骨一样会很疼吗,自己怎么没有感觉呢?
正想着奶奶就叫郑艺去吃饭了,结果在饭桌上,爷爷奶奶就开始了催婚模式,先是问有没有女朋友呀?
怎么没谈?
喜欢什么样的?
胖的瘦的?
高的矮的?
大的小的?
多大年纪的?
然后又说那七大姑八大姨谁家的谁怎么怎么样?
要不你表妹那次带来的女同学长得也不错,一会打电话问问你表妹她有没有男朋友?
一顿饭简首是夺命催。
吃的郑艺心惊胆战,也没帮着收拾就逃离了现场。
跟爷爷奶奶说去后山逛逛就跑出去了。
当郑艺来到自家后山找了一块平整的石块坐下,看着这个古老而又平静的村庄,陷入了久久的回忆,想念着儿时的快乐。
从小郑艺就跟着哥哥姐姐和爷爷奶奶住在老家,爸爸妈妈城市医院上班,后来到了上初中才去了市里,也是因为爸爸妈妈工作忙一上学就开始住校,一周才回家一次,爸妈有事还经常不在家。
所以郑艺从小就和爷爷奶奶有着很深的感情。
当然郑艺也不像有些小朋友就因此恨自己的父母,其实郑艺和姐姐都很理解自己的父母。
郑艺其实是可以说是中医世家,从老祖就是中医,爷爷更是特殊年代的中医,只是因为郑家祖训后来就回家开起来一家中医堂。
也是父老乡亲看病的唯一仓所,这些年也是活人无数,别看现在的“桃源居”就剩下老人孩子妇女,但是以前的“桃源居”很热闹,因为交通闭锁,有事战乱年代,这个闭锁的村落就是一个很好地避难所,但在和平年代闭锁就成了阻碍发展了。
所以说事情都有两面性。
也是没办法,村里太闭塞,为了生活的更好,很多年轻人都走出去了。
这次郑艺回家,也是想把自己村子发展起来的重现儿时的热闹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