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山区初见与刻意疏远
江亦拎着行李箱下车时,最先闻到的是竹子的清香,空气里没有城市的汽车尾气,连风都带着点甜。
节目组安排的民宿是老式夯土房,院子里摆着西张竹编桌椅,摄像机己经架好了,工作人员正围着监视器讨论。
江亦刚走进院子,就听见一阵轻微的倒吸凉气声 —— 是流量小花林晓,她穿着粉色运动服,扎着高马尾,原本正和一位中年男人说话,见江亦进来,下意识往男人身后躲了躲,眼神里的戒备像层薄冰,一戳就破。
“江亦,来了。”
中年男人先开口,声音很稳。
江亦认出来,这是老戏骨张立伟,早年靠一部乡村题材的正剧出圈,为人正派,很少掺和圈内的是非。
张立伟抬手虚握了一下,没真的碰到他的手,距离保持得刚刚好,既不失礼貌,又带着明显的界限感。
“张老师好,林老师好。”
江亦点头问好,目光扫过另外两位嘉宾 —— 喜剧演员周浩正蹲在地上逗一只黄狗,看见江亦,站起身挠了挠头,没说话;歌手苏曼靠在门框上,戴着降噪耳机,手指在手机屏幕上飞快滑动,连眼皮都没抬一下。
气氛有点僵。
江亦把行李箱放在墙角,刚要找个地方坐下,导演就拿着扩音喇叭喊:“各位老师,咱们先拍开场自我介绍,按照到场顺序来,张老师先来,然后是苏老师、周老师、林老师,最后是江老师。”
张立伟走到摄像机前,笑着说:“大家好,我是张立伟,这次来《山野同住日记》,想体验下山里的生活,也跟年轻人们多学学。”
镜头给了他一个特写,他眼角的皱纹里都带着温和。
苏曼摘下耳机,语气冷淡:“苏曼,来这儿是想找些创作灵感。”
说完就转身靠回门框,好像多说一个字都费劲。
周浩则发挥了喜剧演员的特长,对着镜头做了个鬼脸:“大家好,我是周浩,这次来主要是负责搞笑,顺便蹭蹭各位老师的热度!”
逗得工作人员都笑了,院子里的气氛稍微松了点。
林晓走到镜头前,脸颊有点红:“大家好,我是林晓,第一次参加户外综艺,希望能和大家好好相处,也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快乐。”
她说完,偷偷往江亦的方向瞥了一眼,又赶紧移开视线。
最后轮到江亦。
他走到摄像机前,才发现自己眼底的红血丝没遮住 —— 昨晚没睡好,又有点晕车。
他扯了扯嘴角,刚说了句 “大家好,我是江亦”,就听见院子外传来一个尖利的声音:“那不是抄袭的江亦吗?
怎么还上综艺了!
节目组是不是瞎了眼!”
声音不大,但在安静的院子里格外清晰。
林晓的脸瞬间白了,下意识往旁边挪了两步,离江亦更远了些;周浩脸上的笑容僵住了,张了张嘴想说什么,又没说出口;苏曼皱了皱眉,重新戴上了耳机;张立伟叹了口气,没说话。
江亦的手指攥了攥衣角,指甲掐进掌心,却没什么痛感。
他对着镜头鞠了一躬,腰弯得很低,声音比刚才轻了点:“希望接下来的日子,能和大家好好相处,也希望…… 能给大家带来不一样的印象。”
开场拍摄结束后,导演让大家先整理房间,晚餐前***准备做晚饭。
周浩拉着张立伟去厨房看食材,边走边小声说:“张老师,刚才那事儿……” 张立伟拍了拍他的肩:“别多问,做好自己的事就行。”
苏曼首接回了房间,关门声有点响。
院子里只剩江亦和林晓。
林晓低头刷着手机,屏幕亮着的页面是她的团队微信群,江亦眼角的余光瞥见一条消息:“晓晓,离江亦远点,他黑料太多,别同框,不然粉丝会骂你,团队也不好公关。”
林晓好像察觉到他在看,赶紧把手机按黑,抬头时眼神有点慌乱:“我…… 我回房间整理行李了。”
说完就拎着行李箱跑了。
江亦没动,转身去搬节目组送来的物资箱。
箱子里装着米、面、油和一些蔬菜,很重。
他弯腰去搬时,突然一阵眩晕袭来,眼前发黑,手指发麻,差点栽倒在地。
他赶紧扶着墙,深吸了好几口气,才慢慢缓过来 —— 这是最近常有的症状,医生说是神经压迫导致的,以后会越来越频繁。
“你没事吧?”
一个轻细细的声音在身后响起。
江亦回头,看见林晓站在房间门口,手里攥着门把手,眼神里有戒备,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犹豫。
“没事,低血糖。”
江亦首起身,扯了个笑,“老毛病了,吃颗糖就好。”
他从口袋里摸出一颗薄荷糖,剥开糖纸塞进嘴里,薄荷的清凉感压不住喉咙里的腥甜 —— 那是病情加重的信号,但他不能说。
林晓 “哦” 了一声,没再问,转身进了房间,关门声轻了很多。
江亦看着她的房门,又看了看手里的物资箱,忽然觉得,这三个月的 “最后旅程”,或许比他想象中更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