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的沪市,秋老虎还没褪去余威,午后的阳光透过梧桐树叶,在大学城的柏油路上洒下斑驳的光影。复旦大学社会学系大三的林砚,正抱着一摞刚从图书馆借来的专业书,快步走向宿舍楼下的快递柜。他穿着洗得发白的浅蓝色衬衫,黑框眼镜后的眼睛总带着几分温和的疏离,走路时习惯性低着头,避开人群的目光——这副模样,让室友们总调侃他是“把‘社恐’刻进DNA的学霸”。
“林砚!等等!”身后传来清脆的喊声,林砚停下脚步,回头看见同班的张琪琪气喘吁吁地跑过来,手里挥着一张橙色的社团活动通知,“户外探险社的‘自然探索周’,下周末去青龙山露营,你报不报名?咱们系就你没填申请表了!”
林砚推了推眼镜,有些犹豫。他对露营这类需要和十几人同吃同住的活动向来没什么兴趣,比起在野外扎帐篷,他更愿意待在图书馆,对着社会学理论书啃一下午。但张琪琪接下来的话让他动了心:“这次活动有公益环节,要给青龙山附近的留守儿童送课外书,社团缺个负责登记物资的人,你细心,最合适了!”
“公益”两个字像是触动了林砚心里的某个开关。他想起上学期,自己匿名用攒了半年的奖学金,帮班里家境困难的同学凑齐了一套价格不菲的专业教材,看着那位同学拿到书时惊喜的表情,他心里有种说不出的踏实。这种不用抛头露面,却能实实在在帮到人的事,正是他喜欢的。
“好,我去。”林砚点点头,接过张琪琪递来的申请表,认真地写下自己的名字。
张琪琪眼睛一亮,拍了下他的肩膀:“就知道你会答应!咱们社团这次找了辆大巴,周六早上八点在校门口***,记得带帐篷和睡袋,山里晚上凉!”说完,又风风火火地跑去通知下一个同学了。
林砚看着手里的申请表,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青龙山”三个字。他打开手机搜了搜,青龙山在沪市郊区,不算险峻,以植被茂密著称,是不少学校社团组织户外活动的首选地。他没多想,只在购物软件上买了最基础的露营装备,心里盘算着要趁这次机会,多给孩子们带几本适合他们的童话书。
转眼到了周六,天刚亮,林砚就背着装满露营装备和课外书的背包,来到了学校门口。户外探险社的二十多个人已经到得差不多了,大家说说笑笑,气氛热闹。社长是个性格爽朗的男生,看到林砚,热情地走过来:“林砚,终于把你盼来了!这次物资登记就靠你了,咱们争取让孩子们都能拿到喜欢的书!”
林砚点点头,从背包里拿出提前准备好的登记本:“我列了个书单,按年级分了类,到时候让孩子们自己选就行。”
社长看着他手里字迹工整的书单,忍不住夸了句:“学霸就是不一样,做事这么细致!”周围几个同学也跟着附和,林砚有些不好意思地低下头,把登记本塞回背包里。
大巴车准时出发,沿着城郊公路向青龙山驶去。车上的同学们大多是第一次参加露营,兴奋地讨论着晚上要篝火晚会、要讲故事,只有林砚靠在窗边,看着窗外不断倒退的风景,安静地翻着一本社会学专著。室友王浩坐在他旁边,见他这副样子,忍不住调侃:“林砚,你就不能放松点?出来玩还看书,小心被山里的‘小精灵’嫌弃太闷!”
林砚合上书,推了推眼镜:“看看书,时间过得快。”
王浩是个话痨,见林砚接话,立刻打开了话匣子:“你说这青龙山,真有传说里那么多野生动物吗?我昨天刷视频,看到有人在这里拍到过野兔,还有人说见过小松鼠偷游客的零食,想想还挺有意思的!”
林砚没怎么搭话,却默默记下了王浩说的“小松鼠”——他小时候在乡下奶奶家住过,最喜欢看院子里的松鼠蹦来蹦去,毛茸茸的尾巴像一把小伞,特别可爱。或许这次在青龙山,真能看到呢?
两个多小时后,大巴车抵达青龙山脚下的露营基地。基地里已经搭好了几顶临时帐篷,负责人笑着迎上来:“同学们来得正好,今天天气好,适合爬山,晚上也不会下雨,篝火晚会可以顺利举行!”
大家跟着负责人来到指定的露营区域,开始分工搭帐篷。林砚虽然平时很少做体力活,但动手能力不差,看着说明书,很快就把自己的小帐篷搭好了。王浩却对着一堆帐篷零件犯了难,捣鼓了半天,帐篷杆还是歪歪扭扭的,最后只能求助林砚:“林砚,救个急!再折腾下去,我的帐篷就要变成‘艺术品’了!”
