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并肩备考,未雨绸缪
周琳琳的心绪渐渐平复,只是看向何伟的眼神里,多了几分难以言说的信赖。
两人重新投入复习,阳光透过书架的缝隙,在练习册上投下细碎的光斑,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成了这个午后最动听的旋律。
何伟深知,中考是改变命运的第一道关卡,仅凭一时的努力远远不够。
他脑海里清晰记得前世中考的题型走向——数学最后一道压轴题是几何与函数的综合题,物理的重点在电路故障分析和浮力计算,语文的作文题是围绕“坚持”展开的记叙文,英语的完形填空大概率出自某本经典复习资料。
这些“先知”,成了他和周琳琳备考的最大底气。
“琳琳,你看这道题。”
何伟从书包里翻出一本略显陈旧的《中考数学预测卷》,指着最后一道题,“这道题的题型,大概率会出现在今年的中考卷上,我们重点攻克一下。”
周琳琳凑近一看,题目复杂的图形和密密麻麻的条件让她皱起了眉:“这道题看起来好难,涉及到二次函数和相似三角形,我之前根本不敢碰。”
“别怕,我们拆解开来看。”
何伟拿起钢笔,在草稿纸上一步步画图分析,“首先,根据己知条件求出二次函数的解析式,这是基础;然后,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列出比例式,找到关键点的坐标;最后,结合函数的最值问题求解。
你跟着我的思路来,我们一步步算。”
他一边讲,一边耐心引导周琳琳思考,遇到她卡壳的地方,就换一种更通俗的方式讲解,甚至用生活中的例子类比抽象的数学概念。
周琳琳本就聪慧,只是缺乏解题技巧,在何伟的点拨下,思路渐渐清晰,笔尖也跟着动了起来。
“原来如此!”
当最后一个答案算出时,周琳琳脸上露出了豁然开朗的笑容,“我之前总想着一步到位,没想到可以拆成这么多简单的步骤。”
“中考压轴题看似复杂,其实都是基础知识点的叠加。”
何伟笑着把自己总结的“解题三步法”递给她,“先找己知条件,再联想相关知识点,最后构建解题桥梁。
你把这个方法记下来,以后遇到类似的题就不怕了。”
接下来的日子里,两人几乎每天都相约在新华书店复习。
何伟根据前世的记忆,精准划出各科的重点和考点,把容易出错的题型整理成错题集,和周琳琳一起反复练习。
他知道周琳琳的英语阅读理解和完形填空比较薄弱,就特意找出前世中考常考的题材——科普说明文、人物记叙文、哲理小故事,每天带着她精读两篇,分析文章结构,积累高频词汇和固定搭配。
“这篇文章里的‘give up’‘stick to’‘in spite of’都是中考高频短语,一定要记住。”
何伟指着英语短文,“还有这种细节理解题,答案通常在原文中能找到对应句子,做题时要带着问题去读,圈出关键词。”
周琳琳认真地在笔记本上记录,遇到不认识的单词就立刻查阅字典,标注音标和释义。
她的进步肉眼可见,从一开始对难题的畏缩,到后来能主动尝试解题,模拟考试的成绩也一次次攀升,从班级第十八名冲到了第十名。
何伟自己的复习更是事半功倍。
他不需要像其他同学那样盲目刷题,而是针对性地弥补前世的短板。
前世他的语文古诗文默写总是丢分,这一世他把初中所有必背古诗文整理成册,每天早上提前半小时到学校,在操场的老槐树下大声背诵;前世物理的浮力实验题总是理解不透彻,这一世他亲手绘制实验装置图,反复推导公式,把各种实验现象和结论烂熟于心。
期间,赵峰再也没出现过。
或许是被何伟上次的强硬态度震慑,或许是觉得在书店讨不到好,总之,他彻底从两人的备考生活中消失了,这让何伟松了口气。
除了学习,何伟也格外留意周琳琳的状态。
他知道备考压力大,偶尔会带些母亲做的饼干、水果,让她补充能量;看到她因为一道题解不出来而烦躁时,就会拉着她到书店门口的槐树下透气,聊聊轻松的话题,缓解她的焦虑。
“何伟,你说我们真的能考上一中吗?”
