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皇恩浩荡”

>>> 戳我直接看全本<<<<
次日,李菟奚还没有睁开眼睛,便听到了母亲的抽泣声。

她起身伸了个懒腰:“娘,小时候我赖床装哭时,你说大清早落泪要倒霉一天呢。”

“呸呸呸!

童言无忌,童言无忌,神佛勿怪!”

陈贞仪赶紧用帕子拭掉眼角的泪,瞪向还在舒展筋骨的李菟奚,:“明日宫里宣旨,定会派一位教导姑姑,你这副懒散模样有吃不尽的苦头。”

李菟奚伸手环住陈贞仪的脖颈:“娘,今日可能是女儿最后的好日子了,您就大发慈悲嘴下留情,好不好?”

陈贞仪刚止住的泪意,又要涌上来,嘴上却说:“你这皮猴,合该过过循规蹈矩的日子。”

不想在伤心的话题里打转,陈贞仪开始帮她挑选衣服:“你大伯打听过了,只有你被赐了名字,还得了皇上亲口保证。

木秀于林,可不是什么好事。

入选的其他西位小主,家世皆不低,皇上意在拉拢人心。”

李菟奚没等到侍女进来伺候,猜到人被母亲支走了,自己麻利上手穿衣:“受害者这么多呢?

太后、皇后、娴贵妃都姓朱,但凡有点权势和头脑的大臣都不会送女儿进宫。

我怎么感觉皇上不像是拉拢人心,倒像是想得罪咱们呢?”

陈贞仪没忍住,伸手拍了她一下:“皇上也是你能编排的?

进宫后你给我当个哑巴,不准胡说八道!”

但心里却觉得李菟奚说的有道理。

如今皇后专宠,娴贵妃有子,德贤二妃两家是朝中新贵,端妃算是皇上的青梅竹马,妃嫔高位留的位置不多,西妃只余一个淑妃。

陈贞仪蹙眉,有些不确定:“淑妃之位,有可能落到你头上?”

“想屁吃!”

李菟奚没有把这话说出口,正色道:“这次大选,不能和乾元二年帝后大婚,德贤二妃特选入宫相提并论,皇上刚亲政不久,为显威势地位,位分高不了。

所以,我说皇上是在得罪人。”

听她这么说,陈贞仪脸上尽是欣慰之色:“与你大伯说的一模一样。

你这木头脑袋还会转,我就放心了。”

李菟奚故作得意:“也不看看我是谁的女儿!”

陈贞仪拿起湿布巾蒙住她的脸,笑骂:“你自己不知羞,别带上我和你爹。”

洗漱完毕,李菟奚说起正事:“娘,我想带观妙和闻慧进宫。”

陈贞仪点头:“观妙懂医善烹饪,闻慧精通术数绣工,只是名字都过于老成了,要改吗?”

李菟奚呲牙道:“我没有随便改人名字的爱好。”

陈贞仪无奈摇头,李菟奚幼年体弱,到了寒冷季节总是咳嗽,当时还在世的公公便做主用药名压下,谁能料到如今竟有皇帝赐名这桩事。

收拾齐整,李菟奚母女二人一起去金英堂请安。

“快过来,看祖母给你准备了什么?”

李菟奚还没蹲下身,她的祖母荣国夫人裴氏,招手让她到身边去,示意侍女打开两个紫檀木箱。

银锭,金珠,映得人眼花。

“皇后不喜处理宫事,如今娴贵妃协理后宫,大兴节俭之风。

你别犯傻,迎合她们朱家人,委屈了自己。

世人多以衣观人,世家大族就应该有世家大族的气度。”

荣国夫人拉着她的手,低声详细嘱咐,“进了宫,离朱家人和皇帝远一点。

当年先帝妥协不立清河王为太子,一是因为清河王太年幼,二是看重朱家外戚不成气候。

但看太后近年来的动作,明显不甘心。

德贤二妃看不清形势,苗家和甘家这两门新贵,迟早为朱家和皇帝垫脚。”

“皇帝亲政时间短,既想拉拢朝臣又想立威,不会给新进秀女高位。

但有德贤二妃和端妃在前,我们这些入选的人家凭什么要受这个气?

