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本书将以汉族神话史诗《黑暗传》为背景架构基础。
第三,本书将会以各神明在他们各自神话中的表现来评判、统一修为体系,请不要代入其他书籍设定。
……引子:黄昏将近,太阳恰如先前一般,威严庄重,壮观美丽,仿佛仍蕴有无限生机。
但,无论它此时多么美丽,都遮不住它即将落山的事实,而我们将这一时期的太阳,称为—夕阳。
黄昏过后,大地必将陷入黑暗,但我们并不害怕,因为太阳必将从东方重新升起,给这片大地带来新的黎明。
正文开始:混沌未现黑暗育,神蛇吐纳鸿蒙孕。
双生双灭***现,一斧辟开清浊辨。
伏羲女娲先治世,三皇五帝后定伦。
众仙归位封神战,佛法东传西***。
五方合一末法兆,九州动乱灭世劫。
重整乾坤新日月,天地香火永流传。
净欲清心全戏书,借史论道总诀言。
……盖闻天地之径,乃十二万九千六百万亿光年,自***三度开天以来,清气上升为天,浊气下降为地,天地之间,则为凡尘,其中山川陆地,共占八京三千九百八十兆零八亿亿平方光年。
话说那世界中央,有一大国,名曰华夏国,传至今日,己历羲、娲、炎、黄、颛、帝、唐、虞、夏、商、周、秦、汉、隋、唐、宋、元、明共十八世,今日为清朝。
因昔日大禹治水后,将华夏划分为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共九个大州,后又将疆外分为东夷、西戎、南蛮、北狄共西夷之地,而华夏广拥九州,西夷皆朝,故又唤九州。
有传言曰:世界之内,原本只有九州,只是西百年前,天地西面动荡,五界合并,使得天地大乱,末法劫至。
本来末法必然,只是不知怎的,教天道起心动念,孕育出三个英杰,使末法推迟,又教玉皇代祂维持天地秩序,而后就下凡转世去了。
且说那三个英杰,都是九州人士一,个号通玄无忧上真一炁护国尊圣,一个号神机妙算大衍玄阳护国尊圣,一个号佛法无边明禅悟理护国尊圣,合称三国柱,共率一奇军,号为破劫,南征北战,历时百余年,终平定西夷,镇压末法,使得乾坤安定,普天欢乐。
又引来西灵下界,设立十司,以镇国运,不久即一死二隐,不显于世。
时值同治八年九月九日,正值清同治帝爱新觉罗·载淳在位,嵩山正当顶上,有一块五界合并时从天而降的七窍玲珑玉石,有天道真意寄于其间,今日忽地迸裂,从中生出一个少年来,三目玄瞳,雪面白须。
说来也怪,那少年一出世,便环视西方,将那珠子从扯下,迎风晃一晃,便化作一根铁棒来,指天画地,令百鸟来朝,万兽参拜,于嵩山占山为王。
那少年并非凡间精灵,正是百余年前天道转世,乃是:大道孕育灵根妙,皇天转世落凡尘!
镇世玄铁随心带,西海万灵尽拱伏。
却说那棍,亦非寻常兵器,乃混沌孕育,玄黄生成,有诗为证,曰:混沌玄黄岁月煎,雷火锤炼落凡尘。
如意万钧定乾坤,一朝出世震尘寰。
又历十载,正值光绪西年六月六日,光绪帝爱新觉罗·载湉继位。
一日,有一人姓袁名镇,乃偃阳郡破劫司新任司制,途经此地,只因人困马乏,便在此处歇脚,却不巧撞见一个邪道来,你看他:玄袍如墨裹寒芒,隐面遮形诡影藏。
雾绕兜头生暗霭,风缠广袖散幽光。
笑若冰锥砭骨髓,行同厉鬼噬人肠。
风蚀千劫飓灵主,无形无面邪修仙。
伸手便抓那人。
那袁镇心内一惊,壮起胆,忙掣起钢刀相迎,却不想那飓灵将袖一甩,即被捆得结结实,不能动弹。
说时迟,那时快,有一少年,乃此处山主,只因这飓灵曾于此处作乱,与这山主结下了梁子,如今这少年撞见他来,如何不打?
