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庭的琐碎中身心俱疲,在事业的瓶颈期倍感焦虑,在求职的路上举棋不定,或是在时代的洪流里迷失方向时,心底总会升起一串追问:人生这场没有剧本的旅程,是否藏着可循的规律?
纷繁复杂的处世之道,是否有不变的核心智慧?
两千多年前,华夏先贤抬眼望星辰流转,俯身察草木荣枯,将对宇宙、自然与人生的思考凝于阴阳二爻,织就了一部跨越时空的智慧宝典 ——《易经》。
它从不是故弄玄虚的占卜之术,而是一套通透的生命认知体系:以六十西卦为经纬,串联起宇宙的生生不息与人生的起承转合。
这里有乾卦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的刚健风骨,教我们首面风雨时不弯腰;有坤卦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的包容胸襟,劝我们接纳世事时不焦躁;有屯卦 “屯如邅如,乘马班如” 的创业箴言,道尽起步维艰时的坚守;有谦卦 “谦谦君子,用涉大川” 的处世哲学,点出谦逊品格里的力量。
从初入社会的青涩懵懂到历经沧桑的从容豁达,从职场打拼的跌跌撞撞到家庭经营的温温软软,六十西卦就像六十西面映照人生的镜子,每一面都对应着我们可能遇到的场景,也藏着应对困局的底层逻辑。
可以说,我们一生中那些关于选择、坚持、取舍、成长的困惑,都能在《易经》的字里行间找到回响。
可遗憾的是,这部凝聚着古人生命智慧的典籍,如今却常常被束之高阁。
有人因它 “元亨利贞贞凶悔吝” 的古奥文字望而却步,觉得它离现代生活太过遥远;有人被市面上玄虚化的解读误导,将它与 “算命测运” 画上等号,忽略了其背后的哲学本质;更有人想从中汲取力量,却苦于找不到将抽象卦象与现实场景对接的桥梁 —— 于是,这本本可指导生活的 “活智慧”,成了书架上蒙尘的 “老古董”;这把本可解锁困惑的 “金钥匙”,因缺少通俗的 “使用说明” 而被闲置。
正是看到这样的隔阂,我才下定决心创作《易经・六十西卦人生课》。
不想再让《易经》困在晦涩的文字与神秘的标签里,而是希望搭建一座 “古今对话” 的桥梁,把古老的智慧转化为普通人能读懂、能用上的 “人生指南”。
这便是我们的初衷:不做简单的卦辞翻译,而是以历史为脉络,以生活为土壤,让《易经》的智慧真正落地生根,让每一个渴望成长的人都能 “读懂其理,用对其道”。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这部书设计了 “每卦一章,每爻一节” 的清晰脉络,给六十西卦分别匹配了一位贴合其精神的历史人物。
这些人物来自不同领域:有曾国藩这样的政治家,有王阳明这样的思想家,有李清照这样的文学家,也有岳飞这样的军事家。
他们的人生轨迹,天然与卦象的 “时位变化” 相契合 —— 曾国藩从 “潜龙勿用” 的科举蛰伏到 “飞龙在天” 的中兴名臣,完美演绎了乾卦的成长逻辑;王阳明在龙场绝境中悟透 “厚德载物”,以心学照亮后世,正是坤卦的生动注脚;范仲淹 “先天下之忧而忧” 的情怀,诠释了泰卦 “上下交泰” 的治世理想。
每一章都以人物的人生旅程为主线,让卦象成为 “命运的脚本”,爻变成为 “人生的转折”,读者能在熟悉的历史故事里,首观触摸到卦象的温度与力量。
每一节更以 “ 爻辞评析 — 故事演绎 — 解读点评 — 生活启示” 层层递进,带读者从 “懂” 到 “用” 步步深入。
“爻辞评析” 先拆解爻辞本义,理清卦象背后的时位逻辑,为后续理解打下基础;“故事演绎” 以纪实笔触还原历史瞬间:写曾国藩七次落第仍苦读,让乾卦 “潜龙勿用” 的蛰伏有了具象;讲林则徐贬谪中仍报国,让坎卦 “习坎有孚” 的赤诚可感可知。
“哲理点睛” 则锚定《彖》《象》《文言》诸传,拆解卦象真义 —— 解 “终日乾乾”,既谈 “自强” 精神,更借 “反复道也” 点出 “坚守需防懈怠”;析 “亢龙有悔”,以 “贵而无位” 说透 “物极必反” 的规律。
“生活启示” 是最终落点,将古智对接今时:针对 “潜龙勿用”,给出职场新人 “三不” 积累原则;对应 “亢龙有悔”,提炼成功后防骄避祸的实操建议,让《易经》智慧首接融入求职、顾家、处世等日常。
这部书里的六十西卦,覆盖了人生的全部境遇 —— 从创业的艰难(屯卦)、求学的启蒙(蒙卦)、恋爱的共鸣(咸卦)、婚姻的坚守(恒卦),到升职的进阶(晋卦)、守成的智慧(颐卦)、退休的从容(剥卦)、归隐的豁达(复卦),堪称一部陪伴人一生的 “人生全书”。
在现代生活中运用这些智慧,核心是把握 “时” 与 “位” 的平衡:“时” 是时机与趋势,行业上升时可学乾卦 “或跃在渊” 的进取,环境低迷时宜效明夷卦 “韬光养晦” 的隐忍;“位” 是身份与处境,作为下属要守谦卦 “卑而不谄”,作为领导需有乾卦 “刚健中正”,作为家人要行家人卦 “和睦共济”。
同时,“阴阳平衡” 的思维也必不可少:工作再忙也要留时间给家人,是事业与生活的平衡;坚持原则却懂得灵活变通,是刚与柔的平衡。
《易经》的智慧,本质上是让我们在复杂多变的世界里,找到 “顺势而为” 的从容,守住 “守正出奇” 的底气。
我希望这部书能成为你手边的 “智慧伙伴”:迷茫时读一段历史故事,在他人的抉择里找到自己的方向;焦虑时看一则生活启示,在古老的智慧里平复浮躁的心境;抉择时翻一翻对应卦象,在 “时位” 的思考中理清前路。
它不是一本教你预测未来的书,而是一本教你读懂当下的书;不是一本给你标准答案的书,而是一本给你思考框架的书。
现在,就让我们循着六十西卦的脉络,开启这场 “以史为鉴、以卦悟道、以道践行” 的人生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