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时间的刻度
历史系的知识储备像散架的积木,那些滚瓜烂熟的年表、铭文、王朝更迭,此刻全被沙漠的燥热蒸成了模糊的雾气。
她攥紧帆布包带,踩着自己被拉长的影子往前走。
刚才那队驼队早己消失在沙丘尽头,留下的脚印正被风一寸寸抹去,像从未存在过。
手腕上的螺旋纹还在隐隐发烫,像块贴身藏着的烙铁,提醒她这不是幻觉。
“有人吗?”
她扯着嗓子喊,声音在空旷的沙漠里散开,连个回音都没有。
帆布鞋里的沙子磨得脚底生疼,她索性脱了鞋,赤脚踩在沙地上——刚落下时烫得她差点跳起来,适应片刻后,倒觉得那热度透过脚掌往上窜,驱散了几分骨子里的寒意。
走了约莫半个多小时,远处突然出现几个晃动的黑点。
伊芙眼睛一亮,赶紧往那边跑,跑两步又想起什么,折回来把帆布包往怀里一抱,这才重新迈开步子。
那是她现在唯一的“现代遗物”,得护好了。
黑点渐渐清晰,是几个牵着驴子的当地人。
他们穿着粗麻布的长袍,头上裹着厚厚的头巾,驴子背上驮着鼓鼓囊囊的麻袋,看形状像是谷物。
伊芙心里一松,看打扮像是普通的商贩或农民,应该不会太危险。
她放慢脚步,尽量让自己的姿态显得无害,等对方走近了,才小心翼翼地抬手打招呼。
那些人看到她时明显愣了一下,眼神里充满警惕,其中一个年纪稍长、满脸皱纹的男人停下脚步,用一种她从未听过的语言说了句什么。
不是古埃及语的经典发音,更像是某种方言。
伊芙的心沉了沉,试着用选修课上学的几句古埃及日常用语回应:“您好……请问,现在是哪位法老统治的时代?”
她的发音生涩得像锯木头,男人却似乎听懂了,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诧异,转头和同伴们低声交谈了几句。
他们的语速很快,伊芙只能捕捉到几个重复的词——“拉美西斯底比斯神庙”。
拉美西斯?
伊芙的心跳漏了一拍。
第十九王朝的拉美西斯家族中,最著名的当属拉美西斯二世,那位在位长达六十七年、缔造了埃及盛世的法老,统治时期约在公元前1304年至前1237年。
“是……拉美西斯二世?”
她试探着补充,指尖因紧张微微发颤。
年长男人点了点头,指了指天边的方向,又比划着金字塔的形状,嘴里吐出的音节虽模糊,却能让她辨认出“底比斯尼罗河”的词根——那是拉美西斯二世重点经营的都城,神庙与宫殿的聚集地。
公元前13世纪中叶……伊芙的大脑飞速运转,这个时间点,比她论文中“永恒之契”的推测年代晚了近百年。
博物馆那枚项链的能量,为何会将她送到这里?
她低头看了看手腕上的螺旋纹,印记的烫意正一点点消退,像快要熄灭的火星。
“请问……离尼罗河还有多远?”
伊芙换了个问题,喉咙干得发疼。
没有水,所有的困惑和研究都毫无意义。
男人伸出三根手指,又指了指前方的沙丘,意思大概是翻过三座沙丘便能看见河流。
他打量她的目光从警惕转为好奇,在她的牛仔裤和系服上停留许久,最终落在她怀里的帆布包上,嘴唇动了动,却没问出口。
伊芙道了声谢——用的是古埃及语里最基础的感谢词,这是她唯一能确定发音无误的句子。
男人们牵着驴子继续前行,走出几步后,年长的那个回头望了她一眼,指了指自己的头巾,又指了指太阳,像是在提醒她遮阳。
伊芙摸了摸发烫的脸颊,才发现皮肤己被晒得通红。
她赶紧把帆布包顶在头上,包里的笔记本硌着后脑勺,硬邦邦的。
翻出半块巧克力,犹豫片刻又塞了回去——必须省着吃。
按照男人的指引翻过第一座沙丘时,天边己泛起淡淡的紫。
沙漠的傍晚来得急促,温度骤降,灼人的热气化作微凉的风,吹得皮肤发紧。
她的脚步越来越沉,脱水带来的眩晕感像潮水般涌来,视线开始模糊。
帆布包从头顶滑落,掉在沙地上发出轻响,她弯腰去捡,却眼前一黑,膝盖一软,重重地栽倒在沙粒中。
失去意识前,她似乎听到一阵驼***由远及近,还有一道冷冽的目光,落在了她发烫的额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