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戳我直接看全本<<<<

1 长街初遇初春的柳絮飘飞在京城的长街上,丞相府后院,沈家千金沈清婉正趴在窗边,

看着外面的飞絮出神。“婉儿,又在发什么呆呢?”沈夫人轻步走进来,

将一件披风搭在女儿肩上,“虽说开春了,但天还凉,仔细冻着。”清婉转过头,

嫣然一笑:“娘,我在看柳絮呢,它们飞得多自在啊。

”沈夫人怜爱地抚摸着女儿的秀发:“你呀,都快十六了,还像个孩子似的。”她顿了顿,

语气温和却带着试探,“昨日兵部尚书夫人来访,说起她家二公子,年纪与你相仿,

才学品行都是极好的……”“娘——”清婉拖长了音调,撒娇地挽住母亲的手臂,

“女儿还想多陪您和爹爹几年呢,不急着嫁人。”“傻丫头,女儿家总是要出嫁的。

”沈夫人眼中满是宠溺,“你爹和两个哥哥把你宠坏了,但我们只盼你能找个好人家,

平安喜乐过一生。这深宫侯门,我们都不愿你去的。”清婉垂下眼帘,长睫如蝶翅般轻颤。

她心中早已住进一个人,一个在长街上扶起老妇,不畏权贵的俊朗青年。那是半年前的事了,

可她至今记得分明——那日她趁着母亲午歇,偷偷带着贴身丫鬟溜出了丞相府。十六年来,

她被保护得太好,难得有机会独自上街,看什么都觉得新鲜。“小姐,我们还是回去吧,

要是被夫人发现,奴婢可担待不起。”丫鬟玉簌紧张地四处张望。清婉却不以为意,

手中把玩着一支刚买的珠花:“怕什么,有本小姐在呢。你看这街市多热闹,整日闷在府里,

人都要发霉了。”主仆二人正说着,忽听前方一阵骚动。一匹骏马横冲直撞,

马上是个锦衣华服的公子哥,丝毫不顾及街上行人。“闪开!都闪开!”那公子挥着马鞭,

嚣张至极。就在这时,一位老妇人躲闪不及,被马撞倒在地,菜篮里的蔬菜撒了一地。

那公子不但不下马查看,反而骂道:“老不死的,挡了小爷的道,找死不成?”清婉见状,

正要上前理论,却见一个青衫男子抢先一步扶起老妇。“这位公子,京城长街,纵马伤人,

不但不道歉,反而出口伤人,未免太过分了。”男子声音清朗,不卑不亢。

那公子瞪眼:“你是什么东西,也配管小爷的事?”“在下不过一介书生,但道理面前,

人人说得。”青衫男子从容不迫,“天子脚下,王法所在,公子纵马行凶,若是闹到官府,

怕是不好看。”马上公子见书生不似寻常人家,面色一变,显然被说中了心事。

他悻悻地丢下一锭银子:“算小爷倒霉,赔你就是!”青衫男子拾起银子,

递给老妇:“老人家,拿去瞧大夫吧。”阳光正好洒在男子侧脸,

勾勒出他挺拔的鼻梁和坚定的下颌线。清婉怔怔地看着,只觉得心中有什么东西被触动了。

那男子似乎察觉到了她的目光,抬眼望来,四目相对的一刹那,清婉慌忙低下头,心跳如鼓。

等她再抬头时,那人已转身离去,青衫背影渐行渐远。“可打听出那是谁家的公子?

”回府后,清婉悄悄问玉簌。玉簌摇头:“街上人多,一转眼就不见了。不过看那气度,

想必不是寻常人家。”清婉心中怅然若失,那青衫男子的身影在她脑海中挥之不去。

2 宫宴重逢半月后,宫中设宴,丞相府自然在受邀之列。清婉本不喜这等场合,

但想到或许能再见到那青衫男子,便精心打扮了一番。一袭水蓝色衣裙,衬得她肤白如雪,

发间一支白玉簪,更添几分清雅。宴席上,她心不在焉地应付着各路贵妇千金的寒暄,

目光不时扫视全场,却始终不见那日思夜想的身影。“婉儿,来,给太后娘娘请安。

”沈夫人招呼女儿。清婉整了整衣裙,上前行礼。太后笑着打量她:“这就是沈丞相的千金?

