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回京

>>> 戳我直接看全本<<<<
我看着他那邪魅的笑容,感觉头皮发麻,吩咐妮儿给他盛一碗鸡汤,他沙哑着嗓子说着:‘’清辞姑娘我……‘’,看出他需要人帮忙,我立马接过碗,一勺一勺的喂他喝着,最后把碗放他嘴唇边一饮而尽。

之后的日子,就是我让妮儿在家照顾他,我需要每天上山去采药。

这天屋子里的药也晒得差不多了。

傍晚时分,我在院子里整理采摘好的药,正想拿高处的几株,可是太高了,试了好几次,都没有办法拿到,正准备转身去拿凳子时,正好撞到一堵硬墙上,他正要伸手去拿高处的那几株草药,同时西目相对,能在他得眼神中看到慌乱的自己,距离很近,随间有种暧昧的气息。

我退后一步,不意思的捂着被撞得发红地鼻子说,你走路都没有声音的吗?

他轻轻地说你没事吧,我摇摇头说着没事,他把拿到的几株药草放好了。

只见他说‘’这些天多谢清辞姑娘的照顾,我好得差不多了,身上暂时没有银两,这是我的随身玉佩,请清辞姑娘收下‘’,这枚玉佩通体有着细腻纹路,如同自然界的线条美得温润儒雅,营造出一种独特的高雅气质。

玉佩我自然不会拒绝这样的好东西,伸出手拿起来仔细的观详,玉佩的每一个细节之处都充满了独特的艺术韵味,宛如一幅精美的画卷,独见玉佩的贵重之处。

我心里寻思着拿去当掉,定能当个好价钱,这样就可以去做点生意啦,心里暗自窃喜,脸上自然露出微笑。

“小财迷,你是不是想着当掉它,这个东西可是个信物,以后遇到困难,到京城的九华楼用它来找我,有这个东西,你进出畅通无阻”,他突然的出声到。

我笑嘻嘻的回答道,不会,不会当的。

嘴上这样回答着,心里当然不这样想。

晚上天气寒凉,他说着把外衣脱下来,给我披上,就开始帮我整理药材。

我见状一起帮忙收拾,药材很快收拾好了一篓子。

第二天清晨,我准备带着这些药材去镇上卖掉,每天村子里,有一趟牛车去镇上,我和同村的几个大婶大爷坐着牛车,一路听着他们家长里短的说话,都是村里人,大家都说淳朴单纯之人,没有那么多坏心眼。

不知不觉很快就到了镇上,镇上确实热闹很多,大街上叫卖声不断,有卖包子的,糖葫芦的,卖菜的,反正各种商铺好生热闹,来到这里,都没有好好出门逛逛。

我找路人打听了附近的一家比较大的药铺,问了路朝着那个方向走去,果然一会功夫就看到药铺了,我一路小跑着走进店铺,见一个年纪较长的大爷,便礼貌地请问:‘’掌柜的需要药材吗?

都是自己山里挖的‘’。

同时我把药材拿出来给掌柜的一看,他拿出一支在手里看看并说着确实是好药材。

看姑娘也不容易,你这些药材我给你一百文怎么样,不愧是大药铺,还是掌柜的识货,我立刻说成交了。

拿着这些钱,我想着前些天捕的兔子,野鸡都吃完了,随后我便去买了些肉,米这些东西,最后钱都花得差不多了。

坐着牛车回村子里,到了外面大路口,牛车进不去,我得走进村子里,快到家的时候。

我看到院子里,来了许多眼生的人。

一个看着年纪较大的大娘,走出来嘴里说着是二姑娘回来了吧,老奴姓李,你叫我李嬷嬷就好,夫人让老奴来接你回去。

我出声问妮儿这是怎么回事,妮儿说不知,她们说等姑娘回来再说。

我眼神示意,屋里的子慕呢?

没被发现吧,妮儿给出我一个放心的眼神。

其实,我不知道的是,在我去镇上集市不久的时候,屋子里就来了一个黑衣人,那人武艺高强,偷偷的从窗户翻身进入屋子,跪在子慕的面前说‘’王爷恕罪,属下来迟‘’,子慕出声起来吧!

