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过了万载岁月,光团相继碎裂,古神们踏着霞光诞生——居于昆仑山巅的伏羲,手持八卦图,眸中藏着天地运转的奥秘;立于九霄云端的昊天,身披金甲,周身环绕着威严的雷霆,统御天界秩序;驻守东海仙岛的东华,白衣胜雪,袖中藏着生生不息的生机,掌管万物生长;而在黄河之畔,女娲踏着莲步走出光团,她身姿温婉,指尖流转着柔和的灵气,眼中满是对这方天地的好奇与怜爱。
众古神初醒时,天地间仅有山川草木、飞禽走兽,虽有生机,却少了几分灵动。
伏羲望着苍茫大地,指尖八卦图转动,算出这方天地仍有缺憾:万物皆有族群繁衍,却无生灵能理解天地规则、传承文明。
昊天也颔首认同,他统御的天界虽有祥云缭绕,却无生灵供奉信仰,显得空旷寂寥。
东华轻抚仙岛上的灵草,轻声道:“万物生长皆有定数,唯有智慧生灵,方能让天地更有活力。”
此时,女娲正立于黄河边,望着水中自己的倒影,又看向岸边嬉戏的鸟兽,心中忽然涌起一股强烈的念头——她要创造一种生灵,让其拥有与古神相似的智慧,能首立行走,能开口言语,能感知天地间的喜怒哀乐。
打定主意后,女娲取来黄河之畔的五色石,将其研磨成细腻的石粉,又引来昆仑山上的灵泉,以自身先天灵气调和,揉成一团温润的泥团。
她坐在河畔,指尖轻捏,先塑出人的躯干,再勾勒出西肢,最后细细雕琢五官——眉如远山,眼含星河,鼻挺唇柔,竟与自己的模样有几分相似。
当第一具泥人落在地上时,泥人忽然睁开双眼,对着女娲跪拜行礼,口中发出“娘”的模糊音节。
女娲心中一暖,指尖再动,更多泥人从她手中诞生:有的身材高大,力大无穷;有的身形纤细,心灵手巧;有的目光锐利,善于观察;有的声音洪亮,善于沟通。
她将这些泥人分为两类,赋予不同的特征,让他们能够相互依存、繁衍后代。
可黄河之畔的泥土终究有限,女娲便取来一根柳枝,蘸取调和好的泥汁,向大地轻轻挥洒——柳枝所到之处,无数泥点落地生根,化作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他们或奔跑嬉戏,或围坐交谈,天地间第一次响起了人类的欢声笑语。
伏羲见女娲创造出如此灵动的生灵,便降下八卦智慧,教导人类分辨方位、记录时节,让他们知晓何时播种、何时收获;昊天则为人类划定秩序,教他们明辨善恶、尊老爱幼,避免族群陷入混乱;东华则将仙岛上的灵草种子洒向人间,教人类辨识草药、治疗伤病,让他们得以在险恶的自然中生存。
人类在古神的庇护下逐渐繁衍壮大,他们搭建茅屋遮风挡雨,开垦土地种植五谷,用兽皮缝制衣物,用石器捕猎野兽。
女娲时常漫步在人间,看着人类从懵懂无知到学会创造,眼中满是欣慰。
然而,就在人类族群日益兴旺时,东海之滨忽然传来异动——一股极寒的气息从深海中蔓延而出,冻结了大片海水。
东华前往探查,却在深海中发现了一块散发着混沌黑气的礁石,那黑气与当年钻入大地深处的气息如出一辙。
他试图驱散黑气,可黑气却像有生命般,顺着他的指尖钻入体内,若不是他及时斩断手臂,恐怕早己被黑气侵蚀。
东华带着伤回到昆仑,与众古神说起此事。
伏羲掐算八卦,眉头紧锁:“这黑气源自混沌,蕴含着颠覆规则的力量,若任其扩散,不仅人类会遭殃,就连我们这些古神,恐怕也难以抵挡。”
昊天握紧手中的雷霆权杖,沉声道:“我会派天界神兵驻守东海,严防黑气蔓延。
只是……这黑气似乎与当年神魔陨灭后的余孽有关,未来怕是还有更大的灾祸。”
女娲望着人间炊烟袅袅的村落,心中暗下决心:她创造了人类,便要守护他们周全。
哪怕未来真有灾祸降临,她也会拼尽全力,与众古神一同,为人类撑起一片安宁的天地。
而她未曾察觉,在她守护的人间大地深处,那缕当年钻入地底的混沌黑气,正随着人类的生机日益旺盛,悄悄苏醒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