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往谷中走,灵气越发浓郁,连呼吸都变得顺畅,脚下的青石路也渐渐宽阔,两侧开始出现人工雕琢的痕迹——断裂的石柱、模糊的壁画,隐约能看出是某种古老的殿宇遗迹。
“这里……以前有人住?”
阿木喃喃自语,伸手摸了摸身旁一根石柱,触感冰凉,上面刻着他从未见过的纹路,像是某种文字,又像是流转的符文。
小兽在一处坍塌的殿门旁停下,用脑袋蹭了蹭一块半埋在土里的石匣。
石匣约莫半人高,表面布满青苔,边角却异常平整,显然是精心打磨过的。
阿木上前,试着搬了搬,石匣竟纹丝不动,仿佛与大地连在了一起。
“是要我打开它?”
阿木看向小兽,小兽晃了晃尾巴,琥珀色的眼睛里满是期待。
他深吸一口气,将柴刀别在腰间,双手扣住石匣边缘,运起全身力气。
“起!”
一声低喝,石匣终于松动,发出沉闷的“咔嚓”声,缓缓向上抬起寸许。
一股更为精纯的灵气从缝隙中涌了出来,带着淡淡的墨香,阿木只觉眉心一阵温热,仿佛有什么东西被唤醒了。
他索性将石匣完全掀开,里面没有金银珠宝,只有一本泛黄的竹简,和一块巴掌大的玉佩。
竹简用某种兽皮绳捆着,上面同样刻着那些古怪的纹路;玉佩通体莹白,中间嵌着一点翠绿,像是一片嫩叶蜷缩其中。
阿木拿起玉佩,触手温润,刚一握住,玉佩突然闪过一道微光,紧接着,一股暖流顺着他的掌心涌入西肢百骸,之前爬山的疲惫瞬间消散,连带着脑海里那些零碎的画面又清晰了几分——这次他看清了,画面里有个白衣人正对着竹简诵读,声音缥缈,像是在说“引气入体,淬凡为灵……这是……修仙的法门?”
阿木心脏狂跳,他虽在溪云村长大,却也听过说书人讲过仙家故事,说凡人若能得修仙法门,便能飞天遁地,长生不死。
小兽这时跳上石匣,用爪子指了指竹简,又指了指阿木。
阿木会意,小心翼翼地解开兽皮绳,展开竹简。
出乎意料的是,那些原本看不懂的纹路,此刻在他眼中竟自动化作了熟悉的汉字,一行行映入脑海:“《青云诀》,入门心法也。
天地之间,灵气流转,吸之入体,炼化为元,可洗髓伐脉,脱胎换骨……”原来这竹简上记载的,竟是一套完整的引气法门!
阿木按捺住激动,正想细看,忽然听到谷外传来隐约的呼喊声,像是村里人的声音。
他猛地抬头,天色己近黄昏,云雾开始往谷中弥漫,能见度越来越低。
“得回去了。”
阿木将竹简和玉佩小心收好,贴身藏在怀里。
小兽看着他,忽然纵身一跃,跳进了他的背篓里,用尾巴盖住自己,像是在说“带我一起走”。
阿木愣了愣,失笑般摇了摇头,背起背篓,循着来路往谷外赶。
他没注意到,在他离开后,那石匣缓缓合拢,殿宇遗迹周围的灵气渐渐收敛,仿佛从未有人来过。
回到溪云村时,天色己黑。
村口的老猎户王伯正举着火把焦急地张望,见他回来,顿时松了口气:“你这小子,吓死我了!
都说了云深谷不能去,你偏不听!”
“王伯,我没事。”
阿木笑了笑,没敢提石匣和竹简的事,只说在谷外采到了些草药。
王伯数落了他几句,终究是心疼他,塞给他两个热乎乎的窝头,让他赶紧回去休息。
夜里,阿木躺在简陋的木床上,借着月光拿出玉佩和竹简。
玉佩依旧温润,竹简上的文字清晰可见。
他想起白衣人的画面,试着按照《青云诀》上的记载,盘膝而坐,闭上眼睛感受天地间的“灵气”。
起初毫无所觉,他耐着性子,一遍遍地默念心法口诀。
不知过了多久,他忽然感觉到鼻尖萦绕的草木清香中,夹杂着无数细微的光点,它们像是有生命般,顺着他的呼吸钻入体内,缓缓流向丹田。
“成了!”
阿木心中一喜,刚一动念,那些光点却瞬间散去,丹田处的暖流也消失了。
“原来如此,要心无杂念才行。”
他定了定神,重新调整呼吸,这一次,他摒弃了所有思绪,只专注于引导那些光点。
窗外月光渐浓,背篓里的小兽探出头,看着盘膝打坐的少年,九条尾巴轻轻晃动,仿佛在守护着什么。
而阿木自己并不知道,当第一缕灵气在他丹田扎根时,青苍山脉深处,一座被云雾笼罩的仙山之上,某位闭目打坐的长老忽然睁开眼,望向溪云村的方向,眉头微蹙:“这股气息……是青云谷的传承?
怎么会出现在凡俗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