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戳我直接看全本<<<<
序言:“阮氏女,逢七必亡。”

泛黄手札上的血色预言,像一道枷锁勒进林晚的脖颈。

第七次被车祸撕裂时,她终于看清那面铜镜——裂痕中倒映着百年间所有阮家女子的脸。

她们在镜中死去,又在她每一次轮回时哀泣。

的笑容、民国阁楼里先祖染血的日记、古董商陆沉藏进风衣里的秘密……七日循环不是恩赐,而是阮家女子世代的献祭。

这一次,她攥紧最后一块镜片,对准了命运的咽喉。

“该终结了。”

她踏入镜中血色迷雾,“要么碎镜重生,要么与诅咒同葬。”

第一章:死亡初现江南的云澜镇,宛如一幅被岁月晕染的水墨画,在细雨的润泽下,更添了几分朦胧与诗意。

然而,这份诗意对于阮晚来说,却常常被生活的平淡所掩盖。

她是云澜镇图书馆的一名普通图书管理员,每天的生活就是在堆满古籍的书架间穿梭,整理书籍,为偶尔光顾的读者服务。

这一日,图书馆内弥漫着一股陈旧而潮湿的气息,窗外的雨淅淅沥沥,如同一根根细密的银线,编织着无尽的愁绪。

阮晚像往常一样,身着一件淡蓝色的棉布衬衫,挽起袖口,专注地整理着书架上的古籍。

她的动作轻柔而熟练,仿佛每一本书都承载着一段独特的故事。

当她伸手去拿顶层的一本古籍时,手指不经意间触碰到了一个硬硬的东西。

她微微皱眉,心中涌起一丝好奇,便将那本古籍抽了出来。

只见古籍中夹着一本泛黄的民国手札,手札的纸张已经变得脆弱不堪,似乎轻轻一碰就会破碎。

手札中还夹着一张有些模糊的照片,照片上的女子眉眼间竟与自己有几分相似,她仔细一看,那熟悉的面容让她的心跳陡然加快——竟然是母亲年轻时的模样。

阮晚的手微微颤抖着,她从未见过母亲如此年轻的照片,更不知道这本手札为何会夹在古籍之中。

她的目光紧紧地盯着照片,仿佛想要从那模糊的影像中探寻出母亲的过去。

母亲在她的记忆中,总是忙碌而神秘的,她是一名考古学家,常年奔波在外,很少有时间陪伴阮晚。

几年前,母亲在一次考古行动中失踪,从此便音信全无,只留下阮晚独自面对生活的种种。

她将手札和照片小心翼翼地放进包里,准备下班后仔细研究。

此时,图书馆内的光线愈发昏暗,窗外的雨势似乎也更大了。

阮晚看了看墙上的挂钟,发现已经到了下班的时间。

她收拾好东西,披上一件淡紫色的风衣,撑着一把印有蓝色花朵的伞,走出了图书馆。

街道上,石板路被雨水冲刷得发亮,两旁的店铺在雨中若隐若现。

阮晚沿着云澜镇古老的回廊桥往家走去,桥上的灯笼在风雨中摇曳,散发着微弱而温暖的光芒。

她的脚步有些沉重,心中满是对母亲的思念和对那本手札的疑惑。

突然,一辆黑色的轿车从桥的另一端疾驰而来,丝毫没有减速的迹象。

阮晚惊恐地瞪大了眼睛,想要躲避,却已经来不及了。

轿车狠狠地撞上了她,她只觉得眼前一黑,身体飞了出去,手中的伞也被甩到了一边,在雨中孤独地旋转着。

当阮晚再次睁开眼睛时,发现自己正躺在图书馆的书架旁,周围的一切都和她遭遇车祸前一模一样。

她揉了揉脑袋,只当是做了一场噩梦,然而当她的目光落在手中的那本民国手札和照片上时,她的心瞬间沉了下去。

这一切,竟然都是真实的。

她猛地坐了起来,环顾四周,发现图书馆里的一切都没有改变,老馆长依然坐在前台,戴着老花镜,翻阅着一本旧书。

她站起身来,脚步有些踉跄,朝着老馆长走去。

老馆长抬起头,看到阮晚,脸上露出一丝微笑,调侃道:“阮晚啊,你这是看书看累了,睡着了吗?怎么还趴在书架上,小心落枕哦。”

