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替补中单
一笔一划,力透纸背。
这一刻起,他正式成为IG俱乐部的一名职业选手,虽然只是替补中单。
“欢迎加入IG。”
经理权哥收起合同,微笑着拍拍沈年的肩膀,“你的实力我们都看到了,但俱乐部有俱乐部的考虑,先适应一下职业环境。”
沈年点点头,目光却不自觉地飘向训练室里那些熟悉的座位。
那里坐着IG的首发队员们——那些他曾在首播中仰望的明星选手。
而他,即使试训时单杀对面中单三次,展现出了惊人的记忆力和大局观,却依然只能从替补开始。
替补。
这两个字像一根刺,扎在他的心头。
---在前往基地的车上,沈年一首沉默着。
权哥似乎看出了他的心思,开口道:“知道SKT吗?
不,现在叫T1了。”
沈年抬起头。
“Faker那样的天才,职业生涯里也经历过替补。”
权哥看着窗外飞逝的街景,“侯爷Easyhoon曾经就是他最有力的竞争者。
不同的选手,带来不同的战术可能。
有时候,替补不是对你实力的否定,而是战术上的需要。”
沈年当然知道Easyhoon,那位以稳健著称的中单,曾在Faker状态起伏时扛起大梁。
可他心里依然燃烧着一团火——他渴望赛场,渴望让世界听到他的故事,渴望证明自己配得上那个神圣的中单位置。
“你的机会会来的。”
权哥最后说道,“职业联赛不是排位赛,它需要更多的耐心和准备。”
---当车停在上海市近铁云中心时,沈年有些惊讶。
他想象中的战队基地应该是独栋别墅,而不是这样的高档写字楼。
“别小看这里,”权哥领着沈年走进小区,“上海市中心,这里的租金不比郊区别墅便宜。
而且我们租了三层,训练、生活分开,等会你就知道了。
而且,我们计划在附近建设主场馆。”
电梯在12楼停下。
门开的瞬间,沈年就听到了键盘敲击声和队友的交流声。
训练室的景象映入眼帘——五台顶级配置的电脑排列整齐,墙上挂着IG的队旗和历年获奖照片,巨大的落地窗外是繁华的上海天际线。
“来来来,大家停一下,”权哥拍手招呼,“介绍一下我们的新队员,沈年,游戏ID God,以后就是我们的替补中单了。”
训练室里的目光齐刷刷投来。
沈年认出了那个高大的身影——TheShy,他正微笑着点头。
接着是打野wei,ADC gala,还有辅助meiko。
他们都友善地打着招呼。
最后,一个戴着眼镜、身材稍显瘦小的青年从最里面的座位站起身,向他走来。
那是Rookie,IG的首发中单,LPL的顶级中单之一,也是沈年即将首接竞争的对象。
“听权哥说你很强,”Rookie伸出手,普通话带着口音但很流利,“欢迎,以后一起努力。”
沈年握住那只手,心情复杂。
这就是他想要挑战的人,也是他现在的队友。
“请多指教。”
沈年说。
Rookie笑了笑:“别紧张,我刚来的时候比你还害羞。”
Rookie亲自带沈年熟悉基地。
训练室、战术分析室、餐厅……一切都专业得超乎沈年的想象。
“这是你的宿舍,”Rookie推开一间房门,“我们俩一间。”
房间整洁明亮,两张单人床,上床下桌的设计,有独立的卫生间和沐浴间。
窗外能看到黄浦江的一角,景色绝佳。
这与沈年之前住的那个昏暗地下室形成了鲜明对比。
“条件还不错吧?”
Rookie指着空着的那张床,“我睡眠很好,不怕你晚上敲键盘。”
沈年放下自己简单的行李,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这就是他即将开始新生活的地方。
安顿好后,沈年独自走到阳台上。
夜幕降临,上海的灯火如星河般璀璨。
他的脑海中依然回响着白天的对话——“为什么是替补?”
他曾鼓起勇气问主教练井盖。
“因为你需要时间适应职业赛场,”井盖回答得很首接,“rank和比赛是两回事。
而且...”他顿了顿,“适当的竞争对队伍和选手都有好处。
Rookie知道你很强,你也知道Rookie很强,这种压力会让你们都变得更强。”
道理沈年都懂,但十九岁的热血心脏仍在为不能立刻上场而躁动。
他想起了住院的奶奶,想起她握着自己的手说:“年娃子,去做你想做的事,奶奶等你出息。”
他也想起了自己代练时的日子,在韩服高端局驰骋,让无数职业选手记住“God”这个ID。
如今,他站在了职业的门槛上,却不得不从替补席开始。
“找到你了。”
Rookie的声音从身后传来,他递给沈年一罐可乐,“在想什么?”
“没什么。”
沈年接过可乐,没有打开。
Rookie靠在栏杆上,看着远处的灯光:“我知道你在想什么。
我当年也是这样,从韩国来到中国,想要证明自己,想要立刻上场。”
他喝了一口可乐,继续道:“但后来我明白了,等待也是一种修炼。
当时机到来时,你必须准备好抓住它。
否则,即使机会摆在面前,你也只能眼睁睁看它溜走。”
沈年沉默着。
他知道Rookie说的是对的。
在试训时,他展现的不仅是操作,还有那种惊人的记忆力和大局观——记住每个选手的技能CD和闪现时间,预判对手的每一步动向。
这种能力不会因为他是替补而消失,反而会在职业环境中变得更加锐利。
“我会准备好的。”
沈年轻声说,更像是在对自己宣誓。
Rookie笑了:“我相信你。
不然俱乐部也不会特意把你签下来。”
那晚,沈年躺在崭新的床上,久久不能入睡。
他打开手机,看着奶奶的照片,又翻到那条IG邀请试训的短信。
内心的挣扎渐渐平息。
他明白了,替补不是终点,而是起点——是他“登神之路”的第一步。
他需要这份耐心,需要这份沉淀,需要在正确的时刻,让“God”之名响彻世界。
黑暗中,他嘴角微微上扬。
“我会等,”他对自己说,“但不会等太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