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 戳我直接看全本<<<<

立政殿那场惊心动魄的救治,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一块巨石,在皇城之内激起了层层涟漪。陈远的名字,不再仅仅局限于那个软禁小院和少数几个知情宦官之间,开始以一种模糊而神秘的姿态,在上层悄然流传。

最大的变化,来自于李世民态度的微妙转变。

就在陈远回到小院的第二天,赏赐便到了。不再是简单的衣食,而是笔墨纸砚,甚至还有几卷市面上难寻的典籍。送来赏赐的内侍态度愈发恭敬,低声传达了口谕:陛下有令,先生编撰书册,若有需查阅宫中藏书,可酌情允准。

这是一个信号,一个认可他“学术”工作的信号。

更让陈远感到安心的是,院外的看守并未撤去,但明显放松了许多。他甚至可以申请在两名侍卫“陪同”下,在皇庄内指定的区域散步,呼吸一下不那么压抑的空气。这是一种有限度的自由,却标志着他的身份正从“危险囚徒”向“特殊人才”过渡。

几天后,一个更令人振奋的消息传来。

王铁锤和李木匠,带着几个学徒,兴冲冲地抬着一架崭新的、散发着木头和铁器混合气味的犁具,来到了陈远的小院。两位老匠人脸上洋溢着自豪与激动,仿佛捧着的是自家刚出生的孩儿。

“先生!先生!成了!新犁做出来了!”王铁锤嗓门洪亮,远远就喊了起来。

陈远快步走出屋子,目光立刻被那架犁具吸引。它完全按照他的图纸制作,曲辕流畅有力,犁评、犁箭等调节机关精巧灵活,犁头寒光闪闪,整个结构浑然一体,既保留了传统犁具的厚重感,又透着一股前所未有的灵巧。

“好!好!二位老师傅手艺精湛!”陈远由衷地赞道,围着犁具仔细查看,不住点头。

“先生,光是看着好不算,”李木匠搓着手,眼神热切,“得下地试试!庄子上已经备好了一块田,就等先生去看看成效!”

陈远自然没有异议。在侍卫和内侍的陪同下,一行人来到了皇庄边缘的一块试验田。一头健壮的黄牛已经套好,庄户们好奇地围在田埂边,交头接耳,对着那架造型奇特的新犁指指点点。

王铁锤亲自扶犁,李木匠在一旁协助调整。随着一声吆喝,黄牛发力。

奇迹发生了!

只见那曲辕犁在王铁锤手中,显得异常轻灵。转弯时,不再需要农夫费力地连推带拽,只需轻轻摆动犁梢,犁头便顺着曲辕的引导,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轻松调头。王铁锤试着调节犁平,犁头入土的深度立刻发生改变,深浅一致,垄沟笔直整齐。而那经过优化的犁壁,在翻土时果然效果显著,土块破碎得更细,覆盖更均匀。

“神了!真神了!”王铁锤扶着犁,感受着手中传来的轻省力道,激动得满脸通红,“比旧犁省力一半不止!转弯太方便了!这深浅……这深浅还能调得这么准!”

田埂上的庄户们看得目瞪口呆,随即爆发出阵阵惊叹。

“快看!转弯都不用歇牛!”

“犁得多整齐!这地翻得,看着就舒坦!”

“王老汉看着都没咋费力啊!”

数据是最有力的证明。在同一块田里,用新旧两种犁具分别耕作相同面积,新式曲辕犁用时缩短了近三分之一,牛的疲劳程度明显降低,耕作质量更是远超旧犁。

亲自赶来观摩的皇庄管事,将这一切详细记录在册,看向陈远的眼神充满了敬畏。这份记录,连同那架实物犁具,被火速送往宫中。

陈远站在田埂上,春风吹拂着他的衣角,带来泥土的芬芳。他看着那头不再气喘吁吁的黄牛,看着王铁锤和李木匠脸上洋溢的成就感和庄户们眼中的希望,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满足。知识的力量,在这一刻变得如此具体而真实。

就在曲辕犁试验成功的消息传入宫中的同一天,立政殿也传来了好消息。一名内侍特意来到小院,满面笑容地对陈远说:“先生,皇后娘娘依您之法调养这些时日,咳喘已大为减轻,夜间能安睡了,精神头也足了不少。陛下和娘娘都十分欣慰,让咱家务必来告知先生一声。”

医药、农具,一内一外,两方面的成功,如同两块最坚实的基石,彻底稳固了陈远在李世民心中的价值定位。

几天后的一个傍晚,那名中年内侍再次到来,这一次,他手中捧着一卷明黄色的绢帛。

“陈远接旨!”

陈远整理衣冠,肃然躬身。

内侍展开绢帛,用清朗的声音宣读:“制曰:朕膺昊天之眷命,闻海外有遗贤,通格物之实学,怀济世之良方。今有陈远者,献治蝗之策,明农具之利,调理沉疴,有功于社稷。才堪任用,宜加旌赏。特授将作监丞,秩从九品下,赐长安永兴坊甲第一座,钱帛若干。尔其恪尽职守,专司格物新技之研创,勿负朕望。钦此!”

旨意简洁明了,去掉了之前“暂且挂职”的试用字样,正式授予了他将作监丞(从九品下) 的官职!虽然只是流外官中最低的一等,但这意味着他拥有了大唐的官方身份,不再是来历不明的“黑户”。更重要的是,特许他“专司格物新技之研创”,给了他明确的工作方向和一定的自***。赏赐的宅院,更是标志着他在长安正式落户。

“臣,陈远,领旨谢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陈远压下心中的激动,郑重行礼接旨。这一刻,他穿越以来的所有挣扎、恐惧和努力,似乎都有了着落。

内侍将圣旨交到陈远手中,脸上堆满了笑容:“恭喜陈监丞!日后同朝为官,还望监丞多多照应。”态度已是将陈远视为平等的同僚。

送走内侍,陈远独自站在院中,手中握着那卷沉甸甸的圣旨。夕阳的余晖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从命悬一线的囚徒,到官居九品的大唐官员,这其中的跨度,不过短短数月。

他知道,这并非终点,而是一个全新的起点。官场的复杂、技术的推广、未来的挑战,都才刚刚开始。但此刻,他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底气与决心。

他抬头望向暮色渐染的天空,那里,已有零星星辰闪烁。

属于他陈远的贞观故事,终于翻开了官方的第一章。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