果然名不虚传,好个标致的人儿。”正说着,忽听太监通传:“太子殿下到!

”清婉随众人起身相迎,抬头间却愣住了——那身着明黄太子服,英挺俊朗的男子,

不正是那日长街相遇的青衫书生吗?赵宸目光扫过众人,在清婉脸上微微停留,

似乎也认出了她,眼中闪过一丝惊讶。急忙低下头,心跳如雷。原来他竟是当朝太子!

宴席间,清婉忍不住偷偷望向他。只见他言谈举止从容大气,与那日的书生判若两人,

唯有那双明亮的眼睛,依旧如星辰般璀璨。恰逢此时,有藩国使臣提出对联助兴,

出了个难对的上联:“四方亭,亭四方,四方四方四四方。”席间文人面面相觑,

竟无人能对。清婉自幼饱读诗书,略一思索,便轻声对道:“万岁爷,爷万岁,

万岁万岁万万岁。”此对一出,满座皆惊。不仅对仗工整,更巧妙地将颂圣之意融入其中。

赵宸眼中闪过赞赏之色,举杯向清婉示意。清婉羞红了脸,举杯回敬,酒未入口,人已微醺。

3 心悦之人“婉儿?又想心事了?”沈夫人打断了她的思绪。清婉垂眸不语。

她何尝不知家人苦心,但心中那份情愫,又如何能轻易放下?这时,

沈丞相和两个儿子下朝回府。大哥明轩见妹妹神色黯然,关切地问道:“婉儿这是怎么了?

谁惹你不高兴了?”沈夫人道:“正说亲事呢,这孩子就是不乐意。

”二哥明远笑道:“妹妹不乐意就不嫁,咱们沈家还养不起一个闺女不成?

”沈丞相宠溺地看着女儿:“婉儿若有中意的人,只管告诉爹爹,只要家世清白,品行端正,

爹爹都会考虑。”清婉心中一动,轻声道:“女儿......确实有心上人了。

”四人顿时来了精神,齐声问道:“是谁?”清婉却摇头:“现在还不能说。总之,

女儿非他不嫁。”她不是不知道家人不愿她入宫。父亲身为丞相,

深知后宫艰险;母亲只盼她平安喜乐;两个哥哥更是把她捧在手心里呵护。

若是直言心属太子,家中不知要掀起怎样的波澜。沈夫人还要再问,

却被清婉以绣花花样为由搪塞过去。望着女儿明媚的侧脸,沈夫人心中既喜且忧。

喜的是女儿有了意中人,忧的是不知对方品性如何,能否给女儿幸福。而清婉心想,

待时机成熟,再向家人坦白对太子的情意。却不知,此刻的隐瞒,

竟为后来的误会埋下了伏笔。4 太子心动三日后,东宫书房内,

赵宸心不在焉地听着太傅讲学,脑海中却浮现出宫宴上那张清丽的面容。“殿下?殿下?

