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醒来的“游戏”我是被冻醒的。后背贴着冰凉的木质课桌,
鼻尖萦绕着一股旧书本混合灰尘的味道,像是钻进了学校废弃多年的储藏室。睁开眼时,
窗外天刚蒙蒙亮,灰蓝色的光透过积满污垢的玻璃洒进来,在地上投出斑驳的影子。“醒了?
”旁边有人碰了碰我的胳膊,声音发颤,“你……知道这是哪儿吗?”我转头,
是个戴黑框眼镜的男生,校服领口别着“青藤学园”的校徽——那是我们学校的标志,
但这教室我从没见过。墙壁上的黑板脱了皮,角落里堆着发霉的桌椅,最前排的讲台上,
摆着一个老式的铜制座钟,指针卡在“7:50”,一动不动。教室里不止我们两个。
我数了数,连我在内一共十八个人,都穿着青藤的校服,脸上不是迷茫就是恐慌。
有人试图开门,门把手转了半天,门纹丝不动;有人趴在窗户上喊救命,
外面只有成片的梧桐树,枝桠交错,像张密不透风的网。“别费力气了。
”一个穿着限量款球鞋的男生靠在墙上,手里把玩着一把折叠刀,语气不耐烦,
“门和窗都被封死了,喊破喉咙也没人来。”他叫张昊,金融系的,仗着家里有钱,
在学校里挺出名。我认识他,但没打过交道——我叫林辰,计算机系大二,
平时除了上课就是泡在实验室,跟这种张扬的人不是一个世界。就在这时,
所有人的手机同时震动起来。不是电话,也不是微信,是一条匿名短信,
发件人显示“未知”,末尾跟着一个奇怪的符号:∞。欢迎来到青藤学园逃杀规则游戏。
游戏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开启前,你们将收到该阶段规则清单。遵守规则,
活到最后;违反规则,立即淘汰。唯一通关者,可离开校园。现在,
第一阶段规则已发送,游戏开始。短信下面,跟着十二条密密麻麻的规则,
发件人还是“未知”。
第一阶段图书馆规则清单1. 上午8点-下午5点为“借阅时间”,
必须在书架间停留,不可待在借阅台10米内。
2. 借阅台的“管理员”问你“需要帮助吗”时,必须回答“谢谢,不需要”,
不可沉默或回答其他内容。3. 书架上标有“红色标签”的书籍不可触碰,
触碰者会被“执行者”标记。4. 下午5点闭馆音乐结束前,
必须坐在标有“安全区”的座位上,不可站立。
5. 夜晚下午5点-次日早上7点不可发出超过60分贝的声音。
6. 若看到“漂浮的书页”,需立即闭上眼睛倒计时10秒,不可睁眼查看。
7. 图书馆内不可奔跑,只能步行,奔跑超过3秒会触发“警报”,吸引执行者。
8. 每日上午10点需到借阅台领取“当日借阅卡”,未领者将在中午12点被淘汰。
9. 若发现同伴违反规则,不可提醒,提醒者与违反者会同时被淘汰。
10. 借阅卡需随身携带,不可遗失,遗失者将在当日闭馆后被淘汰。
11. 不可在书架间留下个人物品如书包、笔袋,
留下者物品会被“吞噬”并牵连本人。12. 每日下午2点需整理身边散落的书籍,
未整理者会被书架夹伤。看着这十二条规则,我的心脏猛地一沉。这些规则环环相扣,
每一条都在划定“生存底线”,稍有不慎就是死路。
规则1和规则8直接绑定“时间”与“地点”,8点进书架、10点领卡,
把行动框死在固定节点;规则2是“必答题”,沉默即死,
考验反应速度;规则3和7的“执行者”虽未露面,
却已通过“标记”“警报”制造恐惧;最狠的是规则9,切断同伴间的信任,
连提醒都是奢望。而规则11、12更像“细节陷阱”,
个人物品、散落书籍都是易忽略的点,显然在考验细心——连小事都做不到,
根本活不到最后。我攥紧手机,摸了摸口袋里的马克笔,
暗暗提醒自己:下午2点必整理书籍,绝不能留任何个人物品。教室里瞬间炸开了锅。
“什么玩意儿?恶作剧?”有人把手机摔在桌上,屏幕裂了道缝,“谁这么无聊,
拿人命开玩笑?”“淘汰?什么意思?杀人吗?”戴黑框眼镜的男生脸色惨白,
扶着桌子才站稳。张昊皱着眉看完规则,收起折叠刀,眼神沉了沉:“别吵了。
