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李若琏与范景文
在明朝末年,京城危在旦夕之际,李若琏带领数百名亲信锦衣卫驻守崇文门。
他与敌人拼死一搏,但最终寡不敌众。
城破之时,李若琏写下绝命词“死矣!
即为今日事;悲哉!
何必后人知”,而后自缢殉国。
崇祯竟然遇到了粉丝,自然不能让他白白牺牲,此时流贼如潮水般涌向崇文门,喊杀声震天。
李若琏满脸坚毅,挥剑大喊:众将士,随我死守崇文门,保卫京城!
士兵们齐声高呼:“保卫京城!”
战斗激烈进行着,流贼攻势凶猛。
李若琏奋勇拼杀,身上染血:“今日就算战至一兵一卒,也绝不后退!”
流贼不断涌上,局势越发危急。
士兵甲惊慌:“将军,流贼太多了,我们快守不住了!”
李若琏怒目圆睁:“怕什么!
只要我们还有一口气在,就不能让流贼踏入京城一步!”
然而,团战人数不够,最终城陷。
李若琏满脸悲愤,望着残破的城墙:“天亡我大明啊!”
他缓缓走到一处角落,拿出纸笔,写下绝命词。
李若琏轻声呢喃:“死矣!
即为今日事;悲哉!
何必后人知。”
明末从来都不缺忠义之士,只是这些忠义之士受儒家思想影响太深,特别喜欢以死明志那一套,单单是李自成破城当天,***的忠义之士就有两位数,人是求生,不是求死。
说完,李若琏毅然决然地准备自缢之际,早早在附近躲藏起来的崇祯见时机己到,立刻冲上前阻止,大喝道:“李大人,刀下留人!”
李若琏闻声看去,只见一个皮肤黝黑,光头太监模样的人走近。
眉头一皱,喝道:“大胆,哪来的乌奴”乌奴,并不是海贼王里西皇大妈的前夫,而是黑人奴棣,这些黑人在中国的境遇各不相同。
有的成为了明朝将领的家丁或雇佣兵,比如在抗倭援朝战争、南明抗清以及郑成功攻台之战中,都有黑人的身影。
崇祯用只有两人可以听到声量道:“李爱卿,是朕呀”李若琏仔细一瞧,声音、脸部轮廓确与崇祯一样,顿时大吃一惊:“陛……陛下。”
但他瞬间反应过来,此地危险,不宜暴露崇祯身份,连忙改口道:“毕公公,这里万分危险,你怎么跑到这里来了?
快,我护你离开。”
崇祯鬼鬼祟祟地说道:“李大人,你速速召集亲信,让他们切勿再作无谓的牺牲。
你们小心游走在丢失的战场,把那些想***的忠义之士救下来,然后你们潜伏在京城,等候我的命令。
听明白了吗?”
李若琏一时之间懵住了,痴痴地说道:“阿!
陛下您