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后我抢先下乡发了大财

重生后我抢先下乡发了大财

作者: 爱睡觉的糖糖咪咪

都市小说连载

爱睡觉的糖糖咪咪的《重生后我抢先下乡发了大财》小说内容丰在这里提供精彩章节节选:男女主角分别是赵志强,晓雨,赵志娟的现实情感小说《重生后我抢先下乡发了大财由网络作家“爱睡觉的糖糖咪咪”倾情创描绘了一段动人心弦的爱情故本站无广告干精彩内容欢迎阅读!本书共计136651章更新日期为2025-08-11 07:58:39。目前在本完小说详情介绍:重生后我抢先下乡发了大财

2025-08-11 11:46:48

第一章"林晓雨,你疯了吗?主动申请下乡?"母亲王秀兰的声音在客厅里炸开,

手中的搪瓷茶缸"啪"的一声摔在地上,茶水四溅。

我淡定地从桌上拿起那份填好的下乡申请表,

在母亲震惊的目光中递给坐在一旁的父亲林国强:"爸,帮我交给街道办吧。

"父亲的手颤抖着接过申请表,老花镜后的眼睛瞪得滚圆:"晓雨,你这是怎么了?

昨天还在家里哭着说不想去农村,今天就主动申请?是不是发烧烧糊涂了?""我没糊涂,

比任何时候都清醒。"我坐在硬邦邦的木椅上,看着眼前这个熟悉又陌生的家。

1975年3月15日,我重生回到了这一天。前世的我,林晓雨,

一个城里长大的娇气女孩,死活不愿意下乡。父母托关系花了不少钱,

让我留在城里的纺织厂当临时工。结果呢?厂子效益不好,

我这个没有正式编制的临时工第一个被辞退。之后的人生,就是一场彻底的悲剧。没有工作,

没有收入,二十多岁了还要靠父母养着。好不容易嫁了个有正式工作的男人,

结果发现对方是个酒鬼赌徒。离婚后带着女儿生活,日子过得比狗都不如。最可笑的是,

那些当年一起下乡的同学,有的在农村入了党提了干,

后来调回城里当了领导;有的在乡下学了技术,

改革开放后成了第一批富起来的人;还有的通过下乡的经历考上了大学,成了知识分子。

而我,林晓雨,因为害怕吃苦,错过了所有改变命运的机会。前世临死前,

我躺在破旧的出租屋里,听着女儿在电话里冰冷的声音:"妈,我在国外过得很好,

你就别折腾了。"然后嘟嘟嘟的忙音。那一刻我才明白,如果当初选择下乡,

我的人生会完全不同。现在,老天给了我重来一次的机会,我绝不会再错过。"林晓雨!

"母亲的声音把我从回忆中拉回来,"你给我老实说,是不是谁威胁你了?

还是你在学校里犯了什么错?"我笑了笑:"妈,我就是想通了。

与其在城里做临时工没有前途,不如去农村闯一闯。说不定还能有什么意外收获呢。

""意外收获?"父亲摘下眼镜,用力擦着镜片,"农村有什么好的?天天面朝黄土背朝天,

累死累活也挣不了几个工分。你一个细皮嫩肉的城里女孩,能干什么农活?

""试试看不就知道了?"我站起身,走到窗边看着外面灰蒙蒙的天空,

"反正留在城里也没什么出路。"这话算是说到了父母的痛处。确实,

现在的形势对知识青年很不友好。高中毕业后不能直接上大学,

分配工作也轮不到我们这些没有关系的普通人家孩子。

能在城里找个临时工的活儿已经算是祖坟冒青烟了。但是父母不知道的是,我清楚地记得,

再过两年,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那些在农村锻炼过的知青,反而更容易考上大学。

因为他们有了社会阅历,作文写得有血有肉,比我们这些在城里混日子的人强太多了。

更重要的是,我还记得前世一个同学跟我说过的话。她当年下乡去的那个村子,

村支书的儿子后来成了县里的大企业家。1978年改革开放后,他办了个小厂子,

专门招收当年的知青当管理层。那些跟着他干的人,后来都发了财。

我就是要去那个村子——清河村。"不行!"母亲突然站起来,脸色铁青,

"我死也不会让你去受那个罪!""妈,这是我自己的选择。""选择个屁!

"王秀兰爆了粗口,这在平时是绝对不可能的,"你知道农村有多苦吗?没有电,

没有自来水,住的是土坯房,吃的是粗粮窝头。冬天冷得要死,夏天热得要命。你受得了吗?

