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工地出事了
他不再仅仅满足于完成系统发布的任务。
筛沙、搬砖、和灰、递工具……每一个枯燥重复的动作,他都力求做到标准,甚至完美。
身体的疲惫和酸痛被他当成了淬炼的燃料,那股来自系统的、对身体协调和发力技巧的微妙引导,让他进步神速。
李建国看他的眼神,从最初的略带惊讶,变成了偶尔的赞许,甚至开始让他尝试一些更有技术含量的活儿,比如跟着老师傅学习砌筑简单的墙体基础。
“手要稳,眼要准!
砖缝里的砂浆要饱满,对,就这样,刮一下!”
一个姓赵的老师傅,蹲在旁边,看着王远笨拙却异常认真地摆弄着手中的砖块和瓦刀,难得耐心地指点着。
王远屏住呼吸,手腕用力,用瓦刀刮去挤出的多余砂浆。
动作还有些生硬,但落点精准,砖块与下面那层之间的缝隙均匀。
砌筑熟练度小幅提升。
力量+0.1。
提示音再次响起。
王远嘴角微不可查地扬了一下。
工间休息,他不再像其他工友那样找个阴凉地一瘫,或者凑在一起胡吹海侃。
他要么凑到老师傅旁边,递根烟,问些看似随口、实则切中要害的问题——关于不同标号水泥的特性,关于沙子的含水率对砂浆强度的影响,甚至关于这年代常见的几种建筑结构形式的优劣。
老师傅们起初觉得这小子有点怪,问的问题也挺拗口。
但看他态度恭敬,干活也舍得下力气,倒也乐意多说几句。
这些浸淫行业几十年的老师傅,肚子里或许没有系统的理论,但经验之谈,往往一针见血,让王远受益匪浅。
要么,他就一个人蹲在材料堆旁,用手指捻起不同的沙子、水泥,仔细观察它们的颗粒、颜色,甚至凑近了闻气味。
他还在休息时间,偷偷用废弃的砖头和少量水泥砂浆,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尝试按照系统配方里描述的感觉去“捶打”和“揉捏”,寻找那种所谓的“粘糯”质感。
虽然条件简陋,材料也不对,但他乐此不疲。
这些举动落在其他工友眼里,就成了“这小子中暑后脑子真有点不正常了”。
“远哥,你老鼓捣那破沙子烂泥干啥?
能当饭吃啊?”
黑皮叼着烟,凑过来,一脸不解。
王远头也不抬,用手指感受着掌间粗糙的颗粒:“闲着也是闲着。”
“我看你是魔怔了。”
黑皮摇摇头,走开了。
张叔也私下找过他一次,语重心长:“王远啊,学手艺是好事,可也别太钻牛角尖。
咱们这行,说到底还是力气活,有些东西,知道个大概就行了,深究没用,费脑子。”
王远只是笑笑:“知道了,张叔,我就随便看看。”
他知道,有些鸿沟,无法用语言跨越。
这天下午,工地上出了一点小意外。
一段己经砌到一人多高的砖墙,在几个工人往上递送材料时,靠近角落的一小片墙体,大概三西平米的样子,突然发出了令人牙酸的“嘎吱”声,紧接着,表层的抹灰簌簌掉落,砖块肉眼可见地向外微微鼓胀,出现了裂缝!
“不好!
要倒!”
一个眼尖的工友失声喊道。
周围几个人吓得连忙后退,现场一阵骚动。
正在不远处检查钢筋绑扎的李建国闻声脸色一变,几步冲了过来,一看那墙体的状况,眉头死死拧成了一个疙瘩。
“都闪开点!”
他吼了一嗓子,围着的人又退开几步。
那面墙就像个喝醉了酒的壮汉,摇摇晃晃,似乎下一秒就要垮塌。
虽然面积不大,但真砸下来,伤到人是肯定的,工期也得耽误。
“妈的!
肯定是地基没夯实,或者砂浆标号不对!”
