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庐州

>>> 戳我直接看全本<<<<
在永远无云的三十三重天上,有一排不起眼的小木屋。

仁玉走了过去,帝君正蹲在一株小桃树前慢慢的舀水。

桃树枝随风慢慢摇着,帝君挽着袖口慢慢的舀起一盆水,小心浇灌下去。

水顺着小桃树的枝丫细细流淌,那桃树得了水也欢喜的摆动着枝丫。

刹那间,一树桃花烂漫浅粉犹如暮霞,惹人怜爱。

仁玉偏偏是不懂欣赏风景之人,一声“帝君”吓得那桃树枝丫乱颤,花瓣簌簌纷落,刹那芳华。

帝君无奈,转头看着快步走来的仁玉柔声笑道:“仁玉,你又吓到她了。”

仁玉笑嘻嘻的走到桃树跟前,“真的么”,用手卷了卷叶子,道:“怕是早让我吓习惯了吧!”

帝君看着仁玉这没皮没脸的样子也是无奈一笑,低头拂了拂桃树的树梢作为安慰。

随即转身招呼仁玉进屋内。

丝毫没有注意到桃树的树冠处插着一个吃干净的桃核。

“此次下凡,前去何处。”

帝君看着仁玉手中的一摞公务簿问到。

“竹山,五溪镇。”

仁玉放下手中的茶杯,“此番前去,渡化五溪镇内两位村民。

一名路宁,一名聂成。”

帝君点点头,“可知其二人底细。”

仁玉点头道:“路宁为五溪镇附近驼山中门派萧铃门少主,聂成是竹山中一隐世无名门派二长老。”

帝君道:“可知命运?”

仁玉道:“公务簿上有写,我己知晓,只是大致走向,不知具体。”

帝君闻言乐道:“当然如此,世间众生,岂能如同话本中提线木偶?

命由己定,司命处也只是模糊走向罢了。”

仁玉点头。

这芸芸众生,若真挨个写来,不得累死历代司命神君?

况且,若众生皆是命由天定,也未免太残忍了些。

仁玉正想着众生命运,忽的听见帝君在一旁换轻声唤他。

“帝君?”

仁玉转头望向帝君处,见帝君脸上似有寒光闪动,片刻又不见了踪迹。

仁玉心中暗道不好,恐帝君有样,便快步上前。

帝君见仁玉前来,便将身前之物递与仁玉。

尚未接过,仁玉便觉寒凉刺骨,将此物接到手上发觉是一锦盒。

锦盒无盖,内有一宝剑,剑身修长不足二尺,剑宽一寸有余。

仁玉细细瞧去,只觉宝剑剑身遍布寒气,并着戾气游走剑身;这宝剑应是上好玉石着能工巧匠细细雕琢而来。

仁玉向那剑柄上瞧去,不由得心下一阵赞叹。

剑柄处有一玉凤,昂首振翅呈长啸状,狂风袭来,挥羽欲飞。

凤尾处两根羽毛交叉而下,环绕剑身,终融于剑首。

仁玉不解,开口问道:“帝君,往日此等邪物都是各神官毁了便成了。

这邪物怎由您亲自解决?

是寒气重?

亦或是戾气重?”

说罢转头望向那锦盒中的宝剑,除了重了些的寒气与戾气,并无其他异样,不似寻常邪物。

见仁玉不解,帝君伸手将宝剑自锦盒中拿出,言色郑重道:“此非凡物乃是昆仑神玉,与你本为一体。

我初见你乃沙场之上,万千亡魂心中怨念尽数被你吸去,我恐生事端,便将你带回神域,与王玺分离,你乃是我万年功德与日月精华滋养为神,而它因沾染太多利益欲念连我也无能为力,便只得将你与这东西分离开来,你被我交与白庐州抚养,这寒玉被我炼化作玉剑。

因你与它同根同源,是唯一可控剑之人,不日后你将下凡,它可护你周全。”

言罢将宝剑交与仁玉。

仁玉自是早己知晓自己身世,白庐州曾告诉他,他乃是昆仑仙人下凡传道时赠与世人的一块神玉,本有修身养心之能。

可神玉自有窥视者,无数凡人认定此物可使人长生不老,为此物挣得头破血流,众叛亲离。

后来皇室兴起,得到了神玉,将它雕刻为一方印玺,上有一玉凤,下刻西字‘万寿无疆’。

玉玺在人间浮沉百年,逐渐生灵,见惯人间血雨腥风竟生出悲天悯人之心。

以一己之力净化世间污浊之气,令世间重回太平。

他也因此得以上神域,做了如今的惩恶神君。

帝君赐名,仁玉。

仁爱之心,冰清玉洁。

仁玉接过帝君手中宝剑,须臾之间,剑身一道靓丽清光由剑柄凤首顺两凤羽而下会于剑尖消失不见。

仁玉发觉剑身一处光影闪动,定睛一看,竟是一句绝妙诗句:“昆山玉碎凤凰叫。”

①帝君在一旁笑道:“庐州给我的,定要我加上。”

说罢转身看向屋外,“仁玉。”

仁玉将宝剑化作发簪簪入发中,“帝君何事?”

“仁玉啊。”

帝君突然语重心长道:“你莫要再欺负桃儿了啊,如今己经生灵,岂能由你这么折腾下去?

你们莫要生分了啊!”

帝君回过头,才要跟仁玉讲讲明日下凡之事,抬头才发觉仁玉不见了。

帝君又回过头来看向门口,果不其然,仁玉到门口了。

仁玉听不得帝君喋喋不休的教导了,趁其不备摸到门口。

见帝君注意到自己拔腿就跑。

帝君在后面喊道:“明日下凡,莫误了时辰!”

仁玉回道:“知道啦!”

“你若在凡间闯祸。”

帝君背手立于门口,“我就叫你哥打你!”

“知道啦!”

作者有话说:①取自唐代李贺《李凭箜篌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