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锦璃在丫鬟小翠的陪伴下,前来祈福。
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地上,形成一片片光斑。
苏锦璃身着一袭淡蓝色的长裙,裙摆上绣着精美的花朵,腰间系着一条白色的丝带,更显身姿婀娜。
她的发髻上插着一支素雅的玉簪,面容清丽,眼神中透着一丝虔诚。
踏入寺庙的大雄宝殿,苏锦璃恭敬地跪地,双手合十,心中默默祈祷:“佛祖保佑,愿苏家在长安诸事顺遂,愿父亲身体康健,愿我能早日适应这新的生活。”
她的声音轻柔,仿佛怕惊扰了这神圣的氛围。
祈祷完毕,苏锦璃缓缓起身,随着小翠走出大殿。
寺庙的庭院中,桃花灼灼,微风拂过,花瓣纷纷飘落。
苏锦璃沿着青石小径漫步,心情也随着这春日的美景而渐渐放松。
就在这时,一位身着月白色锦袍的公子迎面走来。
他身姿挺拔,剑眉星目,俊朗的面容如同阳光般耀眼。
腰间的玉佩随着他的步伐轻轻晃动,发出清脆的声响。
苏锦璃的目光与公子的视线交汇,瞬间,她只觉得时间仿佛静止。
她的心跳陡然加快,双颊不由自主地泛起红晕,匆忙低下头,脚步也变得急促起来,匆匆从公子身边走过。
“小姐,您走这么快作甚?”
小翠跟在后面,气喘吁吁地问道。
苏锦璃的声音略带慌乱:“没什么,只是觉得这日头渐高,想早些回府。”
她的心却还在怦怦首跳,脑海中不断浮现出公子那深邃的眼神和俊朗的面容。
回到苏府后,苏锦璃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她坐在窗前,手中拿着一本书,却一个字也看不进去。
公子的身影总是在她眼前浮现,让她心烦意乱。
“小姐,您今日在寺庙里是不是遇见了什么人?
我瞧您回来后一首心不在焉的。”
小翠凑过来,好奇地问道。
苏锦璃轻嗔道:“别胡说,只是被那寺庙的香火熏得有些头晕罢了。”
但她的眼神却不自觉地飘向远方,心中暗自想着:“不知还能否再见到那位公子。”
日子一天天过去,苏锦璃本以为那次的相遇只是生命中的一个小插曲,却没想到命运的丝线早己悄悄将他们缠绕。
一日,苏锦璃受邀参加一场诗会。
诗会设在一座美丽的园林中,亭台楼阁,曲水流觞。
苏锦璃身着一袭粉色的罗裙,发髻上别着一朵娇艳的花朵,显得格外动人。
她在人群中穿梭,目光不经意间扫过,突然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
正是那日在寺庙中遇见的公子。
她的心猛地一跳,双颊微微发热。
经旁人介绍,苏锦璃得知他是侯府的世子李逸风,才华横溢,在长安城中颇有名气。
诗会上,李逸风出口成章,所作诗词意境深远,赢得了众人的阵阵喝彩。
苏锦璃静静地站在一旁,目光始终落在李逸风身上,心中充满了倾慕。
诗会结束后,李逸风注意到了角落里的苏锦璃。
他微微一笑,迈着优雅的步伐向她走来。
“苏小姐,我们又见面了。”
李逸风的声音温柔而富有磁性,眼中闪烁着惊喜的光芒。
苏锦璃微微欠身行礼,脸上泛起一丝红晕:“李公子,别来无恙。”
她的心跳得厉害,双手不自觉地揪着裙摆。
两人交谈起来,从诗词歌赋到长安的风土人情,越聊越投机。
李逸风发现苏锦璃不仅容貌美丽,而且才情出众,见解独到;苏锦璃也被李逸风的风趣幽默和博学多才所吸引。
此后,李逸风经常邀请苏锦璃一同出游。
他们一起漫步在长安的大街小巷,品尝各种美食;一起游览名山大川,欣赏壮丽的景色;一起在花前月下,吟诗作画,倾诉衷肠。
在一次游湖时,李逸风轻轻地为苏锦璃披上一件披风,说道:“夜里风凉,小心着凉。”
他的眼神中充满了关切。
苏锦璃的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多谢李公子。”
她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随着相处的日子越来越多,他们的感情也在逐渐升温。
然而,他们的爱情并非一帆风顺。
侯府的门第之见,苏家的期望,都成为了他们爱情道路上的阻碍。
侯府中,李逸风的父母对他与苏锦璃的交往表示不满。
“逸风,你是侯府的世子,怎能与一个普通官员的女儿纠缠不清?
这会影响侯府的声誉和地位。”
李逸风的父亲严厉地说道。
李逸风据理力争:“父亲,苏锦璃善良聪慧,我与她真心相爱,为何不能在一起?”
而苏家这边,苏锦璃的父母也忧心忡忡。
“璃儿,侯府深宅大院,规矩繁多,我们怕你受委屈。”
苏锦璃的母亲拉着她的手,眼中满是担忧。
尽管面临着重重压力,李逸风和苏锦璃依然坚定地守护着彼此的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