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海棠初绽我是家中庶出的女儿,我出生那天院里的海棠花开的正艳丽,故取名叶华棠。
生母在生下我三年后就病故了。主母慈悲,我从小就被过继到了主母的名下,由主母教养。
所以我便经常跟着嫡出的阿姐和哥哥出门游玩。叶家世代书香门第,父亲是朝廷新贵,
母亲更是京城有名的贵女。母亲从小教导我们仁以居之,义以行之,智以烛之,信以守之,
礼以体之。可因着我是家中最小的姊妹,又讨长辈们的喜欢,所以,
我不似阿姐和哥哥他们稳重,整日在府里疯玩,气的母亲恨不得一天十二个时辰守在我身边。
有日,我跟着母亲去城外的白马寺上香,我因贪玩与母亲和阿姐走散了。我坐在台阶上大哭,
只见一只白玉般的纤手轻轻拭去了我眼中的泪水,那少女身穿一袭鹅黄色的衣裙,
看起来约莫十三四岁的年纪,面容秀丽,只是肌肤间少了一层血色,看起来有些苍白。
在回家的路上,她告诉我,她叫雁明诗,是将军府的女儿。雁明诗把我送到府上之后,
便告辞了。我朝她挥手告别并告诉她我会经常找她玩的。我一进堂屋,
就看着母亲满脸泪痕的在屋里来回踱步。母亲看见我先是心疼,又围着我转了几圈,
确认我没有受伤之后,眼色变得阴沉,满脸的怒火。我埋着头,
泪眼汪汪的抬眼看着站在母亲身后的阿姐,阿姐朝我摇了摇头。
我知道母亲这次是真的动怒了。我“哇”的一声就哭出来了,母亲心疼坏了,
可是母亲丝毫没有减轻对我的惩罚。我被罚跪了祠堂,又在府中禁足了一个月。这一个月,
我天天跟在母亲和阿姐身边学女红和诗经。一个月过的很快,
我终于可以出府去找雁姐姐玩儿了。却被母亲拉去参加了恭王府的百花宴。2 花争艳园内,
清流掩映,林木葱郁,芳草萋萋,百花绽放,有小径四通八达与错落有致的亭阁,拱桥相连,
步步皆是美景。宴席中,已经来了不少女眷了,个个貌美如花,赛比天仙。
可我觉得她们都没有我的阿姐好看。我和阿姐随母亲拜访了各位夫人后,
阿姐便被她的小姐妹拉去一边叙旧了。母亲知道我不喜欢听夫人们絮叨,便让我去玩了。
我穿过小径,看到一个亭子里面,坐着一位女眷,仔细一看居然是雁姐姐。
刚好雁姐姐也看到我了,我连忙朝她跑去。我拉着她跟她讲了许多一个月的事情,
雁姐姐被我逗得哈哈大笑。雁姐姐笑起来可真好看。正当我们聊的开心的时候,
一道清脆的女声打断了我们:“桥春,我不是说过了,我一会儿要在这里和贤王下棋的,
真是什么人都能来这里。”来人正是顾相的女儿顾妍昭,此人蛮横娇惯,
仗着她的父亲是丞相,平等的瞧不起任何人,真是狗眼看人低。我转身拉着雁姐姐就往外走,
不想同她计较。可顾妍昭仍然不依不饶,我也不惯着她。对着她就是一顿输出,
我们俩吵架的动静越来越大,引来了不少贵女和公子们。此时的阿姐也听到动静赶了过来,
阿姐把我和雁姐姐护在身后,
一向稳重的阿姐听到顾妍昭骂我只不过是一个上不得台面的庶女之后,再也忍不住了。
她上前责骂了顾妍昭,阿姐不愧是母亲教的,连骂人都这么文雅,骂的顾妍昭哑口无言。
顾妍昭气不过,上前打了阿姐一巴掌,阿姐也不甘示弱,抓住顾妍昭反手就是一巴掌。
阿姐放开顾妍昭缓缓开口道:“华棠虽说是庶出,可那也是从小就养在母亲身边,饱读诗书,
平日里,母亲和父亲都舍不得骂一句。而你,只不过是顾府众姊妹中的一个,
