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请殿下赴死!
那为首的黑衣人收了剑,拱手一礼道:“在下孟生,是来刺杀太子的。”
秦风微微一抬下巴,以示继续。
那孟生将剑捧在手中,恭敬道:“敢请殿下献上首级。”
秦风失笑,反问道:“你们是扬姬派来的吗?”
“不是。”
顿了顿,那孟生道:“我们是伍大夫的家臣。”
秦风眉梢一挑,没想到伍氏也参与其中!
他狐疑道:“为什么说出你们的家底?”
那孟生回道:“因为今日,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秦风叹了口气道,“收手吧,刺杀太子,与谋反无异。”
孟生上前一步,持剑而立,“君命在身,恕难从命,请殿下赴死!”
这里的‘君’,指的是封君伍大夫,作为家臣,他们不需要效忠于其他人,包括秦王!
秦风惋惜道:“你们有没有想过,你们把我杀了,伍氏转头就会灭了你们的口,甚至全家老少都不放过。
希望你等能够弃暗投明,将功折罪。”
三人互视一眼,彼此下定了决心。
为首的孟生道:“殿下可知,士为知己者死?
伍氏于我三兄弟有知遇之恩,今以死报之,不负伯乐之情。
还请殿下赴死!”
左右二人也各拔出长剑,指向秦风,大声齐呼:“请殿下赴死!”
秦风无奈,这群人脑子都怎么长的啊?
也罢,说也说了,劝也劝了,既然找死……。
秦风负手,背过身去,在心中默念道:“雪儿姐姐,就送他们一程吧。”
一息。
两息。
三息。
秦风回首,不由眉头一皱,只见三人依旧持剑站立。
于是,他对雪儿疑惑道:“怎么还不死?”
“那……那个……,小秦风你快跑吧,我忘记我现在是个残魂了……。”
说罢,哧溜一声,逃窜到玉佩之中。
秦风……他表面镇静,心中却己是狂风骤雨。
怎么办!
怎么办!
怎么办!
不行!
我绝对不能露怯!
否则会死!
强自平静心神,认真思考。
眼前的刺客应该完全不怕死!
刚才都说的明白,他们愿意为伍氏牺牲。
说明三人确实是字面上的‘死士’,洗脑有够彻底的!
看起来有点傻!
斟酌一番后,秦风对着孟生道:“君且稍等片刻,我予你看一样东西。”
孟生颔首,太子风小小年纪,就可以顶着刀架在脖子上的压力而面不改色,这种人他是发自内心敬佩的。
秦风唤上小华,转身进入主殿。
黑虎也呼哧呼哧地跑了过来。
他走的沉稳从容,没有流露出一丝想要偷偷逃跑的迹象。
孟生三人在殿外等了片刻,不见秦风出来,站在身旁的二弟忍不住道:“大哥,太子不会跑了吧?”
“哼!
你就这点器量吗?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他说稍等片刻,那定然是有花一刻钟的理由。
太子有古君子之遗风,怎会偷偷逃走?”
孟生拔剑收鞘,对二弟的话颇为鄙夷。
“大哥所言极是!”
……数日前,司马府。
“大司马,你可得救救太子啊!”
说话的是一名满头白发的老者,此人乃秦国太师,名为乙。
作为太子的师傅,他本能自由地出入东宫,传授课业。
可自半个月前,太子被禁闭之后,便再也没见过他。
随着秦国政坛愈发波谲云诡,太师乙也嗅到了一丝危险的味道。
“救?
怎么救?”
司马滕中年模样,身着玄色华服,正摆弄着一盆绿植,看似漫不经心道。
“发兵啊!
大王病于禁中生死未卜,太子幽于东宫吉凶难料。
扬姬欲要作乱,能安定国家,保住社稷的,除了大司马,还能有谁呢?”
太师乙拜伏顿首,满头银丝落在地板之上,格外显眼。
司马滕走了过去,站在了他面前,居高临下,口含怒气,反问道:“你是让我,发兵攻打王宫吗?”
接着,他又冷哼一声,一字一顿道:“太师乙,你好大的胆子!”
在小夏域,贵族为官,世袭罔替,非有大故,不易其职。
太师氏世师太子,看似高贵,但在手握大权的执政卿面前,依然抬不起头来。
太师乙心中惶恐,连忙摆正心神,再拜稽首,道:“大司马若不出手,太子恐有性命之危啊!”
司马滕负手而立,看向窗外王宫方向道:“古语有言:‘凡师,必有名,无大义则亡,无粮食则亡,无辎重则亡。
’当下既无大义,又无粮草,攻城器械,更无具备,贸然发兵,胡能不亡?”
稍顿,看向太师乙,接着道:“你说扬姬会作乱,那就等她反了,再找我平乱吧!”
太师乙见此,有些急了,大声道:“大司马!
大王只有两个儿子,太子风仁爱孝悌,又是嫡长,众卿咸服。
公子柚尚幼,又是扬姬所出,恐非良选。
若太子有所不测,谁可以承宗庙、安社稷?”
司马滕闭眸沉思,太子风性格仁弱,年龄又小,这不正是他所希望的国君么?
若太子身死,到时候是立公子柚,还是哪个王孙?
不管如何,变数太大!
执政卿虽然权利很大,但也受君权制约,若国君与执政卿唱反调,必然使他处处受限。
不如救下太子风,也好让未来的国君欠下他一个人情!
司马滕之所以不肯出兵,只是在放长线,钓大鱼而己。
扬姬欲以为乱,单靠她一个深闺之妇必然是做不成的,裙下必定会有一群乱臣贼子经不住利益的诱惑,跟着扬姬往火坑里跳。
师出无名仅仅是个借口,他所期待的是,将反对他的人都聚集起来,一网打尽!
秦国立国西百年,基业早就分封完毕,己然封无可封,赏无可赏;秦国的西周,小国早己灭绝殆尽,己经吞无可吞,并无可并。
想要获得更多的权利和地盘,只有移花接木,腾笼换鸟,重新分配利益之下方能实现。
思及此处,司马滕觉得不能放弃这次打击政敌的机会,但也希望将太子风解救出来,问道:“有没有在不打草惊蛇的情况下,神不知鬼不觉地救下太子?”
太师乙的脸上闪过一丝喜色,连忙道:“有!
但我需要工师齐!”
司马滕一愣,跪坐在了太师乙的对面,道:“你既早有定计,我便命他听你调遣。”
太师乙大喜,再拜稽首,“多谢大司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