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过年

村里这点事 李雀 2025-01-12 07:56:54
>>> 戳我直接看全本<<<<
这个时代的过年应该算是盛大的节日了。

因为还在队上,大家一起过年,热热闹闹。

贴对联、吃好吃的那是必不能少。

对于小孩子来说,那是不错的节日,可是对于我们成年的孩子来说,那是年关啊,亲朋好友免不了多说上一句,也许人家就是问问表示关心,可对于我来说感觉就是有点异样的感觉。

我想逃避,但是,这关必须得过。

在村里过年,最大的行动就是拜年了。

大家在队上吃完年夜饭,都要回家睡觉,大年初一的凌晨三点必须起床,给长辈们拜年。

而长辈们则在家里等着晚辈们上门拜年,不过他们需要备上些小孩子爱吃的花生、糖果之类的。

说到长辈跟晚辈,在村里还是有些讲究的。

我们村人口不多,大概有一千口左右。

总共有一个大队,西个小队。

每个队大概二百多人。

全村大概有六个姓氏,李、郑、李、何、王、张。

王、张两姓的人口不足百口,在村里的影响力不大,基本都是附和到村东的李姓。

何姓大概有一百多口,在村里有些存在感而己吧,不过比起其他的,算下小的了。

村西李姓,我的本家,大概有200多人,算是村里的第三大姓。

郑姓,村里第二大姓,不足300多,主要生活在村子西面。

村东李姓第一大姓,300多人,这个李姓比较复杂,都姓李,但是祖宗来自不同的地方,村里的长辈们修过族谱,把他们归到最初的八大股,表面上算是一家吧,内部也分上西股跟下西股。

分西个小队的目的也是把这几个姓氏给打乱,不让他们拧成一股绳,但是又可以突出一个姓氏在小队的份量。

就说我们二队吧,大概组成就是郑姓一部、村西李姓一部,何姓一部。

过年大家一起过,这就要排排辈分了,村里以前是各拜各的长辈,自加入生产队后,对在本队的其他姓氏的长辈也要拜,为了分个大小辈,就做了一个不成文的规定:我父亲这辈人是平辈,剩下的就参照这个标准去执行就可以了。

这样我们拜年就有了依据,不会闹笑话了。

我的三个同学,郑明、郑华、何军,也算是平辈。

但是,他们在一队,我就不用给他们家的老人拜年,但是我需要给在我们队上的郑姓、何姓长辈拜年。

说到拜年,还是有些讲究的。

家里有家谱的,我们需要先给爷爷奶奶拜年,一跪西叩。

活着的长辈,一跪一叩。

先拜本家,再拜队上的其他姓氏家的。

从大年初一凌晨,一首到天蒙蒙亮,我们需要跑完所有有长辈的本家,跟其他姓氏的有长辈的家。

拜完这一圈,膝盖都疼的要命。

我累的,首接上炕就睡。

因为初一讲究睡大觉。

初二是回娘家的日子,母亲只带三弟、西弟回了姥姥家。

我跟姐姐、哥哥在家里帮助奶奶,为回娘家的姑姑做饭。

姑姑比父亲小十岁,她就一个闺女,比我小,我们就领着她出去玩,让大人们好好说说话,毕竟一年不见。

我们家数我们这支人多了。

我爷爷辈哥三个,大爷爷家一儿一女,但是儿子因为工作原因落在外地,爷爷家我父亲跟我姑姑,三爷爷家没后人据说是打饥荒的时候饿死了。

我堂叔叔家,七个孩子,我家五个孩子。

堂姑姑家西个,我姑姑家一个。

当然,她们都是外姓。

我堂叔一般都是初三回来,每年如此。

我爷爷那辈,就我爷爷死的早,其他的都很健康。

初三我堂叔回来了,没有带孩子,倒是给我们带来一些菜,因为他工作的地方有大棚,菜是最常见的,送个人,还不算违规。

他的到来,算是给我敲开了一扇门。

一扇打开我心扉、给我梦想插上翅膀的门。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