你安心等着,用不了多久,太后自会教导皇上大局为重,你想要一宫主位,甚是容易。”

“进宫无须争宠,咱家男儿不像朱家,有像没有。

你只等他们在前朝立功,给你抬上高位就好,万事以保全自身为先。

不要被花言巧语欺骗,对皇上动情。

记住了吗?”

李菟奚小鸡啄米般乖巧点头,她虽然没看过原著,但看过玄凌和大胖橘的对比视频,怎么可能和绝世渣男谈情说爱。

又听祖母传授了一番识人用人经验,等大伯母到后,也送了她一大箱金珠,显然和祖母想到一起了。

大伯母杨氏笑道:“早知如此,我便准备两箱首饰了。”

荣国夫人又对李菟奚说道:“宫里规矩大,首饰衣物不必带太多,赏人送礼也不要送什么太特殊的物件,省得被人做手脚。”

几位长辈你一言我一语,事无巨细的交待,李菟奚一一记在心里。

在金英堂用过早膳,回到自己的独院,叫来观妙和闻慧,说了自己的打算,然后开始整理东西。

过了晌午,两位堂兄送了笔墨纸砚之类的东西。

自家大兄送了一箱子话本游记,还有几锭金子,却不敢见她,可能是怕太伤感,失了长兄威严。

二哥与老师游学蜀中,得知选秀消息己经往回赶,细算时间,恐怕有点来不及。

次日,国公府接到旨意,她获封从六品小仪,封号良,来的教引姑姑是太后身边的一品惠人梅诗,为人温柔可亲,看上去很好相处。

入选的五人,同位分只有她得了封号。

大概皇帝觉得,向来不赐封号的位分,破例给她赐了封号,己经是皇恩浩荡。

其余的西位秀女,正三品怀化大将军之女柳如湄,获封小仪;正三品御史大夫之女陆忆慈获封小仪;从三品国子监祭酒之女王幼仪获封贵人;正五品中书舍人之女史移薇获封瑜常在。

李菟奚得知后心道,漂亮!

姓名没一个和记忆里对上号的,估计这一批在甄嬛进宫前全军覆没。

仔细想想,朱宜修死了儿子发疯,玄凌死了爱人发癫,人死了一批又一批,妥妥地雌雄双煞。

想活命确实难度高。

几位小主的教引姑姑不是御前女官,就是太后的贴身侍女,幸亏人少,不然太后的贴身侍女可能不够用。

李菟奚不由感叹祖母的神机妙算,太后果然给皇上擦***了。

李家虽然不满皇帝的骚操作,但表面对教引姑姑梅诗很是客气。

梅诗旁敲侧击试探不出来李家人的想法,转头忽悠年纪还小的李菟奚,但李菟奚装傻充愣,让梅诗相信她是真的天真无邪。

离进宫还有七日时,李菟奚的二哥终于赶回来了。

但进门因为说了句“祖父比不上齐不迟,伯父和父亲不如苗都督、甘都督?”

,被祖母罚跪祠堂三日,来见李菟奚时,搬了三大箱东西,一瘸一拐的。

兄妹两个抱头痛哭,谁都劝不住。

好端端地正享受着,突然要加入甄嬛传大逃杀,李菟奚是真的委屈。

皇帝又是赐名,又是给低位,她二哥也是真的替她委屈。

大伯母杨氏和陈贞仪闻讯赶来,才把两人分开。

第二天,李菟奚的大伯父便上了请罪折子,玄凌自觉自己不太厚道,有点恼羞成怒,可还是要硬着头皮安抚李家。

“李家绝对是故意的,简首欺人太甚!”

退朝后,玄凌来到太后的颐宁宫大发雷霆。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