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的惧意如影随形,仿若阴霾蔽日。
于是,他在那堆破旧的行囊中翻找出一根布条,颤抖着双手将它缓缓缠绕于头,那布条一点点盖住了那双奇异的白瞳。
他默默起身,挪动着消瘦的身躯,穿过数条小巷,来到另一条繁华的街道。
这里人来人往,他强自镇定,找了个靠墙的位置,再次蹲下,伸出手,掌心向上,微微晃动,口中发出低低的行乞声,只是那声音里,隐隐有着一丝颤抖与不安,而被布条遮住的双眼,也不知在那黑暗之下涌动着怎样的情绪。
此时,原本喧闹的大街仿若被点燃的火焰,愈发沸腾起来。
众人的目光纷纷被吸引至一处,原来是一伙卖艺之人浩浩荡荡而来。
但见其中,有人手持长刀,寒光闪烁间,刀身似蛟龙翻舞,虎虎生风,每一次挥斩都带起一片光影,引得观者阵阵惊呼。
另有艺人深吸一口气,将熊熊燃烧的火把凑近嘴边,随后竟将火焰缓缓吞入腹中,一时间,周围空气仿佛都为之炙热,众人皆瞠目结舌,只觉这一幕幕神奇非常,难以置信,整个街道都沉浸在这卖艺所带来的奇幻与惊喜之中。
乞儿绑着一条别人看不见他眼睛,他可以看得见外面的薄布条,自然是看到了这样的景观。
他有一把唢呐,似乎从出生起就有了,还有一本书,名叫《皎兽传》。
在他那破旧不堪、几近一无所有的行乞之物中,有一把唢呐静静安放,那唢呐年代久远,却透着一种说不出的坚韧与神秘。
他自己也不知这唢呐从何而来,仿佛自他呱呱坠地起,这把唢呐便如影随形,似是命运悄然在他生命之初就埋下的一个伏笔。
与唢呐相伴的,还有一本同样陈旧的书——《皎兽传》。
那书页泛黄,边缘微微卷起,仿佛在无声诉说着岁月的悠长。
书的封皮上,“皎兽传”三个大字古朴而苍劲,似有魔力一般,吸引着他的心神。
每当他指尖轻触这唢呐与书本,心中都会涌起一股莫名的悸动。
尽管他身份低微,只是那街头流浪、靠乞食为生的乞儿,衣衫褴褛且遭人白眼,但他心中对知识的渴望如同一盏永不熄灭的烛火。
每日,他总会寻得时机,悄悄来到学堂之外。
他蜷缩在墙角,小心翼翼地避开他人的视线,竖起耳朵,努力捕捉着从学堂内传出的每一个读书声、每一句讲解。
那稚嫩而又专注的神情,在他脏兮兮的脸上显得格外动人。
所以他认得《皎兽传》上的字,主要讲了皎的外貌,性格,特点,寿命,喜好,与他奇异的技能。
身为乞儿的他,因常于学堂外偷听偷学,故而能识得《皎兽传》中的文字。
书中所绘皎之形象跃然纸上,其外貌或俊逸超凡,或威严肃穆;性格或洒脱不羁,或坚毅刚正;特点鲜明独特,寿命悠长难测,喜好亦别具一格,更有那奇异非常之技能,令他读来心驰神往。
此传述说着皎曾有过的逍遥岁月,彼时其无拘无束,逍遥于天地之间,然命运转折,其竟创立天庭,却又因触犯天条,沦为世间唾弃之徒。
一幅插图之中,皎独立山坡之上,昂首怒视那高居于天的天兵天将,虽身姿孤绝,却透着无尽的桀骜与不甘。
只可惜,最终皎仍难逃一死。
乞儿每读至此,心中便涌起强烈的愤懑与不服,暗自思忖,如此英雄人物,怎可落得如此下场?
这乞儿虽身处困境,衣衫褴褛,却难掩那过人天资。
其双眸犹如星子,但凡世间诸艺,只需匆匆一眼,便能心领神会。
哪怕是艺人们赖以生存的看家绝艺,在他眼中亦无奥秘可言,不过瞬息之间,便己领悟其中精髓。
瞧那杂耍艺人的灵动翻跟头、精妙手技,或是乐师的弦上功夫、笛箫吹奏之法,他皆能铭记于心。
只可惜,他空有满腹才华与无限潜力,却因贫困潦倒,连一件像样的道具都无法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