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再次看向球网对面的夏旋,她己经回到了准备姿势,眼神沉静,仿佛刚才那板石破天惊的回球只是寻常一击。
“继续?”
夏旋问,语气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专注。
凌朔没说话,只是点了点头。
他收敛了先前那一点点随意和试探的心思,真正开始把帮她喂球当作一场高质量的训练来对待。
他增加了喂球的变化,旋转更强,落点更刁钻,速度也提了上来。
一筐黄白色的乒乓球在他手中仿佛拥有了生命,以各种不同的弧线和节奏飞向夏旋的球台。
夏旋的应对堪称惊艳。
她的步伐极其轻盈,预判准确,总能在第一时间移动到最佳击球位置。
她的正手基本功扎实,拉球弧线稳定,而她的反手,那板所谓的“旋式反手”,更是让凌朔大开眼界。
它不像传统反手那样依赖大臂和前臂的发力前顶,更像是用手腕和手指的瞬间爆发力,结合腰胯一个极短促的转动,“弹”或者“裹”住来球,赋予其强烈的旋转和诡异的前冲力。
声音清脆,弧线低平,速度快得惊人。
凌朔甚至需要集中全部精力才能跟上她的回球节奏。
一筐球很快喂完。
两人不约而同地停下来,都有些微微喘息。
高强度的多球训练对双方的体力和技术都是考验。
“谢谢。”
夏旋走到球网边,拿起自己的水壶喝了一口。
“你的反手,”凌朔终于忍不住开口,他指了指自己的手腕,“是怎么发力的?
我看你手腕用的很多,不怕受伤吗?”
夏旋放下水壶,看了看自己的球拍,又看了看凌朔,似乎有些意外他会首接问这个。
大多数同龄男队员要么对她的技术不以为然,要么带着一种居高临下的好奇。
“习惯了吧。”
她言简意赅,但看到凌朔依旧专注求解的眼神,又补充了一句,“小时候没人教,球拍也不好,正常发力打不过别人,就只能琢磨怎么用巧劲,怎么‘骗’旋转。
慢慢就变成这样了。”
她说的轻描淡写,但凌朔能想象到那背后需要付出多少异于常人的努力和思考。
这不是野路子,这是在极端条件下被逼出来的、高度契合自身特点的技术创新。
“很厉害。”
凌朔由衷地说。
在竞技体育的世界里,实力是赢得尊重最快的方式。
夏旋似乎没想到他会这么首接地夸奖,愣了一下,随即嘴角极轻微地弯了一下:“还行。
你的正手质量很高,相持很稳。”
这是商业互吹吗?
凌朔觉得不像,她的语气更像是在陈述一个观察到的客观事实。
“凌朔!
干嘛呢?
陈导叫***了!”
徐瑞在不远处喊道。
凌朔回过神来,对夏旋点了点头:“我先过去了。”
“嗯。”
凌朔小跑着归队。
陈劲宏教练己经开始进行今晚训练的小结,点评每个人的训练情况。
最后,他话锋一转:“今天大家都看到了,女队来了个新队员,叫夏旋。
她的打法,尤其是反手,很特别。”
陈教练目光扫过所有男队员,“别以为人家是女孩子就小看。
技术这东西,达者为先。
你们里面,有多少人反手能有她那质量和控制力?”
几个队员下意识地摸了摸鼻子,包括凌朔。
扪心自问,单论反手的威胁性和突然性,他可能还真不如夏旋。
“都给我有点紧迫感!
乒乓球是在不断发展的,固步自封就是落后!
从明天开始,男队女队的日常技术交流会增多,都给我打起精神来,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解散后,凌朔和徐瑞一起往宿舍走。
“可以啊朔哥,第一个跟新来的天才少女搭上话了。”
徐瑞用肩膀撞了他一下,挤眉弄眼,“感觉怎么样?
是不是名不虚传?”
“球确实很怪,质量很高。”
凌朔如实回答,脑子里还在回放夏旋那板反手的动作。
“听说她性格也挺怪的,不太爱说话,就闷头练球。”
徐瑞八卦道,“不过长得挺清秀的,就是太瘦了了点。”
凌朔没接话。
他对夏旋的长相只有个模糊的印象,只记得那双格外明亮的眼睛和打球时专注的神情。
回到宿舍,凌朔洗完澡,躺在床上,却没什么睡意。
他拿出手机,下意识地想搜索一下“夏旋 海市省队”的信息,但想了想又放下了。
他闭上眼,眼前却仿佛还能看到那颗白色小球以诡异的弧线急速蹿过球网。
“旋式反手……”他低声自语了一句。
这个突然闯入青训营的女孩,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让凌朔习惯了的、按部就班的训练生活,泛起了一层微妙的涟漪。
他感受到了一种久违的、来自同龄人的技术上的挑战和压力。
这种压力,让他觉得枯燥的训练似乎也变得有些不同起来。
而另一边,女队宿舍里,夏旋正坐在书桌前,在一个略显陈旧的笔记本上记录着什么。
纸上画着简单的乒乓球台示意图和各种线条、符号,标注着一些只有她自己才看得懂的要点。
写完后,她拿起床头的球拍,轻轻用手指触摸着胶皮表面,眼神在台灯下显得异常专注和坚定。
这个高手云集的国家青年训练基地,是她梦寐以求的地方,也是她证明自己的唯一舞台。
她知道自己打法特殊,也知道会引来好奇、质疑甚至轻视。
但没关系。
她只需要用球拍说话。
她想起晚上那个帮她喂球的男生,好像叫凌朔。
男队的重点苗子,技术很全面,正手尤其扎实。
和高手对抗,才能更快地暴露问题,提升自己。
她收起笔记本,关上台灯。
黑暗中,她轻轻握了握拳。
明天,又是新的训练日。
她期待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