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赵昭昭出嫁
赵昭昭张口,象征性地吃了几口,唇齿间还未来得及细细品味那饭食的滋味,长乐公主便己放下碗筷,神色庄重地拿起那方金丝鸳鸯红盖头。
随着红盖头轻轻落下,赵昭昭眼前的世界瞬间被一片喜庆的红色所笼罩,原本清晰可见的景物瞬间隐匿不见。
秋月与半夏站在她身旁,一人一边,小心翼翼地扶着她。
她们的指尖传来温暖而坚定的力量,让赵昭昭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安心。
在秋月和半夏的搀扶下,赵昭昭缓缓抬起脚,跨过高高的门槛。
那门槛仿佛是她人生新阶段的起点,跨过它,便是踏入了另一段未知却又充满期待的旅程。
义兄景明早己在门槛外等候,见赵昭昭跨过,便从秋月和半夏手中接过她,蹲下身来,将赵昭昭背在背上。
赵昭昭双手轻轻环住景明的脖颈,感受着他脊背上传来的温度与力量。
景明迈开稳健的步伐,一步步走向停在不远处的喜轿。
那喜轿在阳光的照耀下,金光闪闪,轿身上的雕花精美绝伦,仿佛在诉说着这场盛大婚礼的喜庆与庄重。
赵昭昭被那方红盖头遮住了视野,眼前尽是一片朦胧的红色,仿若置身于一片未知的迷雾之中,让她心中不禁涌起一丝忐忑与迷茫。
她知晓,待今日这场婚礼落下帷幕,她便要离开这熟悉的世界,离开萧衡的身边。
过往在这世界的点点滴滴,那些欢笑都将如同被时光的浪潮冲刷过的沙滩痕迹,渐渐化为埋藏于心底深处的一场幻梦,再也触摸不到,只能在偶尔的静夜中,悄然浮现在心头,却又转瞬即逝。
赵昭昭轻叹一声,将这纷扰的思绪尽数抛却。
可她终究还是难以抑制内心的思绪,萧衡在她离去之后,又会是何种光景呢?
那年轻的定国公世子,向来是各色佳人环绕。
或许在经历了一段短暂的哀伤之后,他会另觅佳偶,与他人情投意合,从此子孙满堂。
或许在某个大雪纷飞的冬夜,雪花如柳絮般轻盈飘落,又或是在柳絮漫天飞舞的春晨,他会偶然忆起,曾经有一位名为赵昭昭的女子,曾是他的妻。
春桃随赵昭昭来到轿前,一双眼珠子滴溜溜地转着,瞅准众人稍有松懈、周围喧嚣声渐起的瞬间,迅速将一个油纸包塞进赵昭昭手中。
凑近她盖头,声音压得极低,轻声细语道:“定国公府与公主府相隔甚远,姑娘路上可将这糕点垫垫肚子,莫要饿着自己了。”
那油纸包里糕点的温热,缓缓从手心传入赵昭昭体内,仿若一缕阳光穿透了她心中的阴霾,那原本笼罩在心头的愁云惨淡,也似被这暖意驱散了少许,让她那颗紧绷的心弦微微松弛下来。
随着轿帘徐徐落下,将轿内与外界隔绝开来,外头的仆妇们纷纷将早己准备好的大米抓在手中,用力撒向轿顶,那米粒在阳光下闪烁着金黄的光芒,如一场盛大的祝福之雨,洒落在轿子上,发出沙沙的声响,寓意着新娘子今后的生活富足美满。
人群中,一位嗓门洪亮的媒婆扯开嗓子,高声喊道:“起轿啦!”
声音在空中回荡,引得众人纷纷侧目。
周围的喧嚣声瞬间又高涨几分,锣鼓声、鞭炮声、人们的欢呼声交织在一起,为这场盛大的婚礼奏响了激昂的乐章。
轿子在青石板铺就的街道上缓缓行进,绕着城池转了一圈。
阳光洒在轿子上,将那大红的轿帘映得愈发鲜艳。
新娘丰厚的嫁妆堆满了长长的车队,绫罗绸缎、金银珠宝、古玩字画,应有尽有,琳琅满目。
街旁的行人们纷纷停下脚步,目光中满是羡慕与艳羡,窃窃私语着新娘子的家世显赫与嫁妆丰厚。
小孩子们更是被这热闹的场景吸引,他们欢快地追着轿子跑,稚嫩的嗓音喊着“喜糖,喜糖”,眼中闪烁着对糖果的渴望。
着红衣的仆妇们站在轿子两侧,笑盈盈地望着这些可爱的孩子们,手中抓着一把把铜钱和喜糖,一边撒着一边温柔地说道:“来来来,孩子们,接住喜糖,吃了甜甜蜜蜜。”
铜钱在空中划出一道道优美的弧线,与五颜六色的喜糖一同散落在孩子们的手中、地上,引得他们一阵欢呼雀跃,捡拾着这份来自新娘子的甜蜜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