"我转过身,认真地看着母亲:"妈,我受得了。而且我觉得,这样的经历对我有好处。

""好处?什么好处?"父亲把申请表重重地拍在桌上,"晓雨,你别犯糊涂了。

爸妈辛辛苦苦把你养大,就是希望你能在城里过好日子。你这样做,是要气死我们吗?

"看着父母焦急的样子,我心里也不好受。但是我必须坚持。前世的悲剧,绝不能重演。

"爸,妈,你们相信我好吗?我保证,下乡对我来说是好事,不是坏事。"我走到父母面前,

拉住他们的手,"再说了,现在政策也说了,知青下乡是锻炼,不是发配。

等过几年形势好了,我还是可以回城的。"这话倒是真的。我记得很清楚,1978年后,

大批知青开始返城。但是那些在农村表现好的,反而得到了更多的机会。

父亲和母亲对视了一眼,眼中都是担忧。"晓雨,"父亲的声音有些哽咽,

"爸妈知道你是个懂事的孩子。但是这个决定太突然了,你再考虑考虑,好吗?

""我已经考虑得很清楚了。"我的语气很坚决,"明天就把申请表交上去。

"母亲突然哭了起来:"我的傻女儿啊,你这是何苦呢?妈妈舍不得你去受罪啊!

"看着母亲的眼泪,我的心也酸了。但是我知道,短暂的离别是为了更好的未来。

前世我们一家人过得那么艰难,母亲为了我的医药费差点卖血。这一世,

我要让他们过上好日子。而这一切,都要从下乡开始。第二章第二天一早,

我还没起床就听到客厅里传来激烈的争吵声。"老林,你真的要让晓雨去农村?

"这是我姑姑林秀芳的声音。"我也不想啊,可是这孩子铁了心要去,拦都拦不住。

"父亲的声音听起来很无奈。我悄悄推开房门一条缝,看到客厅里坐着好几个人。除了姑姑,

还有我的舅舅王建国,以及邻居张大妈。"这孩子是不是脑子出问题了?"张大妈摇着头,

"我们院子里的孩子,一个个都想方设法留在城里,她倒好,主动要去农村。""就是啊,

"姑姑拍着大腿,"嫂子,你们是不是平时对晓雨太严了?把孩子逼急了?

"母亲的眼睛红肿着,显然哭了一夜:"我们哪里严了?平时对她好得不得了,

吃的穿的都紧着她。就是因为太娇惯了,所以才舍不得她去受苦。

""那她为什么突然要下乡?"舅舅皱着眉头,"建国,你在街道办工作,

知不知道是不是有什么新政策?非要让这些孩子下乡不可?"我心里冷笑。前世就是这样,

一家人围着我转,生怕我受一点委屈。结果把我养成了个废物,什么都不会,

什么都指望别人。这一世绝不能再这样了。我穿好衣服,推门走了出去。"晓雨!

"姑姑立刻站起来,"快过来,姑姑跟你说几句话。""姑姑好,舅舅好,张大妈好。

"我礼貌地打了招呼,然后坐在他们对面。"晓雨啊,"姑姑拉着我的手,

"你老实告诉姑姑,是不是有人欺负你了?还是在学校里遇到什么麻烦了?""没有啊,

我好好的。""那你为什么要去农村?"张大妈凑过来,"我们院子里的小王,

去年下乡到了河北,前两天回来探亲,瘦得都不成样子了。你一个女孩子家,

去那种地方能干什么?"我看了看在座的几个人,决定说一些他们能理解的话。"各位长辈,

我是这么想的。现在城里的形势大家也看到了,我们这些高中毕业生很难找到正式工作。

与其在城里没有出路,不如去农村锻炼锻炼。说不定过几年政策变了,

我在农村的经历反而成了优势。"这话说得很实在,几个大人面面相觑。

舅舅点了点头:"这话倒是有些道理。现在确实是这样,城里的工作不好找。

""可是农村那么苦,"姑姑心疼地看着我,"你从小在城里长大,哪里受过那种罪?

