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初入朝堂

>>> 戳我直接看全本<<<<
第二章 初入朝堂天还未亮,林羽便被青萝唤醒。

烛光下,青萝为他穿上洗得泛白却浆洗得平整的靛青色儒衫,系上黑色束带,又将一方素色巾帕别在腰间。

林羽对着铜镜,看着镜中陌生又年轻的面容,深吸一口气,踏出房门。

马车缓缓行驶在石板路上,车轮与地面摩擦发出沉闷的声响。

林文远坐在车内,闭目养神,神情凝重。

林羽望向窗外,天色渐明,街道两旁的店铺还未开张,偶有几个早起的行人匆匆而过。

远处,巍峨的宫殿在晨曦中若隐若现,飞檐斗拱,气势恢宏,那便是夏朝的心脏——夏宫。

“羽儿,”林文远突然开口,声音低沉,“朝堂之上,切记谨言慎行。

陛下此次召集百官商议青州匪患,实则是各方势力的博弈。

咱们林家势单力薄,不可轻易站队。”

林羽点点头,心中却暗自思忖。

青州匪患不过是表象,背后是东夷部落的暗中支持以及朝廷内部某些权贵与匪帮勾结,谋取私利。

要解决这个问题,绝非易事。

马车停在宫门外,林羽随父亲下车。

宫门前,文武百官早己列队等候,身着华服,神态各异。

林羽注意到,人群中几个官员眼神交汇,嘴角浮起一丝不易察觉的冷笑,似在谋划着什么。

“陛下驾到!”

随着一声尖细的嗓音,众人纷纷跪地行礼。

林羽跟着跪下,偷偷抬眼望去,只见一位身着明黄龙袍的中年男子大步走来,面容威严,眼神中透着几分疲惫。

这便是夏朝国君姒槐,在位期间虽努力维持王朝稳定,却难以抵挡内忧外患的侵蚀。

众人起身,进入大殿。

姒槐在龙椅上坐下,扫视一圈百官,开口道:“今日召诸位爱卿前来,是为青州匪患一事。

自去年以来,青州匪患愈演愈烈,百姓苦不堪言,边境贸易受阻。

诸位可有良策?”

话音刚落,一位身着绯色官服的官员出列,高声道:“陛下,臣以为青州匪患不过是些乌合之众,只需派一支精锐部队前去围剿,定能将其一举歼灭!”

此人是兵部侍郎王宏,平日里与地方豪强来往密切,林羽猜测他背后或许就有青州匪帮的支持。

“王侍郎所言差矣,”另一位官员反驳道,“青州地势复杂,匪帮熟悉地形,且与当地百姓关系盘根错节。

贸然出兵,不仅难以取胜,还可能激起民变。

依臣之见,当以安抚为主,招安匪首,许以官职和赏赐,使其归顺朝廷。”

说话的是礼部尚书赵霖,为人圆滑,主张息事宁人。

大殿内顿时议论纷纷,支持出兵和招安的官员各执一词,争论不休。

林羽静静地听着,心中却在快速分析利弊。

突然,他瞥见父亲林文远微微皱眉,似有话要说却又有所顾虑。

林羽深吸一口气,踏出一步,朗声道:“陛下,臣有一言。”

众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在他身上,大殿内顿时安静下来。

姒槐饶有兴趣地看着这个陌生的年轻人,问道:“你是何人?

有何高见?”

“臣乃主簿林文远之子林羽,”林羽恭敬地行礼,“诸位大人所言皆有道理,但都未触及问题的根本。

青州匪患的根源在于民生困苦,百姓为求生存才落草为寇。

若朝廷只是一味地出兵围剿或招安,而不解决百姓的生计问题,匪患必将死灰复燃。”

“那依你之见,该如何解决?”

姒槐微微前倾,目光中透露出一丝期待。

“臣以为,当务之急是减免青州百姓的赋税,发放赈灾粮,安抚民心。

同时,朝廷可派遣能吏前往青州,兴修水利,开垦荒地,发展农桑。

待百姓生活安定,再招募青壮,组建地方团练,配合朝廷军队清剿残余匪帮。

如此,方能标本兼治。”

林羽有条不紊地阐述着自己的计划,心中却有些忐忑,毕竟这是他第一次在朝堂上发言,不知道这位夏朝君主是否能采纳他的建议。

大殿内一片寂静,众人都在思索林羽的话。

良久,姒槐缓缓点头,道:“此计甚妙。

林羽,朕命你随钦差大臣前往青州,协助处理匪患事宜。

若能成功,定有重赏。”

林羽心中一喜,跪地谢恩。

他知道,这是他在这个时代的第一个机会,也是他改变历史的第一步。

而前方等待他的,将是无数的挑战与未知……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