看看规则第一条。”我抬头看了眼讲台上的座钟,指针依旧卡在7:50,
但手机屏幕显示的时间,已经是7:59。“这不是教室。”我突然反应过来,
指着墙角堆着的旧书,“你们看,那些是书架,还有那边——”教室后方的墙壁被打通了,
连接着一个更大的空间,昏暗中能看到一排排高大的书架,最远处有个模糊的柜台,
应该就是“借阅台”。“8点了!”有人喊了一声。几乎是同时,
讲台上的座钟突然“铛”地响了一声,指针猛地跳到“8:00”。人群里一阵骚动,
大家纷纷往书架区跑。有三个人反应慢了,其中一个穿粉色外套的女生,大概是吓懵了,
站在原地没动;另外两个男生,凑在借阅台附近,想看看柜台后面有没有人。就在这时,
借阅台后面传来一阵拖沓的脚步声。一个穿着灰布长袍的人走了出来,身形佝偻,
头上戴着兜帽,只能看到一只垂在身侧的手——那只手的皮肤是青灰色的,
指缝间有明显的缝合痕迹,指甲像染了墨,黑得发亮。“管理员……”有人小声嘀咕。
规则2:借阅台的“管理员”问你“需要帮助吗”时,必须回答“谢谢,不需要”,
不可沉默或回答其他内容。管理员走到柜台前,停下了。他没抬头,
却像是能看到那两个凑在附近的男生,声音沙哑得像砂纸摩擦:“需要帮助吗?
”两个男生愣住了,张着嘴说不出话。旁边的女生还在原地发抖,管理员转头看向她,
又问了一遍:“需要帮助吗?”没人回答。下一秒,管理员突然伸出那只缝合手,
速度快得像闪电,一把抓住离他最近的男生的胳膊。男生惨叫一声,
皮肤接触到缝合手的地方,瞬间泛起黑紫的印记,整个人被硬生生拖向借阅台后面。
“救……救命!”他的喊声在柜台后戛然而止,只剩下“咚”的一声闷响,像是重物落地。
另一个男生吓得转身就跑,慌不择路间撞到了书架,一本书掉在地上。管理员又看向他,
缝合手一扬,书架突然晃动起来,整排书砸了下去,男生的惨叫声被掩埋在书堆里。
那个穿粉色外套的女生,已经吓得瘫在地上,管理员走过去,弯腰抓住她的衣领,
像提小鸡一样把她拖走了。前后不过三分钟,三个人没了。教室里死一般的寂静,
只有书架间传来此起彼伏的喘息声。我靠在书架后面,心脏狂跳,
手里紧紧攥着那支黑色马克笔,翻开手机备忘录,把管理员特征和关键规则快速记下。
刚记完,旁边传来一个小声的声音:“同学,你也在记规则啊?”是那个戴黑框眼镜的男生,
他叫赵磊,后勤管理系的,说自己平时总帮老师整理仓库,对校园里的老建筑特别熟。
“我刚才看了,这应该是学校老校区的图书馆,早十几年就封了,听说封馆前出过事,
有个管理员在整理书的时候,被突然倒塌的书架砸死了……”他压低声音,眼神里满是恐惧,
“你说,现在这个管理员,会不会是……”“别瞎想。”我打断他,不是不信,
是不敢想——现在想这些,只会徒增恐慌。但我还是忍不住看向借阅台的方向,
那个佝偻的身影还站在那里,像尊没有生气的雕塑。快到10点的时候,
大家开始往借阅台挪——规则8说要领“当日借阅卡”,但没人敢靠太近。
有人提议“轮流去领”,可没人愿意第一个上前,
最后还是张昊不耐烦地踹了踹旁边的男生:“你去,磨磨蹭蹭的,想等着12点被淘汰?
”那个男生脸色发白,犹豫了半天,才慢吞吞地走向借阅台。管理员果然没动,
只是机械地递出一张卡片。男生接过卡,几乎是跑着回来的,手里的卡片都在抖。
我和赵磊对视一眼,一起走了过去。领完卡刚要走,管理员突然抬头看了我一眼。
兜帽阴影下,我隐约看到他的脸也是缝合的,嘴角咧到耳根,像是在笑。我心里一紧,
赶紧拉着赵磊退到书架后面。“吓死我了,他是不是盯上你了?”赵磊拍着胸口,
手里的借阅卡掉在地上,他赶紧捡起来,小心翼翼地塞进口袋,“这卡可得看好,
丢了就完了。”我点点头,盯着手里的借阅卡——卡片是普通的白纸,
只有一个淡淡的红色印记。突然,我想起规则3:书架上标有“红色标签”的书籍不可触碰,
触碰者会被“执行者”标记。“你有没有觉得,这个红色印记,
和规则3里的红色标签有点像?”我把卡片递给赵磊看,他凑近了仔细瞧,
突然“啊”了一声,赶紧把卡片还给我:“别别别,万一这也是‘红色标记’呢?
