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章 随手写的愿望今早实现了
隔壁工位的李莉探过头,她桌上的奈儿香水味若有若无地飘过来,“我这边都快收尾了,要不要我‘帮’你看看?”
窗外霓虹灯闪烁,将电脑屏幕上密密麻麻的文字染上一层虚幻的光晕。
晚上九点半,写字楼里依旧灯火通明。
李莉把“帮”字咬得略重,带着一种居高临下的关切。
李莉本地人,家境优渥,上班对她来说更像是体验生活,身上的行头抵得上苏晓半年工资。
她工作能力平平,但最擅长把别人的功劳巧妙地说成是自己的“团队协作成果”。
“不用了,谢谢莉姐,马上就好。”
苏晓挤出一个微笑,手指在键盘上敲得更快了些。
她知道李莉所谓的“帮忙”意味着什么。
“那行吧,你抓紧哦。
对了,看我新买的镯子怎么样?
宝格的,我爸去国外出差给我带的。”
李莉看似随意地抬起手腕,***款手镯在灯光下折射出刺眼的光芒,“唉,就是觉得这个月都没干啥正事,有点不好意思收我爸的礼物。”
苏晓嘴角抽动了一下,努力维持着表情:“挺好看的。”
她还能说什么?
说她拼死拼活加班一个月,到手的工资可能都买不起那镯子上的一颗小钻?
苏晓揉了揉发涩的眼睛,感觉颈椎传来一阵僵硬的酸痛。
她深吸一口气,再次将注意力集中在眼前那份改了又改的活动方案上。
这是部门本月最重要的项目,经理明确表示,做得好的人年终考评会大大加分。
终于赶在十点前把最终版方案发到了经理邮箱。
苏晓疲惫地关掉电脑,脊椎像是生了锈一样。
走出办公楼,晚风带着一丝凉意吹散了她的困倦,但心里的那点憋闷却挥之不去。
她站在公交站牌下,看着眼前车水马龙。
这个城市繁华得令人目眩神迷,但这份繁华似乎永远与她隔着一层透明的玻璃。
她那么努力,从小镇考到重点中学,再到重点高中,拼尽全力才挤进这座大都市的一所普通大学。
她以为努力可以填补差距,但现实是,别人轻而易举拥有的资源、人脉、起点,她需要付出十倍百倍的努力去触碰,还往往够不着。
就像这次的项目,她知道李莉早就通过家里关系拿到了内部消息,方案方向抓得又准又轻松,而自己却需要熬夜查无数资料,摸索着前进。
手机震动了一下,是银行入账短信。
**银行您账户尾号8888于10月15日入账人民币4,200.00元,余额5,618.73元。
又一个月工资到账。
扣除房租2200,水电杂费300,寄给家里500,剩下的……她默默算了算,这个月同学结婚要随份子钱,又是一笔开销。
她叹了口气,指尖在屏幕上滑动,熟练地找到母亲的微信,转账500元。
几乎立刻,母亲的电话就打了过来。
“晓晓,发工资啦?
怎么又给妈转钱?
你自己够不够用?
大城市花销大,你别省着,家里挺好的……”母亲的声音带着欣喜和担忧。
“够的够的,妈,我这边挺好的,项目刚做完,经理还挺满意呢。”
苏晓努力让声音听起来轻快又元气满满,“你跟爸多吃点好的,别舍不得。”
“哎,好,好。
我闺女有出息了……就是太辛苦了,在外面别委屈自己……” 挂了电话,苏晓鼻尖有点发酸。
委屈吗?
有的。
但她从没怨过父母,他们己经给了她所能给的最好的一切。
要怨,大概只能怨这个世界太卷了,卷得她这样除了努力一无所有的人,喘不过气。
公交车摇摇晃晃,车厢里挤满了和她一样疲惫的归家人。
回到租住的老破小小区附近,己经快十一点了。
街边的店铺大多打了烊,只有便利店和几个小吃摊还亮着灯。
就在拐向小区入口的那条略显昏暗的小路上,苏晓看到了那个人。
一个中年妇女,蹲坐在路边的台阶上,低着头,面前放着一张纸板。
妇女穿着不算新但干净整洁,甚至比苏晓身上那件穿了三年的旧大衣看起来还要体面些。
纸板上用马克笔写着: “求助:好心人,钱包被偷,没钱买车票回家,求帮凑个路费,谢谢!”
典型的街头乞讨故事模板。
苏晓脚步顿了顿,心里下意识地升起警惕。
网上这类骗局曝光太多了,利用人们的善心谋利。
她捏紧了自己的帆布包,打算像往常一样低头快步走过。
她的善心,早在一次次“李莉们”的对比和生活的重压下,变得有些麻木和谨慎了。
就在与她擦肩而过的瞬间,那妇女抬起了头。
没有预想中的哀苦凄惶,那妇女的目光很平静,甚至带着一种奇异的温和,让苏晓莫名想起了老家母亲看她时的眼神——带着点怜惜,又有着看透世事的通透。
那眼神让苏晓心里莫名一软,警惕心忽然就松懈了。
她看着妇女梳理得整齐的头发和干净的衣服,心想这位阿姨或许真的只是遇到了难处。
谁还没有个落难的时候呢?
她忽然想到远在老家的母亲,万一有一天,妈妈在外面遇到困难,是不是也会这样无助地蹲在路边,希望有人能伸出援手?
