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职工大会

>>> 戳我直接看全本<<<<
报到后两天,李海生心里首打鼓,按照农村迷信的教育,第一次去办大事,如出门挣钱、上学读书、求人办事上班等都求一个好的彩头,最怕遇到三样事:一是怕遇到赶猪古的老表;二是怕碰到送葬队伍;三是怕见到动物交配。

否则彩头不好,会诸事不顺。

李海生想,他妈的,报到这天就见到一对狗男女偷情。

李海生之所以愤愤地称之为狗男女,是因为他们怎样乱搞,搞死他都好,但怎么光天化日下跑到共公场所去搞,这不是人这种高等动物所为,只有狗一样的畜生才做得出来。

自己也真是背时,以后的日子还真不知会发生什么事。

李海生星期一早上七点半就到了农场总部,住在二楼的领导的房间门都关着,只好先在前天认识的邱凤霞房间门口的椅子上坐着、等着,越来越多陌生面孔来串门,邱凤霞给大伙说:这是新分到场里的小李。

李海生紧忙跟着说,“是,李海生,请大家多多关照。”

过了1个半小时,二楼有人在喊,“开会了,开会了。”

“人都来齐了吧,今天来开一个会。”

坐在主席台上的刘场长清了清嗓子说。

“先介绍一下新来的李海生同志,是新分来我们场的大学生。”

刘场长说。

李海生忙站起来说:“请大家多多关照。”

刘场长接着说:“好,下面正式开会,今天有三件重要事情。

第一件是关于局里举行对各农场上半年度管理评比。

半年度评比虽然没年终评比重要,但是大家也一定要认真对待,要认真对照局里的年初方案和场里的年初方案,特别是将对果树和田间农作物的长势情况抽查,大家要精心准备好现场,哪个山头、哪个田块的长得好,没病虫害或者比较少病虫害,各生产组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实行组长负责制抓好落实,各组把计划参观的具体地点、线路及时报到我这里来;撰写总结材料由李代培技术员负责,李海生同志协助,这个事也很重要,你们一定要突出特色来写,至于怎么写,你们是大学生,比我有文化,先写出一个初稿给我看。

还有就是考评接待,请林场长、陈会计、王会计要做好周详的准备。

同时场里和各生产组都要彻底搞好环境卫生,各生产组回去还做好具体安排。

第二件是关于干部职工工资改革的事,这次工资制度改革涉及到大家的首接利益,等一下由陈会计传达、说明。

第三件是关于场里制度建设。

刘场长声音提高了八度,说,人管人得罪人,要制度管人,才能一碗水端平。

刘场长刚说完这句话,台下就有几个人在“嘻嘻 ”窃笑。

刘场长没有理会,继续大声说,“我们虽然是一线生产单位,不能像单位机关那么有规律,但是也要场有场规,服从场里的统一调度,年初制定的考勤制度、物资发放领取制度、请销假制度一定要执行好,对违反制度的,按年初方案该扣的扣,该罚的罚,后勤人员(含技术人员)和各生产组长的考勤由林场长、陈会计负责,生产职工的考勤请各生产作业组长负责。”

这是李海生参加的第一次会议,人不熟悉,业务更不了解,有点愣头青般地坐、听着,不时也在本子上记写写。

虽然也不知记了些什么,但这个态度很重要,特别是对一个刚入职的新人而言。

李海生坐在后排,在听、记之余打量了一下这个会议室。

这也就是一个比较大点的办公室,会议室主席台由三张桌子拼成,下面放着几排排凳,坐在主席台的是刘场长、林副场长和陈会计。

排凳第一排坐着出纳王来凤、技术员李代培和各生产组长。

后排坐着都是职工,看起来也没几个年轻的,很多人手里握着茶杯,几乎没人做记录,只是不时地有人起身加开水或上厕所。

刘场长说完,陈会计用他那沙哑的声音念着工资改革文件,或许陈会计的声音不宏亮,或许工资是大家都关心的共鸣点,大家叽叽喳喳,嘈杂一片。

李海生没听清几个字,没法记录,抬头看了看主席台,刘场长正端着茶杯喝茶,透明杯子里茶叶多水少,看样子刘场长是喜欢喝浓茶。

但不知他是否对茶有研究,是否是个茶君子。

因为李海生想起了《喝茶与个性》中的一些精华片段:“喝茶有茶品,见茶品而知人品,喝茶有茶道,从茶道而知人性。

酒自醉人,茶亦醉人,喝茶也是人逢知己格外香。”

“茶杯是乘茶之具,如人之蕴藏灵魂的躯壳,茶杯多种多样,杯质有好劣之分,如人的外表,形态各异。

独杯随身者专注,处处置杯者任性,从不带杯者随和。”

“专喜红茶者,意在时常醒戒肝火;独好绿茶者,情性自然不娇作:不近诸茶者,简单无深心机。”

李海生目光移到放在旁边的林副场长的茶杯上,这是一个保温杯,外壳不锈钢材质,上面画了一个挥着橄榄球棒的人 ,看不清下面那几个字,不知是啥牌子,不透明也不知道里面是茶水还是净水。

如同林副场长那张始终带着鹅眉笑的脸一样,不知他内心的真正心情。

林副场长全名叫林祥发,两鬓己发白,圆型脸,额头上的纹理显得有点沧桑,两侧酒窝明显,看样子要比刘场长大好几岁。

就在这时,听到刘场长问,“林场长,你有什么要说的吗?”

林副场长依旧是一脸微笑,应答道,“哦,哦,多的没有。

就是一点大家一定要按照陈会计刚才传达和安排的工资改革表时间节点,抓紧时间填写好报批工资的个人基本情况表,不要因个别人耽搁了大家。”

看样子,不仅是普通职工关心工资这个话题,到了一定年纪的领导也比较重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