顾夫人平日怕是没空管你,才让你如此骄慢。“顾妍昭死死的咬住嘴唇,
看着周围的看笑话得人,气得直跺脚转身就走了。整个过程,
阿姐的语气和表情都是那么的平静。经此一战,阿姐也成为了京城女子们崇拜的对象。
而我和雁姐姐对阿姐崇拜的更是五体投地。
3 情定恭王等到贤王和恭王一众人浩浩荡荡的赶来时,现场已恢复平静,
只见我们三个坐在亭子里喝茶。那是我第一次见到贤王和恭王,
可我的注意力却被贤王身后的一名少年吸引了。他和贤王和恭王都不同,一脸黝黑,
目光深邃。等我回过神,再看见阿姐和雁姐姐时,她们两人都红了脸。
后来恭王邀请了阿姐去桃园里赏花,亭子里就只剩我们四人了。自从百花宴过后,
我们六人便常聚在一起。恭王和贤王在亭中对弈,雁姐姐和阿姐在一旁聊天,
我便便在亭外跟着雁青松学枪。我本以为我们六人可以一直这样。
可是一道圣旨打破了这个平衡,老皇帝病重,贤王被立为了太子,
雁青松也到城外的军营中去了。从那天后,六人行就变成了我,阿姐和雁姐姐三个人了。
我们还是像以前一样,赏花,观灯,聊闺房中事。只是阿姐和雁姐姐没有了以前的兴致。
没过多久,便到了阿姐的及笄礼。京城的世家大族都送了礼,
就连宫中的皇后都备了一份礼物。可阿姐唯独抱着恭王送的小盒子笑了很久,我怎么求阿姐,
阿姐也不给我看。及笄礼之后,我家求亲的大门都快被踏破了。我躲在门内,
看着络绎不绝的人,我满心欢喜的跑去告诉阿姐,可是阿姐并不高兴。
那天晚上阿姐和母亲大吵了一架,那是我记事以来,母亲第一次动手打阿姐,
阿姐被罚跪了祠堂。我提着食盒去给阿姐送饭,看见阿姐笔直的跪在蒲团上。阿姐告诉我,
他不愿意嫁给别人,我喜欢恭王,她想嫁给恭王,可母亲不愿意。
母亲不愿意阿姐陷入王室的斗争当中,只希望阿姐能够平平安安过一辈子。
阿姐在祠堂里跪了五天,母亲还是没有拗过阿姐。最后阿姐如愿嫁给了恭王,成为了恭王妃。
4 雁影心迹阿姐出嫁前一日,母亲在阿姐房中坐了一宿,抱着阿姐哭了好久好久。
我和哥哥坐在门外,听着屋内的哭声,听着我也想哭了,
我转过头望着哥哥不明白的问到:“明明嫁给喜欢的人是一件好事,
为什么母亲还是哭的那么伤心啊?
王室真的那么可怕吗”哥哥摸着我的头说到:“华棠现在还小,等到华棠在大一点就懂了。
”阿姐成婚当日,十里红妆,满城繁华失了颜色。送走阿姐后,母亲站在大门内,
看着远去的送亲队伍,久久地不肯离去。我走过去握住母亲的手,
从怀里拿出早晨阿姐给我的红枣递给了母亲,母亲接过红枣,挽着我朝屋内走去,
嘴里还不停念叨着:“好孩子,好孩子……”阿姐出嫁后,家里便再也没有人陪我玩了,
我便常趁着母亲不注意,溜去雁姐姐那里玩。只不过十次有七次都能遇到太子和雁青松,
这让我很不满意。因为太子总是打断我和雁姐姐说话,每次我都只能跟在她们身后。
还有雁青松经常送一些莫名奇怪的东西给我,
每次雁姐姐都会被雁青松送的礼物笑得上气不接下气。三年后,雁姐姐也出嫁了,
嫁给了太子,成为了太子妃。可一并嫁入太子府的还有顾妍昭。听厨房买菜的大婶说,
太子成婚后,整日的宿在太子妃那里,从没有去过太子侧妃那里。
气的太子侧妃在房里摔了很多东西,可是又拿太子没有办法。
我笑着把这件事给母亲讲了之后,母亲打趣我到:“以后,你嫁的郎君要是这么对你怎么办?
