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刺疼了眼,又微微地闭合了,心想乡村的生活多么惬意!
它笑了,身体弯成了柳叶眉;未绽放的花苞,深绿伴着酱紫,冷冷的不容侵犯,好像它们就是眉豆架的守护神,也守护着母亲独居的小院。
每周回家看到这满墙的绿,内心说不出地喜欢,这都是年迈的母亲对生活的热爱!
2019年的夏天,父亲因患有甲状腺癌,永远地离开了我们,留下的是无限的凄凉和思念。
丧事办完,母亲独居在家,就成了我们兄妹三人的牵挂,以前有父亲在,没觉得,而今心里就像是猫抓似的,整天地担心,每人一天一个电话,嘘寒问暖,都劝她跟着自己去过,亦或者兄妹三人轮流侍奉。
每每于此,母亲都坚决不同意,她说自己身体很好,不用我们伺候。
好在我在县一中教书,离家近,可以每周回家一次看看。
偶尔母亲也到城里小住几天,我和妻子就热汤热饭地伺候着,她很高兴。
可是当我们都去上班的时候,她独自在楼里坐着,望着窗外的天空,心情很是落寞,说是想回老屋。
天气越来越凉,母亲独居老屋我们都不放心,又考虑到我和妻子工作忙,大哥回来就带着母亲去了大连,由他和小妹轮流着照顾,我的心轻松了许多。
转眼过了年,父亲的去世,令我们都很内疚。
于是小妹就带着患有多年糖尿病的母亲去查体,不查不知道,一查怀疑母亲患了肝原位癌,真是谈癌色变,阴影再次笼罩着我们。
经医生解释,悲伤的同时,又觉得非常地庆幸,幸亏早给她老人家查查,否则又得再一次内疚,花三万余元及时给母亲解除了病患,我们大家都如释重负,生活又步入了正轨。
大哥做点生意,早出晚归,母亲独自在家,有时帮助他们做做饭,大多时间也是觉得很无聊,再就是刚到一个陌生的环境,哪哪儿都觉得很不适应;小妹家住在七楼,且没有电梯,每次下楼逛逛都很吃力,腿疼。
母亲几次打电话让我去接她回老家。
由于我带的是高三,休息时间很少,再说大连离山东也不是近路子,路费且不说,去一次也不容易,再说在儿女家有吃有喝的,又不用她操心。
我说怎么也得待够一年,等父亲十月一上坟的时候再回来吧!
好说歹说,总算挨过了一年,十月一大哥把母亲送了回来。
在家守候了一年的小狗旺旺再见主人,委屈地流下了眼泪。
母亲的归来,炊烟再起,让家又有了生机。
春天来了,月季花又蓄势待放,母亲从菜园里搬运来了肥沃的土壤,灌满了她收集的盆盆罐罐、塑料筐筐,还有大门外没有硬化的闲置土地。
韭菜、辣椒、茄子的禾苗都栽植完毕,扁眉豆的种子也都入了土,浇水、拔草、间苗、施肥,样样工作按部就班,小院生机盎然起来。
“旺旺”驱赶着流浪猫、小鸟的光顾,欢迎着送药回家的我。
母亲心情愉悦,面色红润起来,身体也胖了不少,走路健步如飞,生活规律有序。
往日的老邻居街头巷尾的聚会谈天也让母亲感到舒心,这才是她想过的生活,这才是老年人的梦,老年人过舒坦了,这也是“中国梦”的梦。
眉豆旺盛起来,盖过了丝瓜,淹没了辣椒、茄子、韭菜,爬满了院墙,绿叶层层叠叠,花朵密密麻麻,豆角硕硕累累,宣示着它的地盘。
每当回家,母亲用花生碎炒上一盘,味道鲜香纯美;回城时带上满满的一大兜,绿色天然,热水烫过,蒜泥拌过,翠绿可口,口舌生津;邻居家的餐桌偶尔也能端上一盘,物物的互赠和谐着乡村,增进了邻里情。
漫步在家乡的小路上,各家各户的院墙都爬满了眉豆架,它们努力地攀援着,时不时混搭着丝瓜架,它们结伴同行,结出许多苍绿黝碧快乐的眉豆、丝瓜。
“故乡东琴柏,眉花逗蝶飞。
家中居老母,百事不待催。”
这就是农村老年人们的生活!
也是城里退休的老年人向往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