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出生的那个土坯房,墙皮像老人脸上的皱纹,一到雨天就往下掉泥渣。
灶台上永远飘着玉米糊糊的味儿,偶尔混着点咸菜的咸,那是他童年里最主要的味觉记忆。
那时候村里的路还是土路,下雨就成了泥沼。
树根每天要走三里地去小学,裤脚永远沾着泥,冬天冻成硬块,走路时哗啦啦响。
他的书包是娘用补丁布缝的,里面装着一本卷了角的语文书,和半块干硬的玉米面饼子。
班里最富的是王大壮,他爹是村支书,书包是城里买的双肩包,里面装着变形金刚,还有永远吃不完的奶糖。
树根总在课间看着王大壮把奶糖剥开,糖纸在阳光下闪着光,然后听到"咔嚓"一声脆响,那声音像针一样扎在他心上。
有一次,王大壮把一块奶糖掉在地上,沾了土。
树根正好经过,王大壮喊住他:"树根,捡起来吃了,我就把这本漫画书借你看。
"周围的同学都笑起来,树根的脸像被火烧一样,他攥紧拳头,指甲嵌进掌心,头也不回地走了。
那天中午,他没吃那块玉米面饼子,躲在学校后面的槐树下,第一次知道了什么叫屈辱。
爹是个木匠,手艺不错,但性子倔,不爱跟人打交道,所以活计总不如村东头的张木匠多。
每天晚上,爹都在煤油灯下刨木头,刨花卷着圈落在地上,像一堆雪。
树根趴在炕桌上写作业,总能闻到木头的清香混着煤油味,那是他童年里最安稳的味道。
娘总在一旁纳鞋底,油灯把她的影子投在墙上,忽明忽暗。
她会叹着气说:"树根啊,好好念书,将来走出这村子,别像你爹和我,一辈子跟土坷垃打交道。
"树根点点头,把"走出村子"四个字刻在了心里。
五年级那年,学校要交二十块钱的学杂费。
爹那天去镇上找活,到天黑还没回来。
娘翻遍了家里的柜子,只找出十五块三毛钱,硬币在桌上叮当作响,像在哭。
树根躺在床上,听着娘在灶房里偷偷抹眼泪,他攥着拳头,一夜没睡。
第二天早上,爹回来了,手里攥着几张皱巴巴的钱,手心都被汗浸湿了。
他把钱递给树根,声音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