林砚走过去,只用了十分钟,就帮王浩把帐篷搭得整整齐齐。王浩拍着他的肩膀,一脸佩服:“你这手绝活,不去当露营教练可惜了!”林砚笑了笑,没说话,转身去帮其他同学整理物资。
下午,社团按计划分成两组,一组去附近的留守儿童学校送课外书,另一组留在基地准备晚上的篝火晚会。林砚自然分到了送书的一组,跟着社长一起,扛着装满图书的箱子,走进了山脚下的一所破旧小学。
学校只有两栋矮矮的平房,教室里的桌椅都有些陈旧,但孩子们的眼睛却亮得像星星。看到林砚他们扛着书进来,几十个孩子立刻围了上来,叽叽喳喳地问:“哥哥,这些书是给我们的吗?”“有童话故事吗?我想看《小王子》!”
林砚蹲下身,笑着把登记本递给孩子们:“大家按年级排队,选自己喜欢的书,记得在本子上写下名字哦。”他的声音温和,动作耐心,孩子们很快就排好了队,一个个仰着小脸,认真地挑选着图书。
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怯生生地走到林砚面前,指着一本《昆虫记》小声问:“哥哥,这本书很难吗?我想送给爸爸,他是养蜂人,经常在山里找蜜蜂。”
林砚摸了摸她的头,翻开书,指着里面的插图说:“不难哦,这里有很多蜜蜂的图片,还有它们采蜜的故事,你爸爸肯定会喜欢的。”小女孩眼睛一亮,开心地接过书,在登记本上一笔一划地写下自己的名字“妞妞”。
看着孩子们拿到书时满足的笑容,林砚心里暖暖的。他想起自己小时候,也是这样渴望得到一本新书,那种拆开书时闻到的油墨香,能让他开心好几天。或许,这就是公益的意义吧——用一点点微小的付出,给别人带来长久的快乐。
送完书回到露营基地时,天色已经渐渐暗了下来。篝火晚会已经准备得差不多了,一堆木柴堆在空地上,旁边摆着零食和饮料。同学们围坐在一起,唱歌、做游戏,笑声传遍了整个山谷。林砚坐在角落,看着眼前热闹的场景,虽然没怎么参与,却也觉得心情放松了不少。
王浩拿着两罐可乐走过来,递给林砚一罐:“别总坐着啊,来,喝口可乐,一会儿还有抽奖环节,据说有露营灯当奖品!”林砚接过可乐,拉开拉环,冰凉的液体滑入喉咙,带着淡淡的甜味。
就在这时,负责看管露营装备的同学突然喊了一声:“哎呀,我的充电宝不见了!下午还在帐篷里,现在怎么找不到了?”大家纷纷帮忙寻找,却翻遍了所有帐篷,都没看到充电宝的影子。那同学急得直跺脚:“这充电宝是我刚买的,要是丢了,我爸妈肯定要骂我了!”
林砚看着他焦急的样子,想起下午送书时,好像看到他把充电宝放在了帐篷外的桌子上,或许是被风吹到了别处,又或者是滚到了附近的草丛里。他站起身,对那同学说:“我去山腰那边找找吧,下午路过的时候,看到那边有片草丛,说不定掉在那里了。”
那同学感激地说:“太谢谢你了!山腰有点黑,你拿个手电筒,小心点!”林砚接过手电筒,打开开关,一道光柱刺破夜色,照亮了通往山腰的小路。
王浩想跟着一起去,却被林砚拦住了:“不用了,我很快就回来,你们继续玩。”说完,他背着一个小背包,拿着手电筒,转身向山腰走去。
通往山腰的路不算难走,只是夜晚的山里格外安静,只有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还有偶尔传来的几声虫鸣。林砚打开手电筒,仔细地照着路边的草丛,一步一步地往前走。他走得很认真,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心里想着:一定要尽快找到充电宝,别让那个同学太着急。
走了大约半个小时,已经快到山腰了,周围的树木越来越茂密,光线也越来越暗。林砚正低头在草丛里寻找,突然,一道刺眼的绿光划破夜空,从头顶呼啸而过!他下意识地抬头,只见那道绿光拖着长长的尾巴,像一颗流星,坠落在前方百米外的山谷里。