我可不敢碰。”我失笑,刚想把卡片收起来,就听到不远处传来一声惊呼。一个高个子男生,
穿着体育系的运动服,手里拿着一本红色标签的书,大概是想看看里面有什么。
“这书怎么回事?标签是红的,封面还是烫金的,看着挺值钱。”他一边说,
一边伸手去翻书页。话没说完,他手里的书突然“啪”地合上,封面渗出黑色的液体,
滴在他的手背上。男生愣了一下,刚要甩手,
就听到管理员的声音从借阅台传来:“标记成功。”“什么标记?”体育生慌了,
把书扔在地上,转身就想跑。规则7:图书馆内不可奔跑,只能步行,
奔跑超过3秒会触发“警报”,吸引执行者。他刚跑两步,
图书馆的天花板突然响起刺耳的警报声,红色的灯光开始闪烁。书架剧烈晃动起来,
最旁边的一排书架直接倒了下来,正好砸在体育生身上。“救他!
”一个戴眼镜的女生冲了过去,想把他从书堆里拉出来。她是体育生的同班同学,
刚才一直跟在他身边,此刻脸都白了,双手不停地扒着书。规则9:若发现同伴违反规则,
不可提醒,提醒者与违反者会同时被淘汰。我想喊住她,但已经晚了。
管理员的缝合手再次伸出来,这次直接抓住了女生的头发,把她也拖向书堆。
书架又倒了一排,彻底掩埋了两人的身影。警报声停了,红色灯光也灭了,
只剩下满地的书和散落的血迹。赵磊脸色惨白,靠在书架上干呕。我刚想扶他,
突然看到不远处一个扎马尾的女生蹲在地上,正把自己的书包塞在书架缝隙里。
她大概是觉得书包太重,跑起来不方便,还回头看了看,确认没人注意她,
才小心翼翼地把书包往里推。“别放!”我心里咯噔一下,刚要喊,
又想起规则9“不可提醒”,赶紧把话咽回去。那女生推完书包,拍了拍手,似乎松了口气,
转身想走。可刚迈出一步,书架突然剧烈晃动,缝隙里伸出几根细细的黑色触手,
瞬间缠住了书包带,猛地往里一拽。“我的包!”女生惊呼着去拉,
触手却顺着书包带缠上了她的手腕,像烧红的铁丝一样勒进皮肤。她惨叫着被拖向书架深处,
只留下半截断裂的书包带掉在地上,上面还沾着血。我攥紧拳头,指甲嵌进掌心。
赵磊也看到了这一幕,嘴唇哆嗦着:“连书包都不能放……这到底是什么鬼地方。
”我拍了拍他的肩膀,没说话,只是指了指地上散落的书——离下午2点只剩半小时了,
规则12的“整理书籍”还等着我们。我们俩开始分头整理,赵磊负责捡地上的书,
我负责把斜插在书架里的书归位。期间有个穿格子衫的男生路过,看到我们在整理,
嗤笑一声:“你们还真信这些规则?说不定就是吓唬人的。”赵磊想反驳,
被我拉住了——现在没必要争论,每个人的选择,自己承担后果。下午1点50分,
大部分人都开始整理身边的书,只有那个戴棒球帽的男生还坐在地上,脚边堆着好几本散书,
旁边的女生催他:“快整理啊,还有10分钟就2点了!
”男生不耐烦地踹了踹书:“整理什么?哪有时间管这个,先找安全区要紧!你看他们,
都在找座位了。”他指了指不远处,确实有几个人已经开始在书架间穿梭,
显然是在找规则4里的“安全区座位”。女生还想劝:“可规则说……”“别烦我!