后面二主仆交头接耳的说了一些朝堂中的事情。

最后,子慕看看了外面,犹豫要不要给她道别时,他的下属名剑星,提醒着他,王爷时辰不早了,我们该启程了,最后王爷想想看看了时辰跟着剑星走了。

李嬷嬷上下打量着我,心里鄙夷到果然是在乡下长大的野野丫头,不及大姑娘美貌。

而我为了出门方便,特意给自己脸上抹黑了一层,遮挡住原本的面貌。

“李嬷嬷请问母亲让我回去有什么事吗‘’。

我心里盘算着,定是有什么事才会让我回去。

李嬷嬷一脸假笑的说,“姑娘哪里话,这不是过段时间老夫人大寿,你母亲想着让你早些回去,学学府里的一些礼仪”。

嬷嬷先在外面稍等,我和妮儿进入房间,我左右抬头张望,没有看见子慕便问妮儿‘’他人呢”妮儿气呼呼地说“晌午我进来叫他吃饭时,就不见他人了,他这人也是走也不打声招呼”。

我虽然有些失望,但还是有些生气地说“走了也好,免得给咱们惹麻烦,以后不要再提他,最好在也不见”。

妮儿说‘’姑娘那我们回去吗‘’,我回答着这时候回去定是有事情,不过祖母寿辰,我当然要回去,回去咱们小心行事。

主仆二人简单收拾一些东西,临走前,我还不忘把这块玉佩贴身藏好。

我笑着说:“妮儿看来今天买的这些东西,咱们也用不上了,你去给隔壁王大婶家,当初我们刚来这里,她们可是没少帮助我们”。

我和妮儿拿着东西,去给隔壁的王大婶道别,王大婶也是一脸的不舍得说‘’这几年你们二个小姑娘相依为命,转眼间,你们就要回去了,大婶也是替你们开心,以后你们要好好的‘’。

‘’大婶放心,这些年多谢你们得照顾,你看,我们家里派人来接我了‘’,我也是装着开心的说。

最后在李嬷嬷的催促下,我们坐上马车往京城的方向走了。

这一路回去注定不会风平浪静。

赶了几天的路,终于到达了繁华的京城,这里可比镇上热闹多了,这里的街道繁花似锦,川流不息的人群在街头穿梭,伴随着车水马龙的喧嚣声,呈现出一幅生动的市井画卷。

各处的叫卖声不断,人流马车穿梭不停,街道两边的小商贩也是在不停的吆喝着。

各种商品琳琅满目,看得人眼花缭乱,街道两边的建筑也是古色古香,不愧是京城,处处彰显着繁华。

进入京城内,马车继续走了几条街道,最后马车停到丞相府的大门前,李嬷嬷身边的丫鬟走到大门口和门前的两个小厮说:“李嬷嬷接二姑娘回府了,快去通传夫人”。

门口小厮一人立马进去通传。

我和李嬷嬷等人下了马车,朝着丞相府的大门走去。

到了大厅门外,老远看见楚夫人等人早己在大厅等候,我左右打量不见祖母,以前在府里时,除了原主的亲生母亲,就祖母最疼她,清辞母亲就是妾室,因长得貌美,被父亲带回来,后来因为遭原配嫉妒常常打压。

之后清辞出生后生母身体一首不太好,后来生母出事后,她在府中的日子也不好过,祖母本想养在身边,可是她年纪大了,怕清辞呆在府中跟她亲娘一样,最后遭人毒手,毕竟不能时时刻刻不离身,后宅之前多得是意外,或许出府是对她最好的选择。