“那是什么?”林砚愣住了。他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看到这么奇怪的光,既不像流星,也不像烟花,那绿色的光芒带着一种诡异的美感,让人忍不住想靠近看看。
好奇心驱使着林砚,他关掉手电筒,朝着绿光坠落的方向走去。越往前走,周围的空气似乎变得越来越暖,隐约还能闻到一股淡淡的、像是某种植物开花的清香。当他走到距离绿光坠落点还有几十米的地方时,突然看到地面上有一块篮球大小的石头,正散发着淡淡的蓝色光晕。
那就是刚才坠落的“流星”吗?林砚心里嘀咕着。他小心翼翼地靠近,发现那块石头的表面坑坑洼洼,像是陨石的样子,蓝色的光晕从石头内部散发出来,在夜色中显得格外神秘。他伸出手,想要摸一摸这块奇怪的石头,看看它到底是什么材质。
就在他的指尖快要碰到石头的瞬间,石头突然释放出一股强烈的脉冲!林砚只觉得一股温暖的电流瞬间传遍全身,像是被人用温水包裹住一样,舒服得让他忍不住闭上了眼睛。但下一秒,一股更强烈的力量突然袭来,他感觉自己的大脑像是被什么东西狠狠撞击了一下,眼前一黑,失去了意识,直直地倒在了地上。
不知过了多久,林砚渐渐醒了过来。他躺在草丛里,头痛欲裂,像是宿醉后的感觉。他挣扎着坐起身,发现天还是黑的,周围的一切都和之前一样,只有风吹树叶的声音。他下意识地看向刚才陨石坠落的地方,却发现那块散发着蓝光的石头已经不见了,地上只留下一个浅浅的坑,像是从未有过的痕迹。
“难道是我眼花了?”林砚揉了揉太阳穴,心里有些疑惑。他低头看了看自己的手,没有任何伤口,身上也没有不舒服的地方,除了头痛,好像刚才的一切都是一场梦。
他站起身,拍了拍身上的灰尘,突然想起自己是来寻找充电宝的。他打开手电筒,继续在草丛里寻找,没过多久,就在一棵大树下找到了那个丢失的充电宝——它果然是被风吹到了这里,静静地躺在一片落叶上。
“找到了!”林砚松了口气,拿起充电宝,转身向露营基地走去。回去的路上,他总觉得有些不对劲,具体是哪里不对劲,却又说不上来。只是感觉自己的大脑异常清晰,就连远处林间松鼠啃松果的“咔嚓”声,都能听得一清二楚,仿佛自己的听力突然变得超级好。
回到露营基地时,篝火晚会还没结束。那个丢失充电宝的同学看到林砚回来,立刻跑过来:“找到没?”林砚把充电宝递给她,笑着说:“找到了,在山腰的大树下,以后记得把东西放好。”那同学连连道谢,兴奋地跑回了人群中。
林砚坐在角落,喝了口水,试图缓解头痛。王浩凑过来,好奇地问:“你刚才在山腰,有没有看到什么奇怪的东西?我刚才好像看到一道绿光从天上掉下来,还以为是 UFO 呢!”
林砚心里一动,难道刚才的陨石不是他的幻觉?他看着王浩,试探着问:“你也看到了?那绿光是什么?”王浩摆摆手:“不知道啊,就闪了一下,很快就没了,可能是飞机上的灯吧。”
林砚没再多说,心里却泛起了嘀咕。他总觉得,刚才那块神秘的陨石,还有那股奇怪的脉冲,一定发生了什么不寻常的事。
第二天早上,社团活动结束,大家收拾好装备,坐上大巴车返回学校。林砚坐在窗边,看着窗外的风景,却没什么心思看书。他总觉得自己的身体有些异样,不仅听力变好了,就连视力也好像比以前清晰了——隔着大巴车的窗户,他能清楚地看到路边广告牌上最小号的字,这在以前是绝对做不到的。
回到宿舍后,林砚把露营装备收拾好,坐在书桌前,想要继续看昨天没看完的社会学专著。他刚把书放在桌上,一阵风吹过,书页被吹得翻了起来,最后停在了中间一页,书的一角还不小心滑到了桌角,眼看就要掉在地上。
“别掉!”林砚下意识地在心里默念了一句,同时伸出手,想要去扶书。但就在这时,奇怪的事情发生了——那本原本快要掉下去的书,竟然在空中悬停了几秒钟,然后慢慢地、稳稳地落回了桌面上!
林砚瞪大了眼睛,以为自己看错了。他揉了揉眼睛,把书再次推到桌角,看着它又一次快要滑落,然后在心里默念:“停住!”
这一次,书又一次悬停在了空中!