”男生一把推开她,自顾自地往角落走,还顺手把脚边的书踢得更远了。2点一到,
他脚边的书突然“哗啦”一声立了起来,像被无形的手操控着,齐齐往他身上倒。男生慌了,
想躲开,可书架突然往前倾斜,侧面的木板像剪刀一样合了过来,正好夹住他的胳膊。
“啊——我的手!”他疼得直叫,胳膊被夹得血肉模糊,骨头碎裂的声音清晰可闻。
他想挣扎,可越动,书架夹得越紧。就在这时,管理员的缝合手突然从书架后伸出来,
一把抓住他的头发,像拖死狗一样把他拖进了书架缝隙里,只留下一声闷响,
和墙上溅开的血花。“真的会被夹伤……”赵磊吓得手都抖了,手里的书差点掉在地上。
我赶紧帮他扶稳:“别慌,我们已经整理好了,没事。”看着男生消失的方向,
我心里更清楚了——这游戏里,没有“玩笑”,只有“活下来”和“被淘汰”。
下午5点快到的时候,大家开始找“安全区”的座位。规则4说,
闭馆音乐结束前必须坐在标有“安全区”的座位上,不可站立。我和赵磊在书架间转了半天,
终于在角落找到两个贴着白色纸条的座位,上面写着“安全区”。座位旁边还堆着几本旧书,
赵磊想把书挪开,我赶紧拦住他:“别碰,说不定这些书也是规则的一部分。
”“这里有两个,快过来!”赵磊朝不远处两个女生招手。她们是一对室友,
从游戏开始就一直黏在一起,此刻正慌慌张张地在找座位,听到喊声,立刻跑了过来。
其中一个女生刚要坐下,突然发现旁边还有个空位,
犹豫了一下说:“我能不能和我闺蜜挤一挤?她还没找到座位……”我指着座位下面,
发现每个座位都有一个小小的凹槽,像是只能容纳一个人的重量:“别挤,一个座位一个人,
规则没说能超员,万一出事怎么办?”另一个女生拉了拉她的胳膊:“算了,我再找找,
你先坐。”可那个女生还是不忍心,拉着闺蜜的手说:“就一会儿,音乐结束就走,
不会有事的。”话音刚落,闭馆音乐响了。不是学校常用的下课铃,是一段老旧的钢琴曲,
调子阴沉,像是从很远的地方传来。那个想挤过来的女生刚坐下,
座位下面突然伸出几根黑色的触手,像蛇一样缠住她的腿,猛地往下一拽。“啊——!
”她整个人被拖进座位下面,只留下一声惨叫。旁边的女生吓得跳起来,音乐还没结束,
她站在原地,身体突然僵住,眼睛瞪得大大的,然后直直地倒了下去,脸色发黑,没了呼吸。
我和赵磊坐在座位上,一动不敢动。音乐持续了大概五分钟,结束的瞬间,
所有安全区座位下面的触手都收了回去,像从没出现过一样。赵磊的手还在抖,
我能感觉到他的身体在微微颤抖,却不敢出声安慰——规则5说,
夜晚不可发出超过60分贝的声音。那天晚上,图书馆里一片漆黑,
只有走廊的应急灯亮着微弱的光。我和赵磊靠在一起,缩在座位上,连呼吸都不敢太大声。
中途有个男生实在忍不住咳嗽了一声,声音不大,却吓得我们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好在没什么事发生,大家才松了口气。半夜的时候,我看到有白色的东西从书架间飘过来,
是一页页的书纸,在空中打着转,还带着淡淡的墨香。规则6:若看到“漂浮的书页”,
需立即闭上眼睛倒计时10秒,不可睁眼查看。我赶紧闭上眼睛,
心里数着数:一、二、三……旁边传来赵磊均匀的呼吸声,他也在闭眼,
只是呼吸比平时急促了些。10秒过后,我慢慢睁开眼,那些书页已经不见了,
地上只留下一滩黑色的水渍,像被墨染过一样。第二天早上,存活的人只剩下八个。
闭馆音乐结束后,图书馆的侧门突然开了,外面是一条昏暗的走廊,看不到尽头。
手机又收到一条短信:第一阶段结束,前往第二阶段场景:实验楼。
提示:走廊内不可回头看,若听到身后有脚步声,需加快脚步但不可奔跑。
我们八个人沿着走廊走,地面散落着废弃的纸张,踩上去沙沙作响。走了大概一半,
身后突然传来脚步声,很轻,像是有人穿着拖鞋在走。“谁?
