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当下东北,杨宇霆代表士官派和郭松龄代表的讲武堂派随着杨、郭先后离场已然没落,元老派的势力盘根错节,俨然成了第一大派。
若无德高望重的张作相出面安抚,他后续想在各省推行政策,难如登天。
“多谢老叔深明大义!”张汉卿再次躬身行礼,“我打算四日后召开核心会议,约有二十人参加,正式议定此事,首要便是将兵工厂等要害部门纳入正轨。”
“届时,还需老叔您鼎力支持。”
“行,你去吧。”张作相点了点头,“这边,我想先一个人静静。”
他看着侄子离去的背影,久久不语。
张汉卿走出张公馆,坐回车里,才稍稍松了口气。
拿下张作相,内部最大的不稳定因素算是暂时压制住了。
接下来,那座庞大的奉天兵工厂,以及厂外虎视眈眈的鬼子部队,才是他这位现代军工专家需要全力以赴应对的战场。
回到大帅府,血腥气似乎仍隐约萦绕在鼻尖,但张汉卿的眼神已彻底清明冷澈。
时间不等人,内部不稳,何以御外侮?
他必须趁热打铁,将杨常之死的冲击转化为绝对的控制力。
“总司令,王省长到了。”
刘多荃帮他他脱下沾染了寒气的大氅,开口汇报道。
张汉卿看着这名贴身护卫首领,轻轻颔首。
他杀掉杨宇霆之后立刻派人去邀请两位元老,为的就是及时安抚,稳定局面。
帅府小会议室,灯火通明。
王永江先到,这位奉系的“财神爷”面色沉静,但眼神深处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虑。
杨宇霆倒台太快,他难免有兔死狐悲之感。
“岷源先生(王永江字),请坐。”张汉卿抬手示意,开门见山,“杨常之事,乃不得已而为之。他们触碰的底线,您应该清楚。”
王永江微微颔首,没有接话,静待下文。
“东北百废待兴,民生多艰。我深知先生夙兴夜寐,致力于财政整理和经济发展。”
张汉卿语气转为诚恳,“我在此向先生保证,民政、财政事务照旧,仍由您全权负责。您推行的税制改革、实业兴边之策,我必鼎力支持!”
他稍作停顿,观察着王永江的神色,继续道:“为方便先生统筹全局,我将向政务委员会提议,增设‘东北财政总监’一职,由先生兼任,总揽三省财政大权,望先生勿要推辞。”
这不是简单的虚名,而是赋予了其超越省界的名义权限和极大的信任。除了汤玉麟的热河之外,其余三省王永江都能插手。
王永江闻言紧绷的神情稍稍缓和,他需要的就是这片能施展抱负的空间和不受掣肘的保证。
他起身,郑重拱手:“永江必竭尽所能,整理财政,不负总司令信任。”
送走王永江,万福麟也到了。
这位黑省督办带着一身行伍之气,态度显得更为恭谨,甚至有些拘束。
“寿山(万福麟字),坐。”张汉卿表现得更为随意亲和一些,“眼下局面,咱们得同心协力,方能稳住。”
“总司令但有吩咐,福麟无有不从!”万福麟立刻表态。
“好!”张汉卿要的就是这个态度,“常瀚勃已死,他那两万山林警备队成分复杂,良莠不齐。若整体补给你,怕是反而乱了你的建制,徒增烦恼。”
他看向万福麟,用推心置腹的语气道:“我的意思是,这样办。”
“第一,撤销其原有番号,所有人员重新登记造册;第二,其装备、火炮,由总部统一接收,清点后优先为你部换装;”
“第三,从中遴选五千精兵,与从你其他部队中抽调的老兵骨干一道,新编一个加强旅,划归你麾下。”
“这个新编旅的旅长人选,由你自行决定。副旅长和参谋班子,我看可以从讲武堂这期优秀毕业生里选调几个年轻人去历练一下,给你添点新鲜血液。”
万福麟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
要说他现在最讨厌的人是谁,绝对是常荫槐。
这口气堵在他胸口快半年了。
他是黑省军务督办,按说省内兵权该由他说了算,可常荫槐仗着杨宇霆撑腰,愣是在铁路沿线编了个护路军,现在又搞出个什么山林警备队。
这哪是一个主政的官员,分明是翅膀硬了,要插手军权。
张汉卿把对方毙了,最开心的就是万福麟。
而且现在整个奉军都在缩编裁军,少帅居然张嘴就给一个加强旅的编制,这惊喜可太大了。
一个旅,意味着他在黑省的军事实力将大大增强,在地方上说话也更有分量。
虽然会被少帅安***来几个参谋和副旅长,但这都是惯例,基操罢了。
还没等他开口道谢,张汉卿又抛出了下一个条件。
“万军长,我听闻你有意在黑省境内修筑一条贯通南北的公路,方便物资运输和军队调动,对吧?”
张汉卿微微前倾身子,“这件事,我全力支持。东北交通委员会解决款项问题,用于这条公路的前期勘察和规划。只要方案可行,后续建设资金也会陆续到位。”
万福麟这下彻底坐不住了,他“腾”地站起身来,激动地说道:“少帅,您这一番安排,真是太周到了!”
“我万福麟对天发誓,往后必定唯少帅马首是瞻,黑省的军队,就是少帅您最坚实的后盾!”
张汉卿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满意的笑容。
他心里明白,这些条件既给了万福麟足够的好处,又在一定程度上把控着局面,不至于让其势力过度膨胀。
从常荫槐手里收缴的武器装备,总部要拿大头,分一个旅给万福麟,并不过分。
扩充警备军虽增强了万福麟的实力,但兵工厂供应枪械,意味着弹药补给在自己手中;支持修路,更是为了促进东北整体的交通和军事布局。
有了万福麟短期内的支持,东北的局势便能先稳定下来,为后续的改革和发展赢得宝贵时间。
初步安抚了两位关键人物,张汉卿心中稍定。
……
1月15日,帅府大会议室。
加上从热河赶来的汤玉麟,东北军政核心二十余人齐聚一堂,气氛凝重而微妙。
众人交头接耳间,谈论的都是几天前那场血案。
他们真没想到少帅会这么凶狠,把“摄政王”都给杀了。
不过最关键的,还是手腕。
杨宇霆这种二号人物的死亡,本该在东北引起一场大地震,可今天看几位元老的表情,好像……并没有责怪少帅之意?
这一下子,轮到众人心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