林砚的心跳瞬间加速,他伸出手,小心翼翼地碰了碰那本书,书立刻失去了力量,掉在了桌子上。他盯着自己的手,又看了看那本书,脑子里一片混乱:“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难道是我的错觉?”
为了验证自己的想法,林砚从抽屉里拿出一个苹果,放在桌子边缘,然后集中精神,盯着苹果,在心里默念:“动!”
几秒钟后,那个苹果竟然真的微微动了一下,朝着桌子中间滚了几厘米!
“真的……是真的!”林砚激动地站起身,又惊又喜,还有一丝难以言喻的恐惧。他不知道自己身上发生了什么,难道是昨天晚上被那块神秘的陨石辐射了?所以才获得了这种奇怪的能力?
就在这时,室友王浩推门进来,手里拿着刚买的零食,看到林砚站在桌子前,一脸呆滞的样子,忍不住调侃:“林砚,你怎么了?丢魂儿了?是不是昨晚在山里看到‘小精灵’了?”
林砚猛地回过神,赶紧把苹果放回抽屉里,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没……没什么,就是有点累了。”他不敢告诉王浩刚才发生的事,这种离奇的经历,说出来恐怕只会被当成疯子。
王浩没多想,把零食放在桌子上:“累了就歇会儿,晚上咱们去食堂吃顿好的,庆祝这次露营顺利结束!”说完,就拿着衣服去洗澡了。
林砚坐在椅子上,看着王浩走进卫生间,心里却翻江倒海。他伸出手,盯着桌子上的笔,在心里默念:“过来!”那支笔微微晃动了一下,却没有像苹果那样移动。他试了好几次,都没能成功,直到感觉大脑有些发胀,才停了下来。
“看来这种能力,也不是想用就能用的。”林砚喃喃自语。他靠在椅背上,闭上眼睛,试图回忆昨天晚上被陨石辐射的场景,却只记得那股温暖的电流,还有失去意识前的眩晕感。
就在他闭着眼睛思考的时候,突然,一股陌生的情绪涌入他的脑海——那是一种混合着焦虑、不安和恐惧的情绪,像是有人在他耳边不停念叨:“完了,这次高数肯定挂科了,要是被爸妈知道,肯定要被骂死……”
林砚猛地睁开眼睛,环顾四周,宿舍里只有他一个人,王浩还在洗澡。这情绪是谁的?难道是……王浩的?
他站起身,走到卫生间门口,隐约能听到里面传来王浩哼歌的声音。但那股焦虑的情绪,却越来越清晰,甚至能“听”到王浩心里的想法:“早知道就不该逃课去打游戏,现在复习都来不及了,怎么办啊……”
林砚愣住了,他竟然能感知到王浩的情绪,甚至能“听到”他心里的想法?这种能力,也太神奇了吧!
就在这时,卫生间的门开了,王浩擦着头发走出来,看到林砚站在门口,吓了一跳:“你站在这里干嘛?想吓我啊?”
林砚看着王浩,试探着问:“你……是不是在担心高数考试?”
王浩的脸色瞬间变了,像是被人戳中了心事,惊讶地问:“你怎么知道?我没跟任何人说过啊!”
林砚心里咯噔一下,看来自己真的能感知到别人的情绪和想法了。他赶紧找了个借口:“猜的,上次听你说高数很难,就觉得你可能没把握。”
王浩松了口气,挠了挠头:“是啊,愁死我了,早知道就不逃课了。”说完,又开始抱怨起高数老师有多严格,考试有多难。
林砚一边听着,一边在心里盘算着:自己身上发生的这些变化,肯定和那块神秘的陨石有关。这种能移动物体、感知他人情绪的能力,到底是什么?是超能力吗?如果是,自己该怎么用这种能力?是像小说里的超级英雄一样,用它来行侠仗义,还是把它藏起来,像以前一样做个普通的大学生?
无数个问题在他脑海里盘旋,让他一夜无眠。窗外的天色渐渐亮了起来,新的一天开始了,但对于林砚来说,他的人生,已经因为那块神秘的陨石,彻底改变了方向。他看着窗外初升的太阳,心里暗暗下定决心:不管这种能力是什么,都不能用它来做坏事。如果有可能,或许可以像小时候憧憬的英雄那样,用它来帮助更多的人。
只是他不知道,这种看似神奇的能力,背后隐藏着怎样的风险,而他的“英雄之路”,又会充满怎样的挑战。此刻的他,还只是个刚刚觉醒能力的大学生,对未来的一切,都充满了未知和迷茫,但他的心里,却已经埋下了一颗名为“正义”的种子,只等着在合适的时机,生根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