”一个男生忍不住回头喊了一声,大概是昨晚憋坏了,声音有些沙哑。就在他回头的瞬间,
走廊的墙壁突然裂开一道缝,几根黑色的触手伸出来,像鞭子一样缠住他的腰,
猛地往里一拽。男生连惨叫都没来得及发出,就被拖进了墙里。墙壁很快合拢,
像从没裂开过一样,只留下地上的几滴血,和一张被扯碎的校服衣角。
剩下的七个人吓得加快脚步,没人再敢回头。赵磊紧紧跟着我,手抓住我的胳膊,
手心全是汗。我能感觉到他的恐惧,却只能小声说:“别慌,跟着我,别回头。
”走廊的尽头,是一扇绿色的门,上面写着“实验楼”三个字,门把手上还沾着褐色的污渍,
不知道是什么。第二章 实验楼的“试剂”推开门,一股刺鼻的化学试剂味扑面而来,
混合着淡淡的消毒水味,呛得人忍不住咳嗽。这是实验楼的一楼大厅,正中间摆着一张长桌,
上面放着十几件白色的实验服,有的已经发黄,有的还带着褐色的斑点。
旁边的墙上贴着一张泛黄的纸条,字迹模糊,勉强能看清:“进入实验室前,必须穿实验服。
”手机震动,第二阶段规则清单弹出,末尾依旧是那个“∞”符号。
第二阶段实验楼规则清单1. 进入实验室前,必须穿门口的白色实验服,
未穿者不可触碰任何实验器材,触碰者手指会先被腐蚀。
2. 实验室内有两种核心试剂:蓝色贴“△”标记、红色贴“□”标记,
不可混合;若混合,需在10秒内离开实验室,混合后产生的淡绿色气体可逼退“清洁员”。
3. “清洁员”穿着灰色工作服,若遇到他,需站在原地说“请打扫”,不可移动或转身,
否则会被他用拖把击打头部。4. 每层楼的“通风橱”必须保持开启状态,
关闭超过5分钟会释放有毒黄色气体。5. 生物实验室的“培养皿”不可打开,
打开后会被培养皿内的“未知生物”攻击。6. 下午2点-3点为“设备检修时间”,
不可待在物理实验室,
否则会被“掉落的仪器”砸中;若提前10分钟在物理实验室门口放置1个试剂瓶,
可提前知晓检修开始。7. 夜晚下午6点-次日早上7点不可待在2楼,
2楼会出现“无脸实验员”,其会模仿同伴声音诱骗开门。8. 实验室内不可破坏试剂瓶,
破坏者会被试剂溅到皮肤,造成灼伤。9. 每日下午4点需将用过的实验器材放回原位,
未放回者会被清洁员标记。10. 不可在实验楼内食用任何食物,食用者会出现恶心呕吐,
且呕吐物会吸引未知生物。我快速扫完规则,脑子里立刻开始梳理逻辑。
这阶段规则比图书馆更“精细”,全是和“物品”“环境”绑定的细节。规则1是基础门槛,
实验服是“入场券”,没穿就碰器材等于自残;规则2最关键,表面禁混合,
实则藏着“淡绿色气体逼退清洁员”的生路,
说明规则可反向利用;规则4、6是“环境预警”,
通风橱关了放毒气、物理实验室检修掉仪器,都需提前准备。
规则8、9、10则是“行为枷锁”:破坏试剂瓶灼伤、器材未归位被标记、进食引生物,
把一举一动都框死,连饿肚子都得忍。我拉了拉身上的实验服,确认没破损,
摸了摸空空的肚子——早上没来得及吃早餐,现在确实饿,
但一想到“呕吐物吸引未知生物”,赶紧把这个念头压了下去。大家纷纷拿起实验服穿上,
有人嫌实验服脏,用袖子擦了擦,结果发现袖子上的斑点根本擦不掉,反而蹭了一手灰。
只有一个男生,大概是太紧张了,随手把实验服扔在桌上,嘴里念叨着“什么破衣服,
穿了也没用”,直接冲进了旁边的化学实验室。我们跟着进去的时候,
正好看到他伸手去拿架子上的试剂瓶。那是个蓝色的瓶子,瓶身上贴着一个三角形的标记,
瓶子里的液体清澈,像水一样。他的手指刚碰到瓶子,突然“啊”地叫了一声,
赶紧缩回手——他的食指指尖已经发黑,像是被什么东西烧过一样,正在慢慢溃烂,
黑色还在往上蔓延。“怎么回事?!”他慌了,想去扯实验服,却发现自己根本没穿,
只能眼睁睁看着黑色蔓延到指节,疼得他直跺脚。就在这时,走廊里传来拖沓的脚步声,
比图书馆管理员的声音更重,还带着“嘎吱嘎吱”的声响,像是有人拖着沉重的东西在走。
一个穿着灰色工作服的人走了进来,衣服上沾着褐色的血迹,头上戴着鸭舌帽,
遮住了大半张脸,露出的半张脸上有明显的烧伤疤痕,皮肤皱在一起,像枯树皮。
他手里拿着一把破旧的拖把,拖把头已经发黑,滴着不明液体。“清洁员……”有人小声说,
声音都在抖。规则3:“清洁员”穿着灰色工作服,若遇到他,需站在原地说“请打扫”,
不可移动或转身,否则会被他用拖把击打头部。那个没穿实验服的男生吓得转身就跑,
根本忘了规则。清洁员举起手里的拖把,像扔标枪一样朝他的后背砸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