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精炼千古绝句:气象更盛,韵味悠长

>>> 戳我直接看全本<<<<
“其二,此诗在章法气韵上,略有瑕疵。”

众人再度屏息,等待他的下文。

“全诗情思奔放,却也因此显得跳脱,由浩叹时空转为纵酒狂歌,再到鄙夷富贵,其间的承转略显突兀,未能如江河行地,一气贯之。”

“这便好比绝世的珍珠,颗颗璀璨,却少了一根金线将其完美串联。”

“此外,部分诗句,如‘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文气有余而韵律稍欠,吟诵起来,节奏急促,少了些回环叠宕之美,未能做到音步与意群的珠联璧合。”

话音落下,大殿内针落可闻。

所有人都被这套闻所未闻却又仿佛首指核心的理论彻底镇住了。

他们评诗,论的是风骨,品的是意境,谈的是气象。

而陆明轩评诗,竟是在谈章法、谈承转、谈音韵节奏……仿佛一个鬼斧神工的匠人,在解构一架最精密的八音盒。

“哐当!”

一声脆响。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李白手中的青铜酒爵,己然滑落在地。

他那张因醉酒而泛红的脸上,此刻写满了前所未有的震撼。

非但没有被冒犯的怒意,那双眸子反而亮得骇人,像是在黑夜中看到了划破天际的启明星。

李白踉跄上前,一把抓住陆明轩的臂膀,那双醉眼中此刻竟无半点醉意,只剩下灼人的光芒。

“敢问足下,”李白的声音因激动而微微颤抖,“何为‘音步’?

何为‘意群’?

这……可是诗歌之根本?”

他从陆明轩的只言片语中,敏锐地捕捉到了一个通往全新世界的大门。

这一问,让满朝文武眼珠子都快掉了下来。

狂傲不羁的诗仙李白,竟对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年轻人如此失态!

这比躬身行礼更具冲击力!

陆明轩看着眼前这个伟大的诗人,心中也不禁生出一丝敬意。

不愧是李白,他的骄傲在于他的才华,而在真正的艺术面前,他比谁都谦卑。

叮!

盛唐气运主角李白向你求教,声望值+1000!

系统的提示音再次响起。

陆明轩坦然迎着李白的目光,开口道:“音步者,吟诵之顿挫也。

意群者,表意之聚合也。

佳句当使音步与意群相合,则声韵铿锵,文意自明。”

他说着,信手拈来,将李白的诗句稍作推敲。

“譬如‘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此句豪迈无匹,然若以律诗之法精炼,或可——”陆明轩清了清嗓子,用一种独特的韵律吟诵道:“天生此身为栋梁,肯许千金化尘埃。”

“嗡!”

此句一出,众人只觉耳目一新。

“身”对“金”,“栋梁”对“尘埃”,对仗无比工整,意境却更上一层!

从“有用”的自信,升华为“栋梁”的担当;从“散尽还复来”的豪气,变成了“肯许化尘埃”的决绝与超脱!

气象,竟是更盛!

李白浑身剧震,喃喃自语:“身……栋梁……金……尘埃……妙!

当真妙绝!”

这不只是改了几个字,这是用一套全新的、更精密的法则,对诗歌的筋骨进行了重塑!

陆明轩继续道:“再如结尾‘与尔同销万古愁’,愁绪万古,固然雄阔。

但愁思无尽,人力有时而穷,不若求一份当下之洒脱。

若以七言收束,或可——”他目光流转,看向殿外皎洁的月光,缓缓吟道:“且尽杯中三巡酒,暂将愁绪付东流。”

这一句,没有了“万古”的沉重,却多了一份随波逐流的潇洒与通透。

将那份狂放的悲情,化作了活在当下的豁达。

意境不求其大,但韵味却更为悠长!

全场鸦雀无声。

所有人都沉浸在这两句改诗带来的巨大冲击之中。

他们仿佛看到了一扇全新的大门,门后是一个他们从未想象过的,无比精妙、无比瑰丽的诗词世界。

而陆明轩,就是那个执掌钥匙的人!

“啪!”

一声重响,惊醒了众人。

只见龙椅之上,唐玄宗激动地拍案而起!

“绝!

绝妙!”

他快步走下御阶,一把抓住陆明轩的手臂,眼神灼热得吓人。

“你所言说的,莫非就是上古失传的‘声律之学’?”

他身为帝王,见识远超常人,隐约知道诗歌格律的源头,但从未有人能说得如此系统,如此透彻!

“朕今日方知,诗词之道,竟有如此精深的奥妙!”

唐玄宗环视一周,声音里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朕命你即刻入翰林院,为待诏学士!

你的职责,便是将此‘声律之学’,著书立说,呈于朕前!

若能成一家之言,为我大唐开辟诗文新路,朕,不吝封侯之赏!”

轰!

此言一出,无异于平地惊雷。

一步登天!

从一个无名之辈,瞬间成为天子门生,翰林学士,更重要的是,他将可能成为未来大唐所有文人的“开山祖师”!

在一片艳羡、嫉妒、敬畏的复杂目光中,陆明轩神色依旧平静。

他注意到,在人群的后方,珠帘之后,一道特别的视线落在了自己身上。

那道视线,带着审视,带着好奇,还带着一丝难以言喻的警惕。

陆明轩望过去,只看到一个身着华美宫装的少女轮廓,凤钗摇曳,面容隐在光影之后。

叮!

系统的声音再次响起,这一次却带着一丝警示。

检测到S级气运观察者——升平公主。

警告:对方气运等级极高,与皇室、天下气运深度绑定,请宿主谨慎应对。

陆明轩收回目光,对着龙颜大悦的唐玄宗,缓缓躬身行礼,首到龙靴的脚步声远去,才缓缓首起身。

大殿之内,那股沸腾的狂热己经冷却,只剩下一种诡异的死寂。

一道道目光,或嫉或畏,或惊或疑,尽数落在他身上。

宰相李林甫那张布满皱纹的老脸,此刻比死灰还要难看。

他死死盯了陆明轩一眼,那眼神仿佛要将他生吞活剥,随即一甩袍袖,带着一群官员愤然离去。

一个全新的文学时代,似乎就要在这个年轻人的手中开启。

而他们,都将成为被时代车轮碾过的尘埃。

不多时,一名内侍官走上前来,对着陆明轩恭敬地一躬身:“陆学士,陛下有旨,己在翰林院为您备下馆阁,请随奴婢来。”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