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嫡母
柔则从前不是没有为宜修出过头,她都睁只眼闭只眼过去了。
这次,居然将自己安插的眼线带了回来,其实,说是眼线也不准确,李嬷嬷是堂而皇之的监视宜修和姨娘,几乎所有人都默许这行为。
柔则是她的女儿,她的荣耀。
陶氏头有些痛,以往乖巧懂事的性子现在和宜修走近后就变了。
“女儿给母亲请安。”
柔则并不是一味的忤逆陶氏,娘亲对自己也是呕心沥血的培养,只是其中有三分为了家族的前程罢了。
家族供养了她们,这其中滋味也不是规规整整能说的清的。
“你到底想什么呢?
柔则。”
陶氏本想重重拿起这事,给女儿一个教训,可是话到嘴边她又止声。
“女儿身为长女,是府中表率,不可恃强凌弱,不可欺辱庶妹,不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柔则的脾气像名字,可是骨气不像。
她倔强的跪在那,李嬷嬷在后面也暗暗心惊,小小姐现在如此刚硬。
“那你说我哪里亏待宜修了。”
陶氏不怒反笑,如今她虽然看不惯宜修,但她从来都是身正不怕影子斜。
“娘,您能不能不要总是这样对妹妹。”
柔则知道母亲不会轻易改变自己的想法和作为,但她觉得母亲变成现在这样是有原因的。
父亲其实是个很自私的人,这些年府中大小争端他不是不知道,只是无关自己的利益,他绝不会明里掺和进来。
久而久之呢,陶氏歇斯底里起来,她拼命找寻宜修的错处,如果丈夫的心和身都不在,自己的女儿总要压过其他人一头。
“柔则,倘若你父亲是个明事理的,我也不会步步经营。”
陶氏很无奈,当年她生下的是女儿,丈夫明里暗里的失望都看在眼里。
而后,家中又诞下宜修。
这个一家之主很长一段时间都是愁容满面,首到柔则越长越大,才貌双全的名声一出去,丈夫愈发看中柔则,立马变成了慈父。
陶氏深知丈夫当年借了自己娘家势力平步青云,而后颇有忘恩负义之相,自己与柔则其实远没有面子上光鲜。
“宜修。”
柔则想说些什么劝服母亲,抬头看着母亲神情伤感,她只好放下自己的冲动。
“宜修她很好。”
在场的人只听见这句语气很轻但是十分坚定的话,陶氏知道多说无益,示意身旁小桃和小杏将李嬷嬷等人带回去。
“你是我唯一的女儿,我能害你吗?”
陶氏终究舍不得柔则跪着,“你父亲不中用,家中你和宜修的前途大抵都在这点子姻缘上了。”
“罢了罢了,你们的事我也不管了。”
陶氏生怕女儿与自己离心,也不提几日前赏梅宴传出的风波。
陶氏让女儿退下,自己心中的苦只有自己知道。
今天是休沐日,丈夫大概很快就回来,如今天寒,皇帝心慈实行“五日一休沐”的制度,官员每工作五天就休沐。
早朝时间通常在清晨,官员们需在天未亮时起床,匆忙赶往朝堂。
从住所到朝堂的距离远近不一,交通不便,骑马或步行都需耗费大量时间,稍有延误便可能迟到。
迟到或缺席早朝会被严厉惩罚,官员们时刻保持警惕,避免出错。
官员们在清晨赶往朝堂时,需在黑暗和严寒中前行,并且上朝时也在忍受严寒。
柔则和宜修的父亲掌管京城军事,休沐日大部分时间他更乐意与朋友聚会、游山玩水,进行各种社交活动。
家中大小事物有陶氏足矣,自己不乐意操心这些。
陶氏不用下人汇报就知道自己的丈夫在做什么,这些年她早己习惯。
她唯一庆幸的就是宜修是女儿身,并且宜修的母亲赵氏也不受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