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骸危机:乾坤号档案

星骸危机:乾坤号档案

作者: 阿里不是

悬疑惊悚连载

《星骸危机:乾坤号档案》内容精“阿里不是”写作功底很厉很多故事情节充满惊陈铭林峰更是拥有超高的人总之这是一本很棒的作《星骸危机:乾坤号档案》内容概括:2075 人类深空探索迈入新纪中国 “星途三号” 科研团在 “奥尔蓝 - 3” 星球意外发现坠毁的外星战带回两枚具备初级意识的 “星茧体”,也揭开了地外文明 “泽洛斯” 的神秘面为破解外星技术、守护人类探索中国启动 “乾坤计划”,秘密研发融合外星科技的宇宙战却因内鬼泄引发全球星际军备竞赛中国率先建成 “乾坤级” 战舰并部署科研基地美国为首的势力在星球另一端发现 “泽洛斯” 运输急于追赶的美军强行破除冷冻仓释放出用于星际作战的 “噬脑虫”—— 被寄生的人员伪装如随战舰返回地悄然开启潜伏危而中国生物学家苏芮通过 “星茧体” 的异常反敏锐察觉未知威胁正在逼近深空遗迹的探索到大国技术暗从温和外星生命体的研究到致命寄生生物的扩人类在宇宙文明的试探究竟该以敬畏前还是为利益冒险?乾坤号的科研团将成为守护地球的第一道防

2025-09-19 02:19:47
2075 年 3 月 12 日凌晨 4 时,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戈壁滩还浸在墨色里,唯有发射塔架区域亮如白昼。

淡青色的氙气灯将 “星涂 1 号” 探测舰的轮廓照得纤毫毕现 —— 这艘舰长 180 米的深空探测舰,舰体表层覆盖着中国自主研发的 “玄武” 纳米涂层,在灯光下泛着类似深海磷光的冷冽光泽,涂层下交错的能量管道偶尔闪过淡蓝色脉冲,像沉睡巨兽的血脉在缓缓流动。

发射指挥中心的玻璃幕墙后,舰长林峰正站在战术沙盘前,指尖划过 “星涂 1 号” 的三维投影。

他身着深蓝色航天服,肩章上的银色星徽在荧光灯下格外醒目,左胸口袋里揣着一张泛黄的照片 —— 那是十年前他作为空军试飞员,驾驶歼 - 41 完成超音速巡航测试后与机组的合影。

“还有两小时发射,各系统最后校准。”

他的声音通过通讯器传到每个岗位,语气平稳得像是在播报天气,只有紧攥沙盘边缘的指节微微泛白,泄露了他内心的郑重。

生物实验室里,苏芮正跪在生物隔离舱前,额前的碎发被额温仪的热气熏得微湿。

她戴着双层无菌手套,指尖在舱体控制面板上快速滑动,屏幕上跳动着一串低温参数:“舱内温度 - 15.3℃,湿度 42%,氧气浓度 19.8%,备用能源模块续航 72 小时 18 分钟。”

她身旁的助手小周递过一支装有荧光试剂的注射器:“苏姐,最后一次生物兼容性测试,用模拟星尘样本?”

苏芮点头,接过注射器注入隔离舱的循环系统,目光紧盯着监测屏上的荧光扩散轨迹:“慢着,第三组过滤膜的通透性好像有点问题。”

她俯下身,鼻尖几乎贴在舱体玻璃上,看着荧光剂在过滤膜处形成微弱的滞留带,“把备用过滤膜换上,这种未知环境下,任何微小的污染都可能毁掉整个样本。”

小周一边拆卸旧过滤膜,一边忍不住问:“苏姐,你说这次真能在月球找到外星生物吗?

我昨天看资料,说人类登月五十多年都没发现过……” 苏芮抬手打断她,指尖点了点隔离舱内的培养皿:“月球背面的南极 - 艾特肯盆地,存在 40 亿年前的撞击坑,那里的永久阴影区可能保存着太阳系形成初期的物质,甚至……” 她顿了顿,声音放轻,“可能有来自地外的‘访客’留下的痕迹。

我们不能用‘没发现’来定义‘不存在’,科学需要的是谨慎,不是武断。”

天体物理实验室里,陈铭正抱着一台半人高的 “天枢 -Ⅲ” 便携式探测仪,反复校准频率旋钮。

探测仪的屏幕上,月球的三维模型正缓慢旋转,南极 - 艾特肯盆地被标注成醒目的红色区域。

“老陈,别跟那台机器较劲了,早饭还没吃呢。”

副舰长赵鹏端着两份盒饭走进来,把其中一份放在陈铭手边,“林舰长刚说,发射前要开最后一次任务部署会,让你准备好探测方案的汇报。”

陈铭头也没抬,眼睛盯着屏幕上跳动的频谱曲线:“你看这个,昨天地面观测站传来的月球背面电磁信号,在 2.3 赫兹频段有持续的异常波动,不是太阳风干扰,也不是陨石撞击产生的脉冲,更像是……” 他突然停下,手指在屏幕上圈出一个波动峰值,“像是某种机械运转时的谐振信号。”

赵鹏凑过去看了一眼,皱眉道:“会不会是设备故障?

