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决定参加这次遗迹考察之后,他一首沉浸于自己的准备之中。
厚厚的笔记本写满了关于古遗迹的资料和猜测,书架上的专业书籍堆积如山,甚至连手机里的备忘录都塞满了琐碎的灵感。
然而,这一切的沉静,似乎在那个午后被悄悄打破了。
学校的考察队报名点设在图书馆的二楼。
那天下午,阳光正好,透过落地窗洒在书架之间的长桌上,映出一片温暖的光斑。
林舟走进图书馆时,心里还在琢磨着遗迹出发的路线。
报名点前己经聚了三三两两的同学,多数都在低声交流着行程和准备的物品。
林舟找了个角落坐下,安静地填着报名表。
忽然,一道清亮的声音在旁边响起:“你也报名考察队吗?
看你填得这么认真,是不是准备了很久?”
林舟抬头,看见一个女孩站在他旁边。
她身材纤细,长发梳成马尾,眉眼间透着一股明媚的神采。
她微微一笑,眼里仿佛藏着星光。
“嗯,是的。”
林舟有些拘谨地回答。
他不太习惯和陌生人交流,但对方的语气很自然,没有半点生疏。
“我叫苏明悦。”
女孩自我介绍,递过来一份报名表,笑着说,“我们是不是选了同一个方向?
你写的是‘遗迹文化与星象研究’吧?”
林舟一愣,没想到有人注意到自己的方向。
他点点头,心里生出一丝好奇:“你也是这个研究组吗?”
苏明悦有些兴奋地坐到了他对面,轻声道:“是啊,我一首对星象很感兴趣。
古遗迹和星象的关系,真的很神奇。
其实我之前做了不少调查,也看了很多关于这方面的书。”
她说起自己的研究时,眼中闪烁着光彩。
林舟听着,不由自主地被她的热情感染。
苏明悦滔滔不绝地讲述着自己曾经在家乡小镇的夜晚,仰望星空,思考着那些古人为何要将星星的轨迹与遗迹的建造相结合。
她说,星空是人类最早的日历,也是最神秘的指南。
林舟原本以为,这次考察队里大多数人只是为了学分或者新鲜感才报名,没想到竟有人有着与自己同样的热情和执着。
他们聊了许久,甚至忘记了身边的嘈杂。
林舟发现苏明悦不仅知识丰富,思维也很敏锐。
她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观点,比如遗迹的方位与特定星座的升落有关,甚至还讲到了古代祭祀活动如何与天象结合。
“你觉得,遗迹的布局真的像星图一样吗?”
林舟低声问。
苏明悦点头:“我相信古人绝不会随便选址。
他们观测星象、计算时间,把宇宙的规律融入到建筑中。
这种智慧,可能是我们现在很难完全理解的。”
林舟很少遇到能和自己深入探讨这些话题的人。
他们的交流越来越深入,从遗迹的结构谈到古代的仪式,从星象学聊到神话传说。
林舟不知不觉中放下了戒备。
他甚至拿出了自己的笔记本,在苏明悦的建议下补充了一些新的假设。
“你看,”苏明悦指着笔记本上一行字,“如果我们把遗迹的主轴线和夏季星座的升落点对齐,结果也许会很有意思。”
林舟微笑道:“我之前确实没考虑过这个角度。
你的想法很好。”
两人互相交换了联系方式,还约定一起查阅更多的资料。
报名结束后,林舟走出图书馆,心情格外轻松。
他本以为这次考察会是一场孤独的旅程,却没想到在出发前就遇到了志同道合的朋友。
回到宿舍,林舟翻开笔记本的封面,郑重地在第一页写下了苏明悦的名字。
他知道,这个名字将会在自己的旅途中变得越来越重要。
几天后,考察队召开了第一次集体会议。
苏明悦坐在林舟旁边,热情地和其他成员交流。
她总能提出新颖的观点,也愿意倾听别人的意见。
在讨论中,她和林舟配合默契,常常一语点破关键。
会议结束后,林舟和苏明悦在校园的小径上并肩而行。
夜色渐深,星光如洗。
他们聊着各自的童年,聊着为什么会爱上星空和遗迹。
苏明悦说,她小时候在乡下,每到夏天晚上,父亲会带她去田野边看星星。
那些繁星和夜风,让她觉得宇宙无比辽阔,也让她渴望去探索更多未知的世界。
林舟听着,觉得那些回忆仿佛也属于自己。
他回忆起小时候在老宅院子里,和爷爷一起数星星,听着关于古人造塔、祭天的故事。
两人的记忆在星光下交汇,像是命运早己安排好的邂逅。
“林舟,你相信命运吗?”
苏明悦忽然轻声问。
林舟沉默了一下,望着远处的星空,缓缓说:“我相信,每一次遇见和选择,都会在某个时刻改变我们的轨迹,像星星一样,最终连成属于自己的星图。”
苏明悦笑了,眸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那我们一起去探索属于我们的星图吧。”
林舟点了点头,心中的孤独被温暖填满。
他知道,这次旅途不再只是一个人的征途。
星光下的遗迹,将会见证他们共同的成长与发现。
夜色中,两人的身影渐渐远去,仿佛融入了那片星光和古老的传说。
而他们的故事,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