天气降热,原来祖母去山庄避暑了,还有一个多月才回来。

想到这里我就想起自己的奶奶了,也不知道她过得好不好,她的儿子有没有好好照顾她,奶奶对不起我不能在身边伺候你,也不知道我什么时候才能再见到您。

现在的一切都像是梦一样,难道我真的在做梦,可是这一切又太真实了。

‘’二姑娘回来了,快进来别站门口了‘’,母亲张氏笑着说,打断了我原本的思绪。

她虽然看着有点年龄,但是保养的极好,和几年前离开府里时,一样年轻,看着倒也就三十岁左右,看着还是那么一副贵夫人的假气派。

府邸内古色古香,玉兰花盆景绿叶葱茏,满室生香,华丽的窗帘与精致的家具相得益彰,使整个府邸显得更加富丽堂皇。

我走进大厅中央,打量着她们并轻轻地说:‘’拜见母亲,拜见二婶婶‘’,二婶李氏缨簪世家,在我的印象中她的性子暖和,平日里不争不强过着自己的日子,她有三个女儿。

张氏李氏二人也同时打量着我。

祖母有两个儿子,都在朝为官,家里目前是父亲当家,内窄掌家由母亲张氏,也就是父亲的嫡妻,官拜丞相。

二爷的志向不在为官,而是整日在外经商,鲜少在家。

我父亲的嫡妻,有一儿一女,他们都比我大,府里大公子楚墨轩和大姑娘楚清歌,楚清歌是京城有名的才女盛名在外,而我是鲜少被人知道的二姑娘。

楚墨轩和楚清歌不在家,许是去学堂了。

不知母亲这次让我回来,可是有什么事,楚夫人面带微笑的说,“孩子你可回来了,这些年不见长成大姑娘了,你姐姐己到谈婚论嫁的年龄,你比她小不了多少,这次回来主要给你找个好人家”。

原来在这里等着我呢!

我立刻说到,母亲不急的,姐姐都还没出嫁,哪里轮到我呢!

说着一位脸色严肃、自带威严但不失俊朗的人走进来,楚夫人立马起身迎接,老爷回来了,我见状立马明白,这是父亲大人回来了。

清辞拜见父亲,他看着我回答到嗯清辞回来了,只一眼便知道我是他今天刚回来的二女儿,随即微微蹙眉,和你母亲倒是又几分像,就有点黑,或许乡下的日头太大晒得,回来养养就好了。

随即吩咐李嬷嬷带我回院子里安顿,这处院子比较偏僻,我们一行人,走了好久才到。

李嬷嬷随即开口说到:‘’这处院子许久没人住,还没来得及收拾,二姑娘,一会我让几个丫头给你收拾收拾好‘’。

劳烦李嬷嬷了,我和妮儿把行李放到屋子里。

我心里想着都提前来接我了,也没想着把屋子提前收拾干净,看来就是敷衍我。

妮儿开始帮忙干活,我找个位置坐下休息,赶了几天路,累得够呛,这具身子最近虽然锻炼好了许多,但还是较为虚弱,这几天我得好好锻炼。

晚上一家人准备一起吃饭,终于看到了大哥楚墨轩和楚清歌,楚墨轩文质彬彬,温润如玉,身着蓝色长衫,跟他母亲张氏有几分像,确是俊逸非凡;楚清歌确是一个不可多得的美人,身穿鹅黄色的绸缎,包裹较好的身段,气质形象都属于上乘。

大家相互打招呼后,都开始默默地吃饭,一顿饭在每个人都各怀心思的情况下终于吃完了。

回到院子里,我和妮儿进屋,随即告诉妮儿:“你明天去府里和丫鬟小厮打听下情况,她这么着急让我回来,定有猫腻“。

今天我早起在院子里锻炼身子,一会儿妮儿就来了,姑娘打听到了,原来朝里正准备给三王爷陆逸寒选妃,陆逸寒是皇上最喜欢的王爷,而凭大姑娘楚清歌的才情有望被选上,听说三皇子在前几年被人暗算中毒毁容了,性子阴晴不定,且残暴不仁,每日带着面具,他意不在皇位。

二王爷陆逸昊整日游手好闲,不务正业。

而朝中大王爷陆逸辰性子但是稳重颇有才华,是最有望登上位之人,听说过几天圣旨就会出来。

原来是打这主意呢,而昨晚吃饭,楚夫人还说要把我过继到她名下,记为嫡二姑娘,果然是打得一手好算盘。

赐婚的圣旨还没下来,就己经做好打算了,果然是未雨绸缪,为了让女儿坐上那最尊贵的位置,也是为了巩固自己在朝中的地位,皆是如此为了利益可以牺牲女儿的幸福。

我难道要听他们的安排吗?

我的命运得自己做主,先看看朝里的情况吧!

不管最后的结果是怎么样,这里也不是我想待的地方,我和妮儿商量着准备跑路,等出了京城,先去祖母庄子看看她,毕竟她以前对原主不错。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