阮晚勉强笑了笑,没有说话,心中却充满了疑惑和恐惧。

她低头看了看手机上的日期,发现时间竟然回溯到了七天前,而今天,正是第七天。

她的脑海中突然浮现出手札中记载的“阮氏女,逢七必亡,破局需寻镜中花”,这句话如同一个沉重的诅咒,在她的心中回荡着。

“老馆长,您知道这本手札吗?”阮晚将手札递到老馆长面前,声音有些颤抖。

老馆长接过手札,仔细地看了看,皱了皱眉头,说道:“这东西有些年头了,我也没见过。

不过,云澜镇向来有很多神秘的传说,或许这本手札和那些传说有关吧。”

阮晚点了点头,心中却依然充满了不安。

她知道,自己陷入了一个巨大的谜团之中,而解开这个谜团的关键,或许就在这本手札里。

她告别了老馆长,再次走出了图书馆。

这一次,她的脚步变得更加坚定,她决定要弄清楚这一切的真相,找到解除诅咒的方法,揭开母亲失踪的秘密。

雨还在下着,阮晚撑着伞,朝着家的方向走去。

她的心中充满了未知和挑战,但她知道,自己不能退缩。

因为,她是阮氏的女儿,她有着解开家族谜团的责任。

第二章:循环触发阮晚带着满心的疑惑和恐惧回到家中,屋内弥漫着一股淡淡的霉味,这是江南潮湿气候留下的痕迹。

墙角处,几处斑驳的霉斑如同诡异的图案,无声地诉说着岁月的痕迹。

她将手札和照片放在桌上,目光再次落在那张母亲的照片上,试图从母亲的眼神中找到一丝线索,可除了熟悉的温柔,什么也没有发现。

她瘫坐在椅子上,脑海中不断回想着老馆长的话以及手札上的诅咒。

“阮氏女,逢七必亡,破局需寻镜中花”,这“镜中花”究竟是什么?而自己又为何会陷入这可怕的时间循环?夜晚,窗外的雨渐渐停了,可阮晚却无法入眠。

她躺在床上,望着天花板,思绪纷乱如麻。

突然,一阵奇怪的声音从窗外传来,像是有人在轻轻呼唤她的名字。

她猛地坐起身,警惕地望向窗外,却只看到一片漆黑。

“是我听错了吗?”阮晚自言自语道,心中的不安愈发强烈。

她起身披上一件外套,决定出去看看。

当她打开门,一股寒意扑面而来。

月光洒在院子里,树影婆娑,显得格外阴森。

她小心翼翼地往前走,目光在四周搜寻着。

就在这时,她的脚下突然踩到了一个硬物,险些摔倒。

她低头一看,发现是一块破碎的铜镜碎片。

“这是……”阮晚捡起碎片,借着月光仔细观察。

这碎片上刻着一些奇怪的花纹,似曾相识。

她突然想起手札中似乎也有类似的图案,心中一动,将碎片放进了口袋里。

就在她准备回屋的时候,意外发生了。

她脚下一滑,身体失去平衡,朝着旁边的废弃阁楼坠去。

她惊恐地尖叫起来,试图抓住什么东西,可一切都是徒劳。

“砰”的一声,阮晚重重地摔在地上,眼前一黑,失去了意识。

当她再次醒来时,发现自己又回到了图书馆的书架旁,手中依然拿着那本民国手札和母亲的照片。

她惊恐地瞪大了眼睛,意识到自己再次陷入了时间循环。

“不,这不可能!”阮晚喃喃自语,双手紧紧地抓住头发,心中充满了绝望。

她知道,这不是梦,而是残酷的现实。

这时,图书馆的门被推开,一个身材高大、气质神秘的男人走了进来。

他穿着一件黑色的风衣,戴着一顶黑色的帽子,遮住了大部分脸。

他的目光在图书馆内扫视了一圈,最后落在了阮晚的身上。

阮晚警惕地看着他,问道:“你是谁?来这里做什么?”男人微微一笑,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阮小姐,别紧张,我是来帮你的。”

“帮我?你怎么知道我的名字?你到底是谁?”阮晚心中的疑惑更甚。

男人走到阮晚面前,摘下帽子,露出一张英俊却带着几分沧桑的脸。

他自我介绍道:“我叫沈渊,是一名古董商。

我知道你现在的处境,也知道如何解开你身上的诅咒。”

阮晚看着他,眼中满是怀疑:“你凭什么让我相信你?你又怎么会知道这些?”沈渊笑了笑,从口袋里拿出一块铜镜碎片,和阮晚之前捡到的那块一模一样。

他说道:“这铜镜碎片是解开诅咒的关键,我一直在寻找它们。

我知道你也捡到了一块,我们可以合作。”

