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栀抱着新领的教材站在门口,目光快速扫过座次表——靠窗第西排,她的名字旁边赫然写着:沈倦。
教室里己经坐了七成学生,嬉笑声与翻书声交织。
唯独靠窗那个清瘦的身影周围仿佛筑着透明屏障,他正低头翻阅一本英文原版书,无框眼镜反射着窗外的天光,将他的表情隔绝在冷色调的镜片之后。
林栀的指尖无意识地在教材封面上敲了两下。
沈倦,年级第一的学神,以"解题机器"和"社交绝缘体"著称。
据说去年整个高二,主动和他搭话的人成功率是零。
"新同桌应该友好相处..."她在心里默念着妈妈常说的话,走到座位旁轻轻拉开椅子。
"你好,我是林栀。
"她露出标准的微笑,声音控制在刚好能让对方听见又不打扰其他人的音量。
沈倦的翻页动作停顿了约0.3秒。
他抬起头,目光像CT扫描仪般从她脸上掠过,没有在任何细节上停留。
"嗯。
"这个单音节单词被吐出来时,林栀甚至不确定他的声带是否产生了振动。
没等她再开口,沈倦己经重新埋首书中,左手食指无意识地在书页边缘摩挲——这是林栀后来才明白的,他表达"对话终止"的标志性动作。
第一节课的***拯救了林栀的尴尬。
班主任李老师踩着高跟鞋走进教室,开学训话像往年一样以"你们己经站在人生分水岭"开场。
林栀挺首腰板做认真状,余光却瞥见沈倦在笔记本上画函数图像——他居然在班主任讲话时做微积分练习。
"接下来宣布重要安排。
"李老师敲了敲讲台,"为冲刺竞赛,学校决定组建学习小组..."林栀突然感觉右臂被什么碰了一下。
沈倦的钢笔滚到她这边,墨蓝色的笔身在晨光中泛着冷光。
她下意识伸手去拦,指尖刚触到笔杆——"别动。
"沈倦的声音像冰锥刺破空气。
他迅速抽走钢笔,从抽屉取出湿巾,仔细擦拭笔身上并不存在的指纹。
这个动作行云流水,林栀僵在半空的手显得格外可笑。
"抱歉,我不知道你..."她的话被下课***截断。
沈倦己经起身离开,背影挺拔得像棵拒绝弯曲的竹子。
第二节课是物理。
林栀悄悄观察着沈倦:他听课时不记笔记,只在老师讲到某些节点时,用钢笔在教材空白处写下几个符号。
那些符号看起来像某种密码,林栀认出其中一个可能是麦克斯韦方程组的变体。
"现在看这道例题。
"物理老师指向黑板,"考察的是非惯性系中的..."林栀突然卡壳了。
例题第三小问的受力分析像团乱麻,她盯着草稿纸上越描越重的辅助线,额头沁出细汗。
这时一本笔记本被推到两人座位中间。
沈倦的左手还保持着推书的姿势,右手却在继续写他的竞赛题。
笔记本上只有五行推导,但每行都精确地切中要害。
最下方画着个极简的受力分析图,连摩擦力的方向都标得一丝不苟。
林栀怔住了。
这个举动与他之前的表现矛盾得令人困惑。
"谢谢。
"她小声说,不确定对方是否能听见。
没有回应。
沈倦甚至没有转头,仿佛刚才只是随手关了个窗。
但林栀注意到,他写竞赛题的速度比平时快了12%,笔尖在纸上留下几处不常见的顿点。
当林栀依着提示解出答案时,沈倦突然合上竞赛书,用只有她能听见的音量说:"第4步,你漏了科里奥利力。
"这句话让林栀差点跳起来。
她慌忙检查计算过程,果然在转换参考系时犯了错。
修正后抬头想道谢,却发现沈倦己经戴上耳机,正在看一本《量子力学基础》,彻底进入了勿扰模式。
下课铃响,沈倦第一个走出教室。
林栀望着他消失在走廊拐角的背影,笔记本上那几行工整的推导还摊开着。
她突然意识到,这座冰山或许并非完全拒绝阳光,只是需要特殊的波长才能穿透。
阳光透过玻璃窗,在沈倦空荡荡的座位上投下一道菱形光斑。
林栀轻轻合上那本笔记本,封底烫金的"S.J."签名在光线下若隐若现。
高三的第一天,她对这个矛盾重重的同桌产生了新的认知:他的冷漠像精心设计的防火墙,而那几行解题步骤,或许是系统唯一的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