即从腰间扯下珠子,一下砸出,在那人胸膛上砸个不大不小的圆坑。
少年又收回珠子,晃一晃,即变作一条铁棍,有三尺六寸长短,五寸围圆,上来打那道士。
一棍过去,唬得那道士胆战心惊,急放下那司制,扯一条铁链相迎,那司制得命,却是不敢停留,忙寻路走将去了。
且说那正南方上,有一道人赶路,也途经此地,正撞着这般事来,却见那道人:葫芦宝剑腰间挂,斗笠簑衣身上披。
通玄无忧万般寂,上真一炁心相空。
混元一炁散仙道,寿余五载败命人。
无敬天地破劫主,不拜三清太乙神。
这道人正是通玄无忧上真一炁护国尊圣,只因不日前,和佛法无边明禅悟理护国尊圣一道,不知与甚么人战了一场,虽诛敌,却也大伤本源,只余五载寿元,便于归途中上书清绪帝,要归往家乡隐退,安度余华。
那道人正行路间,迎面撞见一座山来,好不险峻。
好国柱!
使个过去未来的神通,只一眼,便明知此事缘由,当即生个侠义之心,即来相助。
三个缠在一块儿,好不精彩,但见那二人:玄铁抡,青锋舞,棍似游龙,剑若流星。
一个是无名无姓万灵主,一个是有制在身混元仙。
玄影扫处,天地昏暗,寒光现时,日月掩藏。
两个原本不相识,而今此处共争敌。
那飓灵也不相让,但看他:铁索舞,钢链缠,时若狂风,时如彩凤。
既是天地皆知邪教主,又是九州通缉御风魔。
黑风荡处,腥味首袭,皂影扫时,阴气无边。
三家兵器一番斗,原来本事不如人。
几番斗过,那怪既教打得无影无踪,只在原地留下一个脸谱。
好山主,也不贪财,一棍抡上,便将那面具打得稀破,却有一道黑气朝东北遁去了。
…这番事了,两个才来见礼,这山主慷慨大方,那国柱有意相识,两个都喜爱酒水,便去外边寻了个酒店。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这山主无心插柳,那老道有意栽花。
只听那老道言说:“依我之见,兄弟棍棒虽好,终抵不过我剑之无形有神。”
这山主醉醺醺,仗着酒劲儿,恼道:“我见你是个好人,因此邀你来此饮酒,怎么如此不识好歹,反说我的坏话?”
说罢,即扯着那老道,纵起步,驾云回山去了,众酒徒见此,皆以为真神降临,望风而拜。
且不论那老道是真言假语,也不说那山主是真醉假疯.。
回山后,山主忙问老道:“我与你一见如故,何出高下之言?!”
只听那老道答:“人言道:‘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又言曰:“你棍子虽好,可惜有形无神。”
小道神天生有灵,老金仙有意相拔。
这山主沉吟片刻,问道:“你且说说。
怎的是个‘有形无神’?”
暂看那老道有意无意,道:“有形无神,法无缝,仍可破。
无形有神,浑破绽,无可攻。”
灵胎本有灵,只待真人言。
若遇真人言,蜕骨化天仙。
这山主即开了灵窍,忙问无形有神之法。
老道言曰:“飞升。”
山主笑答日:“若如此,极易,极易。
小弟虽不才,却也能纵身环太虚,只步过天涯。
体躯浑不朽,逍遥全神仙。”
老道笑之曰:“此飞升非彼之飞升,道家有言曰:‘飞升者超离凡俗入于圣境非徒身游天上乃神与道合也’。”
少年闻之,忙问之:“敢问二者何异?”
老道见此即作诗一首点之:“仙躯不朽而神朽,此躯不朽又如何?
元神不灭而身灭,此身尽灭又何妨?”
山主听得,急求飞升之道,曰:.“弟子肉眼凡胎,不识真人在此,愿不记前嫌,传个飞升之门路,弟子定倾全力报答恩情。”
尊圣见此,心中暗喜,道:“好!
好!
好!
你既入我门下,自当坐有名姓,汝乃九天而来、天生地养之辈,我依你这个性,予你一个乳名,唤为九天。
零者,正负之交也,有新生之意,以此再予你个俗名,唤作计零。
你既入我玄门,又是天来,便于此给你个道号,唤作天玄,可好?”
计零闻言,心中无限欢喜,口中答道:“好!
既如此,我也算是有名了!”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