""姑姑,我觉得吃点苦没什么不好的。"我认真地说,"而且我听说,

表现好的知青以后还有机会推荐上大学呢。"这话一出,几个人的眼睛都亮了。在这个年代,

大学生可是了不得的存在。如果真的能通过下乡获得推荐上大学的机会,那确实是件好事。

"真的假的?"张大妈眼睛瞪得滚圆,"还有这种好事?""是啊,我听我们老师说的。

"我继续忽悠,"不过要表现特别好才行,一般人是没有机会的。"父亲听了这话,

脸色有些松动:"晓雨,这个消息可靠吗?""应该可靠吧,老师不会骗我们的。

"我装作不太确定的样子,"不过就算没有这个机会,我觉得去农村锻炼一下也是好事。

总比在城里混日子强。"母亲擦了擦眼泪:"可是妈妈就是舍不得你啊。""妈,

我又不是不回来了。放假的时候我就回家看你们。"我走过去抱住母亲,"再说了,

现在交通这么方便,坐火车一天就能到。"其实我心里很清楚,

我要去的清河村距离这里有四百多公里,坐火车要八个小时,再转汽车要两个小时。

但是为了让父母放心,我只能这么说。姑姑沉思了一会儿,突然开口:"嫂子,要不这样吧。

我托人打听打听,看看能不能让晓雨分配到一个条件好一点的地方。""对啊!

"舅舅也来了精神,"我在街道办认识几个人,可以帮忙运作一下。

至少别分到太偏远的地方去。"我心里一紧。这可不行,我必须去清河村。"舅舅,姑姑,

你们的好意我心领了。但是我觉得,去哪里都一样,关键是要靠自己努力。

"我连忙阻止他们,"而且如果走后门的话,让别人知道了不好。""这孩子,"姑姑笑了,

"还挺有原则的。"父亲看着我,眼中有了一丝欣慰:"晓雨确实长大了,

考虑事情比以前周到多了。"我暗自松了一口气。看来父母已经开始接受我下乡的决定了。

"那就这么定了,"我站起身,"我去准备申请材料,明天就交给街道办。""等等!

"母亲突然叫住我,"晓雨,你要是真的决定下乡,妈妈得给你准备一些东西。

农村条件不好,该带的还是要带。"看着母亲忙碌的身影,我的眼眶有些湿润。

不管在哪一世,父母的爱都是无私的。这一次,我一定要让他们过上好日子。而清河村,

就是我改变命运的第一步。第三章一周后,我的下乡申请正式批准了。

分配地点果然是清河村,隶属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下属的一个县。看到这个名字的时候,

我内心狂跳。一切都和前世一样,我没有记错。"黑龙江?"母亲拿着分配通知书,

脸色发白,"这么远?"父亲也皱起了眉头:"我查了地图,

这个地方距离咱们这里有四百多公里。坐火车要大半天。""没关系的,

"我装作不在意的样子,"现在交通方便,想家了就回来看看。"其实我心里清楚,

在那个年代,交通费对普通家庭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下乡的知青一年能回家一次就不错了。但是我必须去清河村。因为我记得很清楚,

那里有一个叫赵志强的人,他父亲是村支书。这个赵志强在1978年承包了村里的砖厂,

后来又开了小卖部、饭店,成了全县有名的万元户。更重要的是,

他的妹妹赵志娟后来考上了师范学院,分配到县里当老师,再后来调到市里,

成了教育局的干部。前世我的同学李小燕就是去的清河村,她和赵志娟关系很好。

李小燕告诉我,赵志娟人很讲义气,对当年的知青朋友都很照顾。改革开放后,

很多知青都通过她的关系找到了好工作。我这一世,就是要抓住这个机会。"晓雨,

你真的考虑清楚了吗?"父亲坐在我对面,神情严肃,"黑龙江那边冬天特别冷,

最低气温能到零下三十多度。你从小怕冷,能受得了吗?""爸,没关系的。

人的适应性很强,过一段时间就习惯了。"我拍拍父亲的手,"再说了,

我带足够的棉衣就行了。"母亲叹了口气:"那你什么时候出发?

