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玉珏
“我还要出去找我妈妈呢!
二姑带我去,我出来好几天了,二姑是不是己经走了?”
此刻在他心里,什么也没有找妈妈重要,爷爷说了,再不出去,他就完了。
至于怎么就完了,他也不知道。
难道大山里将有什么灾难?
“师傅!
跟我出去找妈妈吧!
再不出去,你就完了。”
老人摇摇头,叹了口气,端详着瓶子:“师傅是诚心想收你这个徒弟,可你却不诚心。
这一身的神功,我是要带到棺材里去了。
好吧!
我送你回家。”
老人站起身。
真要送他回家?
师傅真好!
真要走,他又有些惋惜了。
阴差阳错,认了个师傅,却什么都没有学到,实在可惜。
他说:“师傅!
一会儿出去,你教我几招呗!
打仗不吃亏就行。”
老人说:“学武功,那是一时半会能学会的吗?
学艺是个长工夫,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学会的?
再说了,这个时代,武功的作用不大,要学也得学一些适应社会的真本事。
可是,不管学什么,都需要时间,速成的......”老人沉吟了一下,说:“想快速学成一样本事,除非遇上一个‘鬼天气’,可“鬼天气”,几年也遇不到一次。”
老人看见瓶子脖子上挂的玉佩,说:“喜欢戴这玩意?”
瓶子说:“这是妈妈给我戴的。”
老人把瓶子拉到一个石桌前。
石桌前放一个坛子,里面放着很多的小物件。
老人说:“喜欢什么就拿着,这些都是正经东西,哪一件都比你的那个玉佩好。”
这些东西是挺好,但他不想拿,古墓里的东西都是死人用的,想想都害怕。
可师傅让他拿,他不好不拿。
拿两个吧!
大不了回家后,再把它扔掉。
他顺手拿了两块玉珏揣进兜里。
当然,他也不知道这是什么物件。
老人说:“喜欢什么就拿什么,多拿几件。”
一件都不想拿,还多拿几件?
拿到家还得扔,麻不麻烦。
“师傅!
走吧!”
瓶子率先向外走去。
出了洞口,就意味着出了古墓,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新鲜空气。
“师傅!
你在前面走,我在后面跟着。”
他说。
“走着回家?
那得好几天。
我可不和你走。”
师傅说。
怎么?
师傅反悔了?
不想送他回家了?
瓶子的眼泪又要下来了。
“回家也是个拖油瓶,还那么愿意回家,真不知你怎么想的。”
师傅抱怨着。
既然知道我是拖油瓶,干嘛还不愿意把我打发走?
瓶子拉着脸,看着师傅。
“你想好了,要是现在说留下,师傅还收留你。
要是到了家,再想回来,我还不要了呢!”
师傅用渴望的目光看着徒弟,希望他改变主意。
但瓶子归心似箭,去意己决。
“师傅!
你要实在要教我,就住我家吧!
行吗?”
“我咋就那么愿意教你?
快回家吧!
我可不愿意要你这个拖油瓶。”
到哪都是个拖油瓶,这是翻不了身了。
瓶子一脸的失落。
师傅蹲下,说道:“来,趴在师傅身上,搂住师傅的脖子,闭上眼睛。
记住,别松手,别挣眼睛。”
师傅要背他走,自己倒是轻松了,师傅该有多累?
他不干。
师傅急了:“快上来呀!
逞什么强?”
瓶子无奈,只好趴在师傅背上,搂住师傅的脖子,闭上眼睛。
瓶子就觉得凉风嗖嗖地向他猛烈地刮来,别说不让他睁眼睛,让他睁也睁不开。
一会儿,风停了,师傅也停了。
“下来吧!
睁眼看看,到家了。”
什么?
什么?
到家了,这么快?
瓶子睁开眼,松开手,从师傅背上下来。
他看见,村子就在眼前,他家的房子己经清晰可见,真的到家了,他一阵兴奋。
“师傅!
这里离你家也没有多远啊!”
师傅咧咧嘴:“没有多远?
你自己走试试?”
师傅用手往前一指:“往前走,你爷爷在找你呢!
快去吧!”
爷爷?
爷爷在找他?
拖油瓶丢了,爷爷能不找吗?
可是爷爷在哪呢?
他怎么看不见。
“师傅!
爷爷在哪?”
没有听到师傅的回答。
他回过头,不见师傅,眼睛西处搜寻,仍不见师傅的影子。
他急了!
“师傅!
师傅!”
到处找,到处喊,找不到师傅,他放声大哭。
师傅藏在一棵大树后面,眼里流出泪水,真想上前一把把徒弟抱起来,但他控制住了自己。
“瓶子!
瓶子!”
呼喊声断断续续,由远而近。
“师傅!
师傅!”
他寻着声音向前跑去。
跑到跟前,他愣住了,那人不是师傅,是爷爷。
“爷爷!
爷爷!”
瓶子向爷爷跑去。
“瓶子!
瓶子!”
爷爷向瓶子走来。
爷爷走不动了,站住了,等待着孙子。
到了跟前,他一把抱住孙子,想把他抱起来,可是抱了两下,没有抱起来,自己反倒摔倒在地。
爷爷老了。
瓶子扶着爷爷一步步向家走去。
他的一只手***兜里,触摸到在古墓里拿的那两块玉珏。
他想把它扔掉,从坟墓里拿来的东西,他心有余悸,想想都膈应。
可是想起师傅,是师傅给他的,可能以后再也见不到师傅了,就不想扔了,留个师傅的念想吧!
几天后,瓶子要出发了,去城里找妈妈。
邻居一个姑娘要去城里打工,爷爷求她带上瓶子。
爷爷说:“瓶子!
赶紧走吧!
再不走,你就完了。
隔壁二姑过几天出去打工,你跟她一起走,到外面找你妈妈。
你妈妈出去五年了,一趟也没有回家。
你八岁了,长变模样了,还瞎了一只眼睛。
你妈要是还活着,也认不出你了。”
瓶子还惦记着找师傅学艺,但他更想找妈妈。
几年没有见到妈妈了,妈妈的模样,他都忘了。
爷爷让他管姑娘叫二姑。
爷爷嘱咐他记住妈妈,后爸和二姑的名字,妈妈叫谢桂兰,后爸叫秦永昌,二姑叫季华。
他都记住了。
二姑的父母和瓶子的妈妈,继父都在一个叫方州的城市打工。
二姑也是头一次出远门,也没有去过大城市,还要给她带个拖油瓶,很不乐意,但也不好拒绝。
爷爷把钱交给二姑保管,叫她带瓶子找到妈妈。
他们一大早就出发了,走了一天,到镇里的时候,己经没有班车了,只能住下,等坐明天的班车,下了班车还要坐火车,才能到达方洲市。
二姑拖着“拖油瓶”找了个小旅馆住下,又出去买回了吃的喝的。
两个人吃完就躺下睡了,走了一天的山路,又累又乏,很快就进入了梦乡。
第二天,坐上通往县城的汽车,到了县城,又坐火车到了省城,又换乘通往方洲的火车,坐了一天一夜,才到达方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