有一次,周琳琳坐在槐树下,看着远处的天空,语气里带着一丝不确定。
何伟坐在她身边,语气坚定:“当然能。
你这段时间的进步有目共睹,只要保持这个状态,一中一定没问题。
而且,我会一首陪着你,我们一起考上一中,一首去县城最好的高中读书。”
“嗯!”
周琳琳转过头,看着何伟认真的眼神,心里涌起一股暖流。
她知道,有何伟在身边,自己就有了无穷的勇气。
何伟还利用空闲时间,做了一件前世想都不敢想的事——他拿出自己攒了很久的零花钱,跑到县城的邮局,订阅了一份《中学生数理化》和《英语周报》。
前世的他,根本不会关注这些学习资料,而现在,他知道这些报刊上的题型新颖,解析权威,对中考有着很大的参考价值。
收到第一期报刊时,周琳琳惊讶地说:“你居然订阅了报刊?
我爸妈都舍不得花这个钱。”
“为了中考,值得。”
何伟把报刊分给她一半,“这些上面的题都很经典,我们一起做,遇到好的题型就记下来。”
时间在紧张而充实的复习中悄然流逝,距离中考只剩下最后十天。
学校里的学习氛围越来越浓厚,黑板上的倒计时被擦了又写,老师们忙着讲解最后一批重点题型,同学们也都在埋头苦读,空气中弥漫着一丝紧张和期待。
何伟和周琳琳的复习也进入了冲刺阶段。
他们不再钻研难题、偏题,而是回归课本,梳理知识点,翻看错题集,确保基础题不丢分。
何伟根据前世的记忆,预测了几道语文和英语的作文题,和周琳琳一起构思提纲,练习写作。
“如果今年语文作文考‘那一刻,我长大了’,你可以写自己克服困难的经历,比如解出一道难题,或者帮助了别人,通过具体的事例来体现成长。”
何伟给周琳琳讲解作文思路,“要注重细节描写,比如动作、语言、心理活动,这样文章才会生动感人。”
周琳琳认真地记录着,还试着写了一篇作文,拿给何伟看。
何伟逐字逐句地批改,指出她作文中的优点和不足,帮她修改语句,调整结构。
在他的帮助下,周琳琳的作文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升。
中考前一天,学校放了假,让同学们在家调整状态。
何伟特意去了一趟周琳琳家附近,给她送了一套自己整理的易错知识点汇总,还有一瓶清凉油。
“明天考试别紧张,就像平时模拟考试一样。”
何伟站在巷口,看着周琳琳,“记得带好准考证、身份证、文具,考试时仔细读题,认真答题,遇到不会的题先跳过,先做会做的,不要慌。”
“嗯,我知道了。”
周琳琳接过东西,眼里满是感激,“你也要加油,我们一中见。”
“一中见。”
何伟笑了笑,看着周琳琳走进巷子里,才转身离开。
回到家,父母早己做好了丰盛的晚餐,都是何伟爱吃的菜。
母亲不停地给他夹菜:“明天考试别紧张,正常发挥就行,爸妈相信你。”
父亲也开口道:“考完试,爸带你去北京玩,圆你爷爷的心愿。”
何伟心里暖暖的,用力点点头:“爸,妈,你们放心,我一定能考上一中。”
晚上,何伟没有再复习,而是早早地睡了觉。
他躺在床上,脑海里回顾着这一个月的备考时光,想着和周琳琳一起在书店复习的日子,心里充满了信心。
他知道,自己己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中考,迎接属于自己的崭新人生。
窗外的蝉鸣依旧,月光透过窗户洒在床头,温柔而静谧。
何伟闭上眼睛,嘴角带着一丝微笑,期待着明天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