毕竟地月距离 38 万公里,信号传输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干扰。”

陈铭摇头,从抽屉里拿出一叠打印纸,上面是密密麻麻的信号对比图:“我对比了过去五年的月球观测数据,只有最近半个月才出现这种波动,而且频率越来越稳定。

如果是故障,不可能这么有规律。”

早上 7 时 30 分,任务部署会在指挥中心的会议室召开。

林峰站在主位,身后的大屏幕上显示着 “星涂 1 号” 的任务流程:3 月 12 日 10 时发射,3 月 15 日抵达月球轨道,3 月 16 日着陆虹湾区域,3 月 17 日至 22 日开展表面勘探,3 月 23 日返程。

“这次任务有三个核心目标:第一,采集月球背面的土壤和岩石样本,重点分析南极 - 艾特肯盆地的地质结构;第二,检测月球背面的电磁环境,验证陈铭发现的异常信号来源;第三,”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在场的 28 名团队成员,“如果发现任何疑似地外文明的痕迹,立即启动‘火种’预案,优先确保人员安全和样本完整性,禁止擅自接触未知物质。”

苏芮举手,声音清晰:“林舰长,关于生物样本的处理流程,我需要补充两点:一是所有外星疑似样本必须在三级生物隔离环境下处理,二是如果发现活性样本,需立即启动低温休眠程序,避免其适应地球环境后产生不可控变异。”

林峰点头:“准了,生物安全方面,你有最终决策权。”

陈铭接着汇报:“‘天枢 -Ⅲ’探测仪己校准至 2.3 赫兹频段,着陆后我会带领勘探组先对异常信号区域进行初步测绘,确定信号源的精确坐标后,再决定是否深入探测。

考虑到月球背面的通讯延迟,我申请携带两台中继通讯器,确保与舰体的实时联络。”

会议结束时,己是早上 9 时。

林峰走到舷梯旁,看着队员们陆续登上 “星涂 1 号”。

苏芮抱着一个银色的生物样本箱走在最后,路过林峰身边时,他轻声问:“紧张吗?”

苏芮笑了笑,抬手理了理航天服的领口:“有点,但更多的是期待。

你呢?

林舰长,第一次指挥深空探测任务。”

林峰望向远处的发射塔架,阳光正从戈壁滩的地平线上升起,给 “星涂 1 号” 的舰体镀上一层金边:“十年前试飞歼 - 41 时,我以为那是最危险的任务,首到今天才知道,探索未知比挑战极限更需要勇气。”

9 时 50 分,发射进入倒计时。

林峰站在舰桥指挥位,面前的全息控制台亮起,显示出各系统的状态:“动力系统正常,能源储备 98%,生命维持系统正常,通讯系统正常……” 地面控制中心的声音通过通讯器传来:“星涂 1 号,这里是酒泉指控中心,倒计时 10 分钟,准备点火程序。”

苏芮在生物实验室里,最后一次检查隔离舱的密封情况。

小周紧张地握着双手:“苏姐,你说我们这次能成功吗?”

苏芮抚摸着隔离舱的玻璃,目光温柔:“不管结果如何,我们走的每一步,都是人类探索宇宙的新一步。”

陈铭则在观测舱里,调试着 “天枢 -Ⅲ” 探测仪的镜头,对准月球的方向。

屏幕上,月球的轮廓越来越清晰,南极 - 艾特肯盆地的阴影区像一块黑色的绸缎,静静铺在月面上。

“倒计时 10 秒!

10,9,8……点火!”

随着地面控制中心的指令,“星涂 1 号” 的尾部喷射出淡蓝色的离子火焰,火焰温度高达 12000℃,在发射台底部形成一片灼热的气浪,将周围的戈壁沙粒瞬间熔化成玻璃状物质。

探测舰缓缓升空,舰体在推力作用下微微震颤,随后加速上升,穿过大气层时,舷窗外的天空从湛蓝逐渐变成墨黑,星星开始在黑暗中闪烁。

舰桥里,林峰看着控制台上报出的高度数据:“高度 50 公里,速度 3 马赫,突破音障成功…… 高度 100 公里,进入卡门线,脱离大气层。”

他抬手按下通讯器:“各舱室报告状态。”

“生物实验室正常,隔离舱参数稳定。”

“天体物理实验室正常,探测仪工作正常。”

“动力系统正常,离子引擎推力稳定。”

林峰长出一口气,靠在指挥椅上,看向舷窗外的地球。

那颗蓝色的星球正缓缓转动,云层在表面形成白色的纹路,像是母亲温柔的怀抱。

他摸出口袋里的照片,指尖轻轻拂过照片上的机组人员,轻声说:“我们出发了,去更远的地方。”

此时,远在华盛顿的美国太空司令部,少将约翰・威尔逊正站在监控屏前,看着 “星涂 1 号” 的飞行轨迹数据。

他身旁的参谋递过一份报告:“少将,中国这次‘星途计划’的公开目标是月球资源勘探,但我们的情报显示,他们可能在寻找外星文明遗迹。”

约翰冷笑一声,手指在屏幕上划过 “星涂 1 号” 的参数:“不管他们找什么,美国都不能落后。

通知马克・施密特,让他密切关注中国的后续动作,必要时……” 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狠厉,“不惜一切代价获取他们的研究数据。”

相关推荐
  • 山庄凶杀案事件
  • 柳软桃花浅什么意思
  • 活在阳光下长在春风里
  • 重生神探追凶录短剧
  • 香软桃花
  • 中国最后一位道士
  • 嘘请按规则行事听到声音别回头小说
  • 软陶花手链编织教程
  • 怎么做一个道士
  • 嘘别回头她在你身后
  • 活在阳光下沐浴在春风里
  • 活在阳光下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