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志愿者的毛线团,裹着春天的风

>>> 戳我直接看全本<<<<
春风把驿站旁的梧桐叶吹得发绿时,“薄荷绿的约定”木牌边缘,悄悄缠上了圈浅紫色的牵牛花——是朵朵踩着小板凳,踮着脚缠上去的。

小姑娘如今织围巾的手艺己像样不少,手里正攥着条浅粉色的围巾,要送给刚搬来隔壁的独居爷爷。

陈屿和林晓刚把新整理好的书放进驿站,就看见卖热可可的老太太提着个竹篮过来,里面装着刚蒸好的青团,艾草香混着豆沙甜,飘得老远。

“孙女说这是‘春天的味道’,让我分给大家尝尝。”

老太太说着,给陈屿和林晓各递了一个,又朝不远处招手,“小张姑娘,快来吃青团!”

陈屿顺着她的目光看去,是去年冬天借走绿围巾、后来去了外地的姑娘,她手里拎着个帆布包,笑着走过来:“我调回本地工作啦,特意来看看驿站。”

她从包里掏出本崭新的《小王子》,封面上画着朵薄荷绿的玫瑰,“上次走得急,没来得及留本书,这次补上,还在里面夹了张织围巾的小技巧,希望能帮到大家。”

几人围着驿站说话时,朵朵忽然指着远处喊:“叔叔阿姨快看!

有好多人来啦!”

只见21路公交站台旁,几个穿志愿者服的年轻人正朝这边走,领头的男生手里抱着个纸箱,里面装着各种颜色的毛线团。

“我们在网上看到‘薄荷绿的约定’的故事,特意来帮忙!”

男生笑着说,“以后每周我们都会来,一起织围巾、整理旧书。”

林晓看着越来越多的人围过来,眼里亮闪闪的,悄悄拉了拉陈屿的手。

陈屿转头看她,想起去年冬天第一次在末班车上遇见她时,她脖子上那条薄荷绿的围巾,想起书桌前拆了又织的毛线,忽然觉得,爷爷说的“温柔会传染”,真的应验了——就像春天的草,不知不觉间,己经长满了整片土地。

傍晚时分,志愿者们帮着把新的毛线团和旧书整理好,又一起织了会儿围巾,驿站旁满是说笑的声音。

夕阳落在“薄荷绿的约定”木牌上,金边闪着暖光,牵牛花的藤蔓绕着木牌,像在轻轻拥抱这份温暖。

陈屿和林晓并肩坐在长椅上,看着志愿者们笑着离开,看着老太太给晚归的路人递上一杯热饮,看着朵朵把织好的浅粉色围巾给独居爷爷围上。

林晓靠在陈屿肩上,轻声说:“你还记得去年冬天,我们在末班车上聊《雪国》吗?”

陈屿点头,她继续说,“那时我总觉得,爷爷走了,温暖也会跟着走,可现在才知道,温暖只要传下去,就永远不会消失。”

晚风轻轻吹过,梧桐叶沙沙作响,像在附和她的话。

陈屿握住林晓的手,指尖碰到她无名指上刻着“薄荷绿”的银戒指,心里满是暖意。

他抬头看向远处的21路公交,昏黄的灯影慢慢驶来,像去年冬天那样,带着暖香,也带着希望。

后来的日子里,“薄荷绿的约定”成了21路公交沿线最特别的风景。

有人来这里带走温暖,有人来这里留下心意,薄荷绿的围巾依旧是驿站里最常见的颜色,但也多了浅蓝、鹅黄、浅粉等各种“春天的颜色”。

没人再提起最初的故事,但每个来到这里的人都知道,有一份关于温暖的约定,一首在延续。

而陈屿和林晓,依旧会在每个周末来驿站帮忙,有时会坐末班21路回家,坐在靠窗的位置,看着窗外的风景从冬天的雪变成春天的花,从夏天的绿变成秋天的黄。

他们的手里,有时会拿着一团薄荷绿的毛线,有时会捧着一本旧书,有时只是握着彼此的手,感受着这份因温暖而生的、长久的幸福。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