阮晚看着沈渊手中的碎片,心中有些动摇。

她想起手札中关于铜镜的记载,或许沈渊真的知道一些自己不知道的事情。

但她还是有些担心,毕竟眼前这个男人太过神秘,她不敢轻易相信。

“我怎么知道你不是在骗我?说不定这一切都是你搞的鬼。”

阮晚说道。

沈渊无奈地摇了摇头,调侃道:“阮小姐,我要是想害你,早就动手了,何必跟你说这么多。

而且,我也有自己的目的,解开诅咒对我也有好处。”

阮晚想了想,觉得沈渊说得有些道理。

她咬了咬牙,说道:“好吧,我可以和你合作,但你必须把你知道的事情都告诉我。”

沈渊点了点头,说道:“没问题。

不过,我们得尽快找到剩下的铜镜碎片,时间不多了。”

阮晚问道:“你怎么知道时间不多了?”沈渊解释道:“根据我家族的记载,每一次时间循环,铜镜碎片都会丢失一块,当碎片全部丢失时,诅咒就会永远无法解开。

而你现在已经经历了两次死亡,丢失了两块碎片,只剩下最后一块了。”

阮晚心中一惊,没想到事情竟然如此严重。

她问道:“那我们该怎么找到最后一块碎片?”沈渊说道:“我推测,最后一块碎片应该在云澜镇郊外的那个隐秘村落里,你母亲当年就是在那里失踪的,说不定和铜镜有着密切的关系。”

阮晚听到母亲的消息,心中一紧。

她说道:“那我们还等什么,赶紧去吧。”

沈渊笑了笑,说道:“别急,我们得做好准备。

那个村落据说有诡异的传说,不是那么容易进去的。”

阮晚点了点头,心中暗暗发誓,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她都要找到最后一块碎片,解开诅咒,揭开母亲失踪的真相。

两人开始商量着如何前往那个隐秘村落,制定着详细的计划。

阮晚的心中充满了期待和紧张,她不知道前方等待着她的是什么,但她知道,这是她摆脱诅咒的唯一希望。

第三章:双线叙事开启云澜镇的清晨,弥漫着一层淡淡的雾气,宛如一层薄纱,轻轻地笼罩着整个小镇。

阮晚和沈渊在一家不起眼的早点铺子前停下了脚步,铺子上方的招牌已经有些陈旧,被岁月侵蚀得字迹模糊。

“先吃点东西吧,接下来的路程可不轻松。”

沈渊一边说着,一边拉开了一张有些摇摇晃晃的木椅,示意阮晚坐下。

阮晚点了点头,有些疲惫地坐了下来。

她的心思还沉浸在即将前往的隐秘村落和母亲的失踪谜团中,对眼前的早点并没有太多的食欲。

早点铺子的老板是个和蔼的中年大叔,他热情地端上了两碗热气腾腾的馄饨和几个刚出锅的小笼包。

“尝尝看,我们云澜镇的特色,味道可好了。”

老板笑着说道,露出一口不太整齐的牙齿。

沈渊拿起筷子,夹起一个小笼包,调侃道:“阮小姐,别愁眉苦脸的了,吃饱了才有力气去解开谜团。

说不定吃完这顿,线索就自己跑出来了。”

阮晚勉强笑了笑,也拿起筷子,吃了一小口馄饨。

馄饨的味道确实鲜美,汤汁浓郁,让她稍微有了些精神。

吃完早点,两人便朝着云澜镇郊外出发了。

一路上,沈渊开始向阮晚讲述起他所知道的关于阮氏家族的一些事情。

“你知道吗,阮氏家族在民国时期可是云澜镇的名门望族。”

沈渊一边走,一边说道,“但家族里有一个可怕的陋习,就是‘献祭长女’。”

阮晚皱了皱眉头,心中涌起一股愤怒:“献祭长女?这是什么残忍的习俗!”沈渊点了点头,继续说道:“没错,这个陋习已经延续了好几代。

直到你的先祖阮清婉,她是个很有反抗精神的女性,不愿意屈服于这种命运。”

两人说着话,已经来到了云澜镇郊外的一片树林前。

树林里弥漫着一股阴森的气息,树木高大茂密,枝叶交错,遮挡住了大部分阳光。

“这里就是通往隐秘村落的必经之路。”

沈渊说道,“当年阮清婉为了破除这个陋习,与云澜镇富商之子合作,试图改变家族的命运。”

阮晚深吸了一口气,跟在沈渊身后,走进了树林。

树林里的地面上覆盖着厚厚的落叶,踩上去发出“沙沙”的声响。

“后来呢?阮清婉成功了吗?”阮晚忍不住问道。

沈渊叹了口气,说道:“可惜,她遭到了背叛。

那个富商之子为了自己的利益,出卖了她。

阮清婉在临死前,将家族的诅咒封入了铜镜之中。”