”我抬头认真的看着母亲问道:“女子,就一定要嫁人吗?”母亲低着头,想了很久,
叹了一口道:“不嫁人,你能做什么呢?”我站起来,拍了拍胸脯道:“当将军啊,
就像雁哥哥那样,当一个大将军,驰骋沙场,戎马一生。再说了,我还想多陪母亲几年呢,
才不想那么着急就嫁人。”母亲笑着把我搂进怀里说到:“好,好,
以后我们叶家也有女将军了。”我在母亲怀里蹭了蹭,小声说到:“如果一定要嫁人,
那我想嫁给雁哥哥。虽然他总是捉弄我,但是我喜欢和他在一起。”母亲笑着拍了拍我的手,
没有讲话。我及笄前一日,雁青松偷偷告诉我,他让老雁将军写了婚书,
待我及笄之后就上门来提亲。那天晚上,我高兴的在床上翻来覆去,直到天快亮了,
我才昏昏沉沉的睡去。5 宫变风云在梦里,雁哥哥是我的官人,我坐在铜镜前,
他轻轻弯下来为我描眉。我坐在秋千上,他就在我身后为我推秋千。我们一起骑着马,
驰骋在沙场上。可惜,我还没等到雁青松的婚书,皇帝就下旨了,让我入东宫做太子的良娣。
母亲抱着我在房里破口大骂,一夜之间,母亲长出了许多白发。
父亲挺拔的肩膀也渐渐的佝偻下去,再也不复往日的光彩。雁青松听到这个消息之后,
连忙跑到府上拜访。看到他后,我规规矩矩的向他行了礼:“小雁将军,我要入宫了。
”听到我这么叫他,他明显也怔了一下,他退后向我回了礼:“凤凰于飞,梧桐是依。
雍雍喈喈,福禄攸归。”说完便转身走了。后来他向皇帝请了命,去驻守边疆。
我便再也没有见到过他了。入东宫的前一夜,我把雁青松送我的东西都装进了一个盒子里,
我把那个盒子埋在院子的梨树下。也许成长就在这一瞬间吧!承光六十年,老皇帝驾崩,
太子登基,改年号为永和。我们从东宫搬到了后宫。雁姐姐被册封为皇后,
顾妍昭被封为了淑贵妃,我被封为了贤妃。我住进了一个离皇帝最远的宫殿梧桐宫。
梧桐宫虽然偏远,但很清静。入宫后三年,我诞下了姜国的长公主。皇帝希望她能天天欢喜,
无忧无虑的长大,故取名和欢。我想着,合欢花开,年年如意,岁岁合欢。
和欢定能同她的名字一般,天天欢喜。雁姐姐很喜欢和欢,恨不得天天都抱着和欢。
看得出来雁姐姐很喜欢小孩,可是雁姐姐身体不怎么好,这么多年了,也没能诞下皇嗣。
永和八年,雁姐姐生了一个可爱的女儿。雁姐姐和皇帝想了几天几夜的名字,
想把这世间最美好的东西都给她,最后取名姜和凝。希望她这一生都能够喜悦。
和凝小小的一团,粉***嫩的,就跟粉团子一样,一见到我就咯咯笑。雁姐姐生完和凝之后,
身子就愈发不好了,偏偏那顾妍昭整日有事没事的就来找茬。
所以雁姐姐就整日躲在她的屋子里,不肯出来。我便带着和欢每日都去坤宁宫里陪她。
不知道是什么时候雁姐姐愈发不喜欢皇帝了,每次皇帝去坤宁宫都见不着雁姐姐,
只能见着奶娘抱着和凝。或许是从各宫妃子陆续有孕开始,
也或许是后宫里添了许多新人之后。也许雁姐姐是失望的吧!她也曾幻想过一世一双人,
可身在帝王家,这个最普通的愿望也成为了奢望。但皇帝很喜欢和凝,经常带着和凝去玩儿。
顾妍昭因着她父亲的缘故,在后宫里拉帮结派,特别嚣张。雁姐姐也不管,
一门心思的扑在和凝身上。和凝很调皮,刚会走路,就拉着和欢在宫里到处跑,
天天追在我身后,叶华棠,叶华棠的叫。雁姐姐就坐在亭子里看着我们。
有时候阿姐也会进宫来,陪着雁姐姐坐在一旁看我们三个嬉戏打闹,就像以前那样,
可我们都不再是以前的我们了。阿姐很喜欢两个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