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暗夜向光 向光人 2025-03-24 09:56:16
>>> 戳我直接看全本<<<<

民国,那是个风云变幻、动荡不安的时代,整个华夏大地都被阴霾笼罩,

孙家台不过是这乱世中的一个小小角落,却也藏着数不清的故事。脚行里的阿强和阿珍,

本是一对恩爱的小夫妻,他们来自遥远的乡下,那里有着连绵的青山和广袤的田野。曾经,

他们在自家的小院里,憧憬着未来的生活,想象着能有几亩肥沃的土地,

种上金黄的麦子和嫩绿的蔬菜,再养上一群叽叽喳喳的鸡鸭。然而,

连年的灾荒让那片土地变得贫瘠,收成一年不如一年,为了活下去,

为了心中那个简单又美好的梦想——攒够钱,回老家买块地,过上安稳太平的日子,

他们背井离乡,来到了孙家台。孙家台,这个看似普通的小镇,因为交通便利,

往来的商贾众多,逐渐形成了一个繁忙的货物转运枢纽,脚行的生意也应运而生。

阿强每天天不亮就出门,跟着大伙在码头扛大包。沉重的货物压在他的肩头,

仿佛要把他的脊梁压弯,但他咬着牙,一声不吭。每一趟搬运,

都像是在和生活进行一场艰苦的较量,汗水湿透了他的衣衫,顺着脸颊不停地流淌,

滴落在码头上那冰冷的石板上。阿珍则在家操持家务,他们住的地方是山上的一间小屋,

屋子不大,却被阿珍收拾得井井有条。屋里的家具虽然破旧,但都被擦得干干净净。每天,

阿珍早早地起床,去井边打水,回来后便开始为阿强准备饭菜。她会用粗糙的双手,

为阿强烙上几张热气腾腾的饼,再煮上一锅简单的粥。等阿强回来,

饭菜的香气弥漫在整个屋子里,这简陋的小屋便充满了家的温暖。闲暇时,

阿强会拉着阿珍的手,坐在门口的石头上,一起描绘着未来的生活。

阿强的眼中闪烁着希望的光芒,他说:“等咱攒够了钱,就回老家盖一间大瓦房,

再买上几亩好地,种上你最爱吃的庄稼。到时候,你就不用这么辛苦了,

每天就在家里种种花、养养鸡,过清闲日子。”阿珍依偎在他怀里,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她轻轻地点点头,说:“嗯,我就盼着那一天呢。”他们的笑声在山间回荡,