这个念头像一根细针,轻轻刺痛了苏晓的心。
鬼使神差地,苏晓的脚步停住了。
她折返回来,从钱包里抽出两张红钞——那是她原本计划明天给自己买件新毛衣的钱。
她弯腰将钱轻轻放在妇女面前的纸板上。
“阿姨,早点回家吧。”
她轻声说,语气里带着真诚的关切。
妇女看着那两百块钱,愣了一下,似乎有些意外这个看起来比自己更窘迫的姑娘会给出这么多。
她抬起头,目光在苏晓脸上停留了片刻,那眼神更加柔和了,带着一种说不清的欣慰。
“姑娘,”妇女开口,声音温和而沉稳,“你心肠真好,会有福报的。”
苏晓笑了笑:“没什么,谁还没有个难处。
我妈妈和您年纪差不多,我就想着要是她在外遇到困难,也能有人帮一把。”
妇女闻言,眼神微微一动,似乎被这句话触动了。
她仔细地端详着苏晓,目光里多了几分深意。
“好孩子,”她轻声说,然后在身旁那个看起来普通的布包里摸索着,掏出一个蓝色封面的笔记本,“这个......送给你。
算是我的一点心意。”
苏晓连忙摆手:“不用不用,阿姨,您留着钱买车票吧。”
她心里更加确定这位阿姨是个好人,都这种时候了还想着回礼。
妇女却执意将笔记本塞进苏晓手中:“收下吧,姑娘。
这不是什么值钱东西,但或许对你有用。”
她的手指在触碰到苏晓手心的瞬间,苏晓感到一股奇异的暖流从接触点蔓延开来,转瞬即逝。
“记住,心里怎么想,就怎么写。
写下了,就是你的了。”
妇女的声音仿佛带着某种回响,在寂静的夜空中轻轻震荡。
苏晓推辞不过,只好收下。
触手之处,笔记本的封皮质感意外的好,虽然看起来朴素,但摸起来很舒服。
“谢谢阿姨,”苏晓真诚地说,“您快去买票回家吧,家人该担心了。”
妇女点点头,冲她露出一个温暖的笑容,然后利落地收起纸板,背起布包,朝着与苏晓回家相反的方向走去。
她的步伐轻快得不似这个年纪的人,很快消失在夜色中,仿佛从未出现过。
苏晓站在原地,手里握着那本笔记本,心里暖暖的。
虽然花了二百块钱,但帮助了一个可能需要帮助的人,这种感觉很好。
她小心地把笔记本收进帆布包,想着明天可以拿来记工作笔记。
回到狭小的出租屋,苏晓洗漱完毕,躺在床上却一时没了睡意。
她拿出那本蓝色笔记本,借着床头灯仔细端详。
笔记本看起来很普通,封面是深蓝色的软皮,没有任何花纹或字样,边角有些磨损,但整体很整洁。
她随手从床头柜拿起一支笔,想着刚才发生的这件事,于是她半开玩笑般地在新本子的第一页写下:希望明天早上,能吃上路口那家热腾腾、加两个蛋和里脊肉的豪华版煎饼果子,不用排队。
写完她自己都笑了,摇摇头把笔记本放在床头柜上,关灯睡觉。
这一夜她睡得很踏实,甚至还梦到了妈妈温暖的笑容。
第二天早上,她是被闹钟吵醒的。
挣扎着爬起来,睡眠惺忪地洗漱换衣,像往常一样匆匆出门,准备去赶公交。
路过小区门口那家永远排长队的煎饼果子摊时,她习惯性地看了一眼队伍——果然,还是那么长。
她叹了口气,决定放弃,去便利店买个包子凑合一下。
正当她准备快步走过时,煎饼摊的老板娘,一个平时总是忙得头也抬不起来的大姐,忽然抬头看见了她,居然主动大声招呼:“哎!
姑娘!
你的煎饼好了!”
苏晓愣住了,疑惑地停下脚步。
只见老板娘手脚麻利地打包好一个纸袋,首接塞到她手里:“加两个蛋和里脊肉的,对吧?
拿好了!”
“啊?
我......我没点啊......”苏晓彻底懵了。
老板娘皱起眉头,语气坚定地说:“怎么没点?
就是你刚刚点的啊,钱都付过了!
快点拿着,后面还那么多人等着呢!”
苏晓下意识地接过煎饼,茫然地看向身后长长的队伍,那些排队的人似乎都默认了这个事实,没有人提出异议,仿佛她真的刚刚点过单付过钱。
她迷迷糊糊地拿着煎饼走到一边,热乎乎的触感从指尖传来,提醒她这不是幻觉。
她突然想起昨晚自己在那本蓝色笔记本上写下的那行字:希望明天早上,能吃上路口那家热腾腾、加两个蛋和里脊肉的豪华版煎饼果子,不用排队。
难以置信和兴奋猛地窜上她的脊背。
她下意识地摸了摸帆布包,那本蓝色笔记本,正安静地躺在里面。
这......怎么可能?!
就在这时,她的手机震动了一下,是一条新短信:未知号码:善良是跨越次元的通行证。
你的心意己被感知,这是来自另一个世界的谢礼。
善用它,但切记:能力越大,责任越大。
苏晓盯着手机屏幕。
跨越次元?
另一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