"我看了看通知书:"下周三有专门的火车,统一送知青下乡。我需要在下周二到市里集合。

""这么快?"母亲的眼泪又掉下来了。时间确实很紧,但这正是我希望的。越快离开越好,

免得夜长梦多。接下来几天,全家人都在忙着为我准备东西。母亲翻出了家里最厚的棉被,

还有父亲的一件军大衣。姑姑送来了一个崭新的行李箱,舅舅则给了我五十块钱作为路费。

最让我感动的是,父亲偷偷塞给我一个小布包,里面装着二百块钱。

"这是爸妈这些年攒的钱,"父亲小声说,"你带着,以备不时之需。

在外面千万别委屈自己。"二百块钱,在1975年可不是小数目,

相当于普通工人四个月的工资。我知道,这几乎是家里的全部积蓄了。"爸,

我不能要这些钱。"我推辞道。"拿着!"父亲难得强硬一次,"你一个人在外面,

没有钱怎么行?再说了,这钱就算是借给你的,以后有能力了再还给家里。"我鼻子一酸,

紧紧抱住了父亲。出发的前一天晚上,邻居们都来送行。"晓雨啊,到了农村要好好干活,

别给城里人丢脸。"张大妈拍着我的肩膀。"记得常写信回来,让家里人放心。

"李阿姨塞给我一包点心。王叔叔则给了我一个手电筒:"农村晚上黑,这个你用得着。

"看着这些朴实的邻居,我心里暖暖的。这些人在前世对我们家也很好,

尤其是在我最困难的时候,经常接济我们。这一世,我一定要记住他们的恩情。深夜时分,

我躺在床上却睡不着。明天,我就要开始全新的人生了。想到即将面对的种种挑战,

我既紧张又兴奋。农村生活确实会很苦,但是我有前世的经验,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更重要的是,我知道未来的发展方向。1978年恢复高考,我要做好准备。

1979年改革开放,我要抓住机会。那些在前世错过的机遇,这一次我绝不会再错过。

清河村,我来了。第四章火车站月台上人头攒动,数百名即将下乡的知识青年聚集在这里。

我拖着行李箱,在人群中寻找着去清河村的队伍。按照通知书上的说明,

每个目的地都有专门的带队老师负责组织。"去清河村的同学请到这里集合!

"一个中年男子举着小旗子大声喊道。我赶紧过去,发现已经有十几个人在那里等着了。

"同学,你也是去清河村的吗?"一个戴眼镜的男生问我。"是的,我叫林晓雨。

"我主动介绍自己。"我叫陈建军,很高兴认识你。"男生笑着伸出手,

"我们以后就是战友了。"我打量着这个叫陈建军的男生,大概十八九岁的样子,

戴着一副黑框眼镜,看起来很文气。"你们都是哪个学校的?"一个扎着马尾辫的女孩问道。

大家开始互相介绍,我发现这批去清河村的知青一共有二十个人,男女各半。

大部分都是高中毕业生,也有几个是初中毕业的。"同学们,我是你们的带队老师,姓孙。

"那个中年男子走过来,"火车马上就要发车了,大家跟我上车。"我们排队检票上车,

我被分配在一个硬座车厢里。火车开动了,我看着窗外渐渐远去的城市,心情复杂。

前世的我,在这趟火车上哭了整整一夜,觉得自己的人生完了。但是这一世,

我知道这是新生活的开始。"晓雨,你怎么看起来一点都不难过?

"坐在我旁边的女孩叫刘小敏,她的眼睛红红的,显然刚哭过。"难过也没用啊,

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要勇敢地走下去。"我安慰她,

"说不定农村生活比我们想象的要好呢。""可是我听说农村特别苦,住的是土房子,

吃的是粗粮窝头。"刘小敏擦了擦眼泪,"我从小娇生惯养的,怎么受得了那种苦?

