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低垂,淮水之畔的夜色宛如一幅淡墨山水画,月光如水银般倾泻而下,
将静谧的河面染成一片银白。河水在月光的映照下,泛起层层粼粼的微光,
仿佛无数颗碎钻在水面上跳跃。远处的山峦在月色中若隐若现,仿佛披上了一层轻纱,
增添了几分神秘与宁静。在这片宁静的天地间,一座清幽的宅邸傍水而建,
隐匿于朦胧的月色之中,宛如仙境。宅邸的庭院宛如一处梦幻之境,
花草树木在月光的轻柔抚摸下,仿佛披上了一层薄如蝉翼的银纱。花香在夜风中弥漫,
与月色交织出一种如梦似幻的氛围。影影绰绰间,透着几分神秘,
仿佛隐藏着无数未被发现的秘密。宅内书房里,烛火摇曳不定,
那微弱的光芒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孤单。它映照着一个年轻书生专注的面庞——林羽霄。
他身着一袭月白色长衫,质地轻柔的布料随着他的动作微微飘动,更衬得他身姿挺拔,
气质儒雅非凡。他完全沉浸在手中的书卷里,仿佛与整个世界隔绝。
随着书中情节的跌宕起伏,他时而微微皱眉,似乎在为书中人物的命运担忧;时而轻轻点头,
像是对书中精妙的论述表示赞同。正当他沉浸在书中的世界时,突然,
一阵轻柔的吟诗声悠悠传来,恰似一缕空灵的风,打破了夜的寂静:“暮夜寒星映冷辉,
孤魂独守旧柴扉。”声音婉转低回,每一个字都像是从幽深的古井中传来,
带着无尽的哀伤与落寞。在这静谧得近乎窒息的夜里,吟诗声格外清晰,
直直地钻进林羽霄的耳中,揪紧了他的心弦。林羽霄猛地抬起头,手中的书不自觉地滑落,
“啪”的一声重重地掉落在地上。那声音在寂静中显得格外突兀和响亮。他迅速竖起耳朵,
仔细分辨,那如泣如诉的声音分明是女子的。他心中瞬间涌起无数疑惑:这般夜深人静,
万籁俱寂之时,究竟是谁在吟诗?这声音仿佛有一种无形的魔力,紧紧地揪住他的心,
让他无法释怀。他急忙起身,快步走到窗边,眼睛急切地在窗外的黑暗中探寻,
试图找到声音的来源。然而,窗外除了被月色笼罩着的庭院,
以及庭院尽头那片影影绰绰、透着神秘气息的荒林,什么也没有。他的目光在荒林上游移,
心中满是不解与好奇。那片荒林在月色下显得格外幽深,仿佛隐藏着无数不为人知的秘密。
第二日清晨,温暖的阳光透过窗户,轻柔地洒在林羽霄的脸上。他早早地起身,
心中的好奇如同熊熊燃烧的火焰,按捺不住。匆匆洗漱完毕后,
他便朝着吟诗声传来的荒林赶去。荒林里,荒草在晨风中轻轻摇曳,
它们细长的身躯相互摩擦,发出细微的沙沙声,
仿佛在向他诉说着这片土地被岁月尘封的故事。落叶层层堆积,
每一片落叶都像是一枚岁月的书签,记录着时光的流转与变迁。林羽霄在荒林中四处寻找,
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他小心翼翼地拨开茂密的草丛,仔细查看每一棵老树的背后,
甚至连那些隐藏在灌木丛中的洞穴也没有放过。然而,除了偶尔传来的几声清脆鸟鸣,
整个荒林不见半个人影。正当他满心失望,准备离开时,一抹粉色映入眼帘。
在一丛茂密的灌木丛中,一条粉色丝帕静静地躺在那里。他轻轻蹲下身子,将丝帕拾起。
帕子质地柔软,触手生温,绣着精致的兰花,针线细密得几乎难以察觉,
每一朵兰花都栩栩如生,仿佛在帕子上绽放着生命的光彩。丝帕还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香气,
那香气淡雅清幽,宛如清晨山谷中绽放的野花散发的芬芳,又仿佛是从遥远的梦境中飘来,
萦绕在他的鼻尖,让他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悸动。林羽霄将丝帕带回书房,郑重地放在案头,
心中隐隐期待着夜晚的再次降临。夜幕再次降临,二更梆子声准时响起,
那熟悉的吟诗声也随之再度响起。林羽霄听到声音的瞬间,心跳陡然加速,
呼吸也变得急促起来。他轻手轻脚地搬来凳子,小心翼翼地登上窗台张望。月光下,
一个身着淡粉色衣衫的女子,正静静地站在荒林的老树下。她身姿婀娜,
宛如微风中轻轻摇曳的花朵。她低首吟诗,那专注的神情仿佛整个世界只剩下她和她的诗句。
她的面容在月光下若隐若现,美得如梦似幻。她的眼眸宛如夜空中闪烁的星辰,
明亮而又深邃,仿佛藏着无尽的故事与哀愁;她的肌肤如同羊脂玉般洁白细腻,
仿佛吹弹可破,在月光下泛着柔和的光泽;她的嘴唇恰似盛开的桃花,娇艳欲滴,
每一次开合都似在诉说着千年的幽情。林羽霄忍不住轻轻咳嗽一声,试图引起女子的注意。
然而,那女子如受惊的小鹿,眼神中闪过一丝慌乱,瞬间消失在荒林深处,
只留下林羽霄在原地怅然若失,心中满是失落与无奈。他望着女子消失的方向,久久伫立,
那如梦似幻的身影深深地印刻在他的脑海中,挥之不去。此后的日子里,
林羽霄每日都在墙下等候。待女子吟完诗,他便隔着墙,轻声续道:“相思无尽凭谁诉?