李建国骂了一句,脸色铁青。
他围着那危墙转了两圈,一时也有些束手无策。
这年头,安全措施简陋,处理这种突发状况,大多靠经验,风险很高。
强行支撑?
怎么支?
拆掉重砌?
怎么拆才能不引起更大范围的坍塌?
工人们面面相觑,没人敢上前。
就在这时,一个声音响起,带着点不确定,但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李头,能不能……试试用三角支撑原理,在鼓胀反方向打几个斜撑,先把力卸掉,再从上面逐层拆除?”
所有人都循声望去,看到的是站在人群外围,脸上还沾着灰泥的王远。
空气安静了一瞬。
“三角支撑?
斜撑?”
李建国愣了一下,显然没太听明白这文绉绉的词儿。
其他工人更是一脸茫然。
王远意识到自己可能说快了,赶紧换了个说法:“就是……找几根结实的木头或者钢管,斜着顶住它往外鼓的那一面相反的方向,把它往回顶住,别让它继续往外倒。
然后从墙头顶上开始,慢慢把松动的砖一块块拆下来。”
他一边说,一边用手比划着。
这么一解释,李建国和其他几个老师傅立刻听懂了。
道理其实不复杂,只是刚才情急没想到,或者不敢贸然采用。
李建国盯着那面危墙,又看了看王远,眼神锐利得像刀子:“你小子,从哪儿听来的这办法?”
王远心里一紧,面上却保持镇定:“以前……以前在老家看人修危房,好像用过类似的法子。”
这个借口很蹩脚,但一时也找不到更好的说辞。
李建国深深看了他一眼,没再追问。
现在也不是追问的时候。
他当机立断:“去找几根最粗的杉木来!
快!”
几个工人连忙跑开。
木头很快找来,按照王远说的思路,在李建国的指挥下,几个胆大的工人小心翼翼地将几根粗大的杉木一端抵在远处坚实的地面或墙体上,另一端斜着死死顶住危墙向内(鼓胀方向的反面)的稳定部分。
“嘎吱——”随着支撑木的发力,危墙发出令人心悸的声响,但向外鼓胀的趋势明显被遏制住了。
“好了!
稳住了!”
有人喊道。
李建国松了口气,抹了把额头的汗,看向王远的目光复杂了许多。
他指挥着两个经验丰富的老师傅,搭着简易架子,开始从墙头小心翼翼地进行拆除。
危机暂时解除。
工人们看王远的眼神,也悄然发生了变化。
不再是看一个有点“魔怔”的傻小子,而是多了几分惊奇和探究。
王远自己也松了口气。
刚才他也是灵光一闪,结合了前世的力学知识和现场情况提出的建议。
幸好,有用。
成功运用基础建筑力学知识化解小型施工危机。
经验值+50。
精神+0.2。
声望系统初步激活。
当前在“南华建筑工地三队”声望:友善(5/100)。
系统的提示让他心头一喜。
还有经验值和声望?
晚上,躺在硬板床上,王远调出系统界面。
经验条涨了一小截,声望栏也亮了起来。
他注意到,商城图标依然是灰色的,但下面出现了一行小字提示:“声望达到‘尊敬’或积分达到100点可解锁。”
看来,得双管齐下。
他翻了个身,肩膀的伤口碰到粗糙的床单,传来一阵刺痛。
他咧了咧嘴,却无声地笑了。
今天,他不仅仅是在搬砖。
他用了脑子,解决了实际问题。
这种感觉,比单纯完成系统任务,更让他感到一种踏实的满足。
工棚外,夜虫鸣叫。
工棚内,鼾声西起。
王远在弥漫着汗臭和脚臭的空气里,闭上了眼睛。
明天,又是新的一天。
他得想办法,尽快把那“糯米灰浆”弄出点眉目来。
积分和声望,他全都要。
通往月球的路,从稳住一面危墙开始,似乎,又往前铺了一小块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