"我想起前世的经历,确实,农村生活很艰苦。但是那些能够坚持下来的人,

后来都有了不错的发展。"小敏,我觉得吃点苦没什么不好的。"我认真地说,

"人只有经历过磨练,才能真正成长起来。""你说得倒是轻松,

"坐在对面的一个男生插话道,"等你到了农村干了一天农活,手上磨出血泡的时候,

看你还能不能这么乐观。"这个男生叫马强,看起来有些高傲,说话总是带着刺儿。"马强,

你这么说就不对了,"陈建军为我辩护,"晓雨的想法很正确,我们应该积极面对挑战。

""积极面对?"马强冷笑一声,"你们这些理想主义者,

到时候碰了壁就知道现实的残酷了。"我没有和马强争论。前世我也见过这样的人,

满腹牢骚,怨天尤人,最后什么都没成就。火车在夜色中穿行,车厢里渐渐安静下来。

很多人开始打盹,但我毫无睡意。我拿出一个小本子,开始在上面写东西。

这是我这几天整理的一些要点,关于如何在农村生活得更好。首先,

要尽快适应农村的作息时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其次,要学会各种农活。虽然累,

但是表现好才能获得大家的认可。第三,要和当地人搞好关系,

特别是村干部和有影响力的农民。第四,要抓住一切学习的机会。不管是农业技术,

还是其他技能,都要认真学。第五,要关注政策变化,做好各种准备。正写着,

陈建军凑过来看:"晓雨,你在写什么?""一些想法,关于怎么在农村生活得更好。

"我没有隐瞒。"能让我看看吗?"陈建军很感兴趣。我把本子递给他,

陈建军认真地看了一遍,眼中露出钦佩的神色。"晓雨,你想得真周到。

我觉得你说得很有道理。"他把本子还给我,"特别是关于和当地人搞好关系这一点,

我觉得很重要。""是啊,我们是外来的,如果不能融入当地的环境,生活肯定会很艰难。

"我说。"你们在聊什么?"刘小敏也凑过来。我把想法和她分享了一下,

刘小敏听了连连点头。"晓雨,你真的很聪明。我都没想到这些。"她有些惭愧,

"我只想着怎么熬过这段时间,然后想办法回城。""小敏,既然来了,

就踏踏实实过好每一天。说不定你会发现农村生活的乐趣呢。"我鼓励她。这时,

马强又插话了:"你们真是太天真了。农村有什么好的?又脏又累又穷。

我爸已经在想办法了,最多一年我就能回城。"听到这话,我心里冷笑。

前世我知道马强这个人,确实回城了,但是因为没有任何技能和经验,在城里也混得很惨。

最后还是靠父母养着,四十多岁了还是个废物。火车继续在夜色中前行,

载着我们这些年轻人驶向未知的未来。但是对我来说,未来并不未知。

我很清楚自己要做什么,要怎么做。清河村,等着我吧。第五章火车经过十几个小时的颠簸,

终于在第二天下午到达了齐齐哈尔火车站。我们这群知青在孙老师的带领下下了火车,

然后被安排上了几辆卡车。据说还要再走两个小时的土路才能到清河村。

卡车在崎岖不平的土路上颠簸着,我们几个人在车厢里被颠得东倒西歪。"我的天啊,

这什么路啊?"刘小敏脸色发白,看起来要吐了。"忍忍吧,马上就到了。

"我拍着她的后背安慰道。其实我也很难受,但是想到马上就要见到清河村了,

心里还是很兴奋的。终于,在夕阳西下的时候,我们到达了清河村。

村口站着一群人在等我们,为首的是一个五十多岁的中年男子,穿着一身蓝色的中山装,

看起来很有威严。"同志们辛苦了!"那个中年男子大声说道,

"我是清河村的党支部书记赵大山,欢迎大家来到我们村!"我的心跳加速了。赵大山,

就是赵志强和赵志娟的父亲。前世李小燕经常提到这个人,说他很有眼光,很会识人。

"孩子们,我知道大家路上辛苦了,也想家了。"赵大山的声音很亲切,"但是既然来了,

就要把这里当成自己的家。我们村里的人都很朴实,一定会照顾好大家的。"听了这话,

很多知青的脸色都缓和了一些。"现在我给大家安排住处。男同志住在村东头的知青点,

女同志住在村西头。每个人都有床位和基本的生活用品。"赵大山继续说道。

我们跟着村民来到了女知青点,这是一排简陋的土房子,但是里面收拾得很干净。

每个房间住四个人,有四张木床和简单的家具。

我被分配和刘小敏、还有另外两个女孩住在一起。"晓雨,这里比我想象的要好一些。

"刘小敏小声对我说。"是啊,至少有个遮风挡雨的地方。"我点点头。安顿好行李后,

村里安排我们在大队部吃晚饭。虽然只是简单的窝头咸菜,但是大家都饿了,吃得很香。

吃饭的时候,我注意到有一个年轻人一直在看我们。他大概二十五六岁的样子,长得很壮实,

皮肤有些黑,但是眼神很聪明。"那个人是谁?"我小声问旁边的一个村民。

"那是我们村支书的儿子,叫赵志强。"村民说道,"人很能干,村里的砖厂就是他在管。

最新章节

相关推荐
  • 常梨厉晏舟结局
  • 厉晏舟棠梨大结局
  • 在哪过去的日子里
  • 常梨厉晏舟乔念语后续在哪儿看
  • 常梨厉晏舟乔念语大结局22集
  • 常梨厉晏舟乔念语什么小说
  • 小说女主叫常梨
  • 常梨厉晏舟小说
  • 破案:被系统诅咒后,秦姐帅酷彪
  • 厉晏舟常梨后续大结局
  • 常梨厉晏舟乔念语小说结局
  • 常梨厉晏舟乔念语23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