独倚残窗盼月归。”他的声音温柔而又深情,每一个字都饱含着他对女子的关切与爱慕,
仿佛是在向女子倾诉着自己内心深处最真挚的情感。终于,在一个静谧的夜晚,
女子悄然出现在书房窗前。她的眼眸中透着淡淡的忧伤,像是被一层薄雾笼罩,
轻轻说道:“公子才情过人,只是小女子身份特殊,多有不便。”林羽霄满心欢喜,
连忙请女子进屋。只见女子身形娇弱,仿佛一阵微风便能将她吹倒,
她的举手投足间都透着一种柔弱之美,让人忍不住心生怜惜。林羽霄问道:“姑娘家住何处?
为何在此独自吟诗?”女子轻叹一声,缓缓说道:“小女子本是扬州人士,
随父亲到此地经商。十七岁那年,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病,让我香消玉殒,至今已有二十余载。
在这黄泉之下,孤苦伶仃,无人相伴。方才所吟之诗,皆是小女子寄托心中愁苦之作。
没想到公子能懂我心意,还为我续诗,让我在这孤寂之中,感受到了一丝温暖。
”林羽霄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怜惜之情,情不自禁地将女子拥入怀中,轻轻吻了吻她的发丝,
柔声道:“往后有我陪你。”女子微微一颤,并未挣脱,只是轻声说道:“公子,我乃鬼魂,
与你人鬼殊途,只怕会给你带来灾祸。”林羽霄却坚定地说:“我不在乎,只要能与你相伴。
”此后,女子常常在夜里来到书房,与林羽霄谈诗论道。她才情出众,见解独特,
无论是对诗词的理解,还是对人生的感悟,都让林羽霄愈发着迷。
她还会在灯下为林羽霄抄写他喜爱的诗词,她的字迹娟秀,每一笔都饱含深情,
仿佛在书写着他们之间的故事。闲暇时,她会教林羽霄弹奏古筝,指尖轻抚琴弦,
弹奏出的曲调时而如潺潺流水,清脆悦耳,让人仿佛置身于山间溪流之畔,
听着那清澈的水流声,感受着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时而如泣如诉,哀怨婉转,
让人的心也随之揪起,仿佛能听到她内心深处的悲伤与无奈。林羽霄沉醉其中,
与女子一同沉浸在这美好的时光里,仿佛时间都为他们停止了流转。苏御得知女子不愿相见,
心中并不甘心。傍晚,他带着两个朋友来到林羽霄家中,赖着不走,故意在书房外喧闹,
希望能引出女子。他们的吵闹声让林羽霄心烦意乱,他在书房里来回踱步,眉头紧锁,
双手不时地握紧又松开,可又无可奈何。众人接连几日都没见到女子的身影,
渐渐有了离去的想法。就在他们准备离开的那个晚上,吟诗声再次响起。苏御正听得入神,
其中一个鲁莽的朋友陈虎,突然捡起一块石头朝荒林扔去,大声喊道:“别装神弄鬼了,
有本事就出来见我们!”吟诗声戛然而止,随后,一阵阴森的冷风袭来,吹得众人毛骨悚然。
苏御心中一惊,意识到自己闯了大祸。只见荒林深处,隐隐有黑影晃动,传来阵阵低吼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