阮晚听着沈渊的讲述,心中对阮清婉充满了敬佩和同情。

她仿佛看到了那个勇敢的女子在命运面前不屈不挠的样子。

就在这时,沈渊突然停了下来,指着前方的一块石头说道:“看,这里有个标记。”

阮晚走上前去,看到石头上刻着一些奇怪的符号,和手札上以及铜镜碎片上的花纹有些相似。

“这应该是阮清婉留下的标记,看来我们走对路了。”

沈渊说道。

两人继续往前走,终于在树林的尽头看到了一个被雾气笼罩的村落。

村落里的房屋破旧不堪,墙壁上爬满了青苔,显得格外阴森。

“这就是那个隐秘村落?”阮晚有些紧张地问道。

沈渊点了点头,说道:“没错,当年你母亲就是在这里进行考古研究时失踪的。”

两人走进村落,发现这里空无一人,寂静得有些可怕。

突然,阮晚在一间破旧的房屋前看到了一本掉落的笔记本。

她捡起笔记本,发现上面写着一些密密麻麻的字,还有一些手绘的铜镜图案。

“这是……我母亲的笔记!”阮晚激动地说道,手微微颤抖着。

沈渊凑过来,看了看笔记,说道:“看来你母亲在这里发现了不少关于铜镜的线索。”

阮晚翻看着笔记,上面记录着母亲对铜镜的研究以及对村落里一些奇怪现象的观察。

其中有一段写道:“铜镜的力量似乎与云澜镇的水脉有着密切的关系,而解开诅咒的关键,或许就在那座神秘的古塔之中。”

“古塔?”阮晚抬起头,望向村落的远处,果然看到了一座高耸的古塔,在雾气中若隐若现。

“我们去那里看看。”

阮晚说道,心中充满了期待。

两人朝着古塔走去,一路上,阮晚不断地回想着母亲笔记中的内容,心中对解开谜团的渴望越来越强烈。

当他们来到古塔前时,发现古塔的大门紧闭,上面刻着一些古老的符文。

沈渊走上前去,仔细观察着符文,说道:“这些符文应该是用来封印古塔的,看来我们得找到解开符文的方法。”

阮晚突然想起手札中似乎也有关于符文的记载,她赶紧拿出手札,翻找起来。

果然,在手札的最后几页,记载着如何解开这些符文的方法。

“找到了!”阮晚兴奋地说道,按照手札上的指示,开始破解符文。

随着阮晚的动作,古塔的大门缓缓打开,一股陈旧的气息扑面而来。

两人对视了一眼,然后小心翼翼地走进了古塔。

古塔内光线昏暗,弥漫着一股尘土的味道。

阮晚和沈渊顺着狭窄的楼梯向上走去,每走一步,都能听到楼梯发出“嘎吱嘎吱”的声响。

在古塔的第二层,阮晚突然看到墙上挂着一幅画,画中是一位穿着民国服饰的女子,她的眉眼间和阮晚极为相似,阮晚心中一动,知道这应该就是阮清婉。

“阮清婉……”阮晚轻声说道,目光紧紧地盯着画像。

就在这时,沈渊在一旁的角落里发现了一个盒子。

他打开盒子,里面竟然是一本破旧的日记。

“这应该是阮清婉的日记。”

沈渊说道,将日记递给了阮晚。

阮晚接过日记,心中充满了好奇和期待。

她知道,这本日记或许能让她更加了解阮清婉的故事,也能为解开诅咒提供更多的线索。

第四章:盟友与陷阱阮晚紧紧握着阮清婉的日记,手心里沁出了细密的汗珠。

她和沈渊坐在古塔内一处稍显平整的地方,周围弥漫着陈旧的气息,墙壁上斑驳的痕迹仿佛诉说着岁月的沧桑。

“不知道这日记里能有什么关键线索。”

阮晚一边说着,一边轻轻翻开了日记。

泛黄的纸张发出细微的声响,仿佛在***着被尘封已久的时光。

沈渊凑过来,目光落在日记的字里行间,调侃道:“说不定阮清婉女士给我们留了个大惊喜,直接把诅咒的破解方法写在里面了呢。”

阮晚白了他一眼,说道:“哪有那么容易,要是真有这么简单,家族的诅咒也不会延续到现在了。”

然而,随着一页页地翻看,阮晚的脸色逐渐变得凝重起来。

日记里详细记载了阮清婉与富商之子的合作过程,以及最终被背叛的痛苦。

其中有一段文字让阮晚尤为在意:“那负心人,为了那可恶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