仿佛在向这个世界宣告他们对未来的憧憬。然而,平静的日子被兰香班的开张打破了。

兰香班坐落在孙家台的繁华地段,那是一座气派的二层小楼,朱红色的大门,雕梁画栋,

在阳光下显得格外耀眼。兰香班的曹头是个唯利是图的家伙,他为了赚钱,

四处搜罗年轻貌美的姑娘,逼她们接客。每天晚上,兰香班里灯火通明,传出阵阵欢声笑语,

可那笑声背后,却是姑娘们的心酸和泪水。脚行的伙计们大多是些粗人,平日里辛苦劳作,

生活单调乏味。看到兰香班的纸醉金迷,他们嘴上骂着曹头的黑心,

可心里又忍不住感到眼红。有人开始抱怨自己的生活太过平淡,甚至有人偷偷跑去兰香班,

想要尝尝那灯红酒绿的滋味。阿强和阿珍对这种事深恶痛绝,他们知道,

那些姑娘都是被生活所迫,才陷入了这样的困境。阿强常常对阿珍说:“咱虽然日子苦点,

但心里踏实。那些地方,咱可不能去,去了就容易迷失自己。”阿珍也点头表示赞同,

她紧紧地拉着阿强的手,仿佛在告诉彼此,他们要坚守住自己的底线。

阿强和阿珍住在山上的小屋,虽然简陋,却能躲开那些乌烟瘴气的是非。夜晚,

他们躺在床上,听着窗外的虫鸣声,感受着山间的微风轻轻拂过脸颊,心中充满了宁静。

他们守着彼此,日子倒也安宁。然而,这份安宁并没有持续太久,一群山东大汉的到来,

打破了孙家台原有的平静。那是个寻常却又注定不平静的日子,

孙家台的街头突然出现了一群陌生面孔。这些山东大汉,个个身形魁梧壮硕,

肩膀宽阔厚实得如同门板一般,浑身散发着一种来自齐鲁大地的豪迈与粗犷。

他们推着崭新的手推车,车上的小胶皮轮子在石板路上滚动,发出“咕噜咕噜”的声响,

仿佛在宣告着他们的到来。这些山东大汉初来乍到,就盯上了脚行的生意。在他们看来,

脚行的活计虽然辛苦,但只要有力气,就能挣到钱。他们自信满满,

觉得凭借自己的一身蛮力,定能在孙家台闯出一片天地。于是,

他们毫不客气地加入了脚行的竞争。一开始,河北老乡们并未把这些外来者放在眼里。

在他们心中,孙家台是他们的地盘,脚行的生意也是他们辛辛苦苦打拼出来的。

这些山东人想要分一杯羹,哪有那么容易?可很快,他们就发现自己小瞧了这些对手。

山东大汉们干活不仅力气大,而且效率极高。同样的货物,

他们搬运的速度比河北老乡们快了许多。渐渐地,一些原本属于河北老乡的活计,

被山东大汉们抢走了。这可惹恼了原本就在这讨生活的河北老乡们。在一个闷热的午后,

矛盾终于彻底爆发。那天,一群河北老乡和山东大汉在码头相遇,

双方因为争抢一批即将装卸的货物,发生了激烈的争吵。争吵声越来越大,

空气中弥漫着紧张的气息。有人开始推搡,有人挥舞着拳头,局势瞬间失控。

阿强看着平日里一起干活的工友被欺负,血气一下子涌上了脑门。他本就是个重情重义的人,

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兄弟受委屈?他毫不犹豫地冲了上去,

大声喊道:“你们凭什么抢我们的生意?这是我们的地盘!”他的声音洪亮而坚定,

在码头上回荡。然而,对方人多势众,而且个个都身强力壮。阿强虽然勇敢,但在混乱中,

他渐渐陷入了劣势。棍棒像雨点般朝他袭来,他只能用手臂护住头部和身体,

试图抵挡这些攻击。每一次棍棒打在身上,都传来一阵剧痛,但他咬牙坚持着,

没有退缩半步。混乱中,阿强看到身边的工友也被打得东倒西歪,心中的怒火燃烧得更旺了。

他不顾一切地冲向对方,想要为工友们争取一些喘息的机会。可是,他的力量太过渺小,

一个身材高大的山东大汉挥舞着一根粗壮的木棍,狠狠地砸在了阿强的背上。

阿强只觉得一阵剧痛袭来,眼前一黑,重重地倒在了地上。鲜血从他的头上、身上流了出来,

染红了他破旧的衣衫,也染红了码头的石板。阿珍得知消息后,心急如焚地赶到现场。

当她看到昏迷不醒的阿强时,泪水瞬间夺眶而出。她不顾一切地扑到阿强身边,

呼喊着他的名字:“阿强,你醒醒啊!你不能有事啊!”她的声音充满了恐惧和绝望,

在码头上回荡,让在场的人都为之动容。阿珍慌乱地四处求助,

可大家都被这场突如其来的械斗吓得不知所措,一时之间,竟没有人能帮上她的忙。

阿珍只能咬着牙,一个人将阿强背回了山上的小屋。一路上,她的脚步沉重而艰难,

泪水不停地流淌。她不知道阿强的伤势有多严重,心中充满了担忧和恐惧。回到家后,

阿珍把阿强放在床上,开始四处寻找草药为他疗伤。她翻遍了屋子的每一个角落,

找到了一些平日里积攒下来的草药。她用颤抖的双手,将草药捣碎,敷在阿强的伤口上。

每敷一处伤口,她的心中就多一分自责和悔恨。她觉得,如果自己能早点劝住阿强,

这场悲剧就不会发生。然而,阿强的伤势太重,草药并不能完全治愈他的伤痛。

他发起了高烧,昏迷不醒,嘴里还不时地说着胡话。阿珍守在他的床边,一刻也不敢离开。

她用湿毛巾不停地擦拭着阿强的额头,试图为他降温。她的眼睛布满了血丝,

脸上写满了疲惫,但她依然强撑着精神,不肯合眼。为了给阿强治病,阿珍四处奔波借钱。

她挨家挨户地敲门,向邻居们诉说着自己的困境。可大家都不宽裕,有的邻居虽然同情她,

但也无能为力。阿珍跑断了腿,磨破了嘴皮子,却只借到了寥寥无几的一点钱。这点钱,

远远不够支付阿强的医药费。阿珍感到了前所未有的绝望。她不知道该怎么办,

心中充满了无助和迷茫。就在这时,兰香班的曹头出现了。他脸上挂着让人厌恶的笑容,

走进了阿珍的小屋。他看着躺在床上昏迷不醒的阿强,又看了看满脸泪痕的阿珍,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