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择一城等风来

>>> 戳我直接看全本<<<<
林溪把最后一口羊肉咽下去时,窗外的秋夜己经浸透了凉意。

铜锅里的汤还在轻轻沸着,腾起的热气模糊了玻璃上的倒影,也模糊了她想起三年前那个傍晚时的神色。

那时她刚23岁还在杭城做着一份朝九晚五的文职,可能是性格使然,跟同事除了工作上的简单交流以外从不私下相处,那时下班就窝在出租屋对着手机唱歌。

不过是随手录的一段,翻唱的是首老歌,背景里有窗外飘进来的桂花香。

她抱着吉他,头发随意挽着,连滤镜都没加,发在社交平台的角落里,本没指望有人看。

第二天醒来,消息提示像疯了一样跳。

“这个嗓音绝了!”

“姐姐唱到我心里去了求更多翻唱”……那条视频好像被谁推了一把似的,莫名其妙地火了。

一夜之间,粉丝从几千涨到百万,私信里塞满了合作邀约。

她站在出租屋的阳台上,看着楼下川流不息的车灯,第一次认真想:或许可以试试把唱歌当成事业?

那时杭城的网红产业正热得发烫,无数MCN机构向她抛来橄榄枝,说能让她更快红起来,流量、变现、曝光,一切都规划得明明白白。

可她犹豫了。

她想起大学时去北京旅游,也是这样的秋天。

她在国子监的红墙外走,看阳光透过银杏叶在地上筛出金斑,听胡同里的大爷摇着蒲扇聊天,忽然就觉得,这座城市的空气里有种说不清的韧性,像胡同里的老槐树,沉默,却扎实。

“为什么非要留北京啊?”

当时圆圆刚做她助理,不解地问,“杭城多好,产业链成熟,气候也养人,还能给你事业添砖加瓦。”

林溪那时正站在租住的公寓窗边,看着远处胡同里升起的炊烟,混着秋日特有的干燥风,吹得天际线格外清晰。

她笑了笑,没说太多——或许是因为这里的秋天,连风里都带着故事感;或许是因为她隐隐觉得,这座城市藏着些她还没遇到的东西,比流量更沉,比热度更久。

后来她真的来了北京。

坚持学习唱歌,不断进步,从翻唱歌手到拥有自己的第一首原创歌曲,再到现在慢慢接触带货,一步步走到今天,中间不是没有过难捱的时刻:首播到凌晨的疲惫,流量波动的焦虑,还有偶尔袭来的孤独。

但每次看到视频家里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看到秋天的阳光穿过老城区的屋檐,看到街边小贩推着烤红薯的车走过,心里就会踏实一点。

“在想什么呢?”

圆圆把账单递过来,打断了她的思绪。

林溪回过神,窗外的银杏叶被风卷着打了个旋,落在路边的石阶上。

她拿起手机,屏幕上还停留在和阿月的聊天界面,对方说“等你回来吃腊排骨”。

“没什么,”她笑了笑,起身穿上外套,“在想,今年冬天回云南,该带点北京的糖蒜当伴手礼。”

秋风从敞开的店门溜进来,带着点清冽的气息,拂过她的发梢。

她知道,自己留在北京的理由,或许就藏在这样的秋夜里,藏在还没发生的故事里。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