”太傅连唤几声,赵宸才回过神来。“太傅恕罪,学生走神了。”赵宸歉然道。

太傅摇头笑道:“殿下似有心事?不如今日就到此为止。”太傅离去后,

赵宸的伴读沈明远凑了过来:“殿下近日似乎心神不宁?”赵宸沉吟片刻,

忽然问道:“明远,令妹......可曾许了人家?”明远心中一惊,

面上却不动声色:“舍妹尚未许婚,不过......”他想起妹妹前日才说已有心上人,

便道:“她已有意中人了。”赵宸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失落,

随即笑道:“不知是哪家公子有此福气?”“这......臣也不甚清楚。”明远拱手道,

心中暗忖绝不能让太子对妹妹动心思。沈家不求荣华富贵,只愿清婉平安喜乐。深宫重重,

岂是妹妹这般单纯女子该去的地方?赵宸不再多问,心中却泛起淡淡惆怅。

多年前他也曾见过沈清婉一面,那时他和她都尚年幼,她在宫宴上即兴赋诗,才情惊四座。

她不仅才华横溢,更是妥妥的美人胚子。那日长街相遇,他就对那明眸皓齿的少女印象深刻。

宫宴上再见,才知她是丞相千金,不仅容貌出众,更有咏絮之才。本以为或许是天赐良缘,

却不料她早已心有所属。既如此,他贵为太子,自然不会强人所难。只是那份初萌的情愫,

只得深深埋藏心底。5 选秀风波时光荏苒,转眼两年过去。先帝驾崩,赵宸继位为帝,

国事繁忙,选秀之事一拖再拖。直到太后再三催促,新帝才下旨选秀。消息传出,京城哗然。

许多世家纷纷准备送女参选,唯独丞相府并无此打算。“我绝不让婉儿入宫!

”沈丞相斩钉截铁地说,“后宫那等地方,明争暗斗,危机四伏,婉儿那般单纯性子,

怎能适应?”清婉却目光坚定:“爹,娘,女儿愿意参选。”“胡说!

”大哥沈明轩拍案而起,“你可知宫中是何等地方?你这样的柔和性子,

进去只怕被啃得骨头都不剩!”清婉抬头,眼中有着不容动摇的决然:“哥哥,我意已决。

况且选秀女子众多,未必就能选中我。”她心中有着自己的打算。这两年来,

她无时无刻不在想着赵宸。如今他已是天子,选秀是必经之路。既然他注定要有三宫六院,

那为何不能有她一席之地?哪怕只是远远望着他,也胜过永远分离。她不敢想象,

自己如若嫁给他人妇,是何等悲伤。沈家众人拗不过清婉,只得让她参选。选秀那日,

清婉一袭淡青衣裙,略施粉黛,在姹紫嫣红的秀女中反而格外显眼。赵宸高坐堂上,

一眼就看到了她,不由蹙眉。沈清婉?她不是已有心上人了吗?为何会来参选?

莫非丞相也有攀龙附凤之心?想到这里,他心中莫名一阵失望。原本对沈清婉的欣赏,

顿时蒙上了一层阴影。太后却对清婉十分满意:“沈家女儿果然名不虚传,才貌双全,

举止得体,更有母仪之风。”赵宸淡淡道:“皇后之位关系国本,不宜轻率。儿臣以为,

可先立四妃,观察半年,再立后不迟。”太后虽觉不妥,但见皇帝坚持,也不再反对。最终,

清婉与其他三位秀女入选。赵宸封她为婉妃,居永和宫。

6 深宫冷遇永和宫虽为四妃宫殿之一,却地处偏僻,与皇帝所居的乾清宫相隔甚远。

自入选以来,沈清婉便如同被遗忘在这深宫一角,除了每日循例向太后请安,几乎无人问津。

入宫已满一月,同期入选的其他三位妃子皆已蒙召幸,唯有清婉未被临幸。宫中流言四起,

都说婉妃失宠,皇上不喜。这日清晨,清婉照例梳妆打扮,准备向太后请安。

大宫女玉簌为她挑选了一件鹅黄色宫装,衬得她肤白如雪。“娘娘今日定要打扮得漂亮些,

说不定皇上也会去太后宫中请安呢。”玉簌一边为清婉簪上珠花,一边说道。清婉淡淡一笑,

并不答话。她何尝不知,皇上若是有心见她,何必等到太后宫中?果然,到了慈宁宫,

只见德妃、淑妃、惠妃四妃早已到场,正围着太后说笑。见她进来,说笑声顿时小了许多,

三位妃子交换着意味深长的眼神。“婉妃给太后娘娘请安。”清婉恭敬行礼。

太后淡淡应了一声,便不再理会,转而与三位妃子继续说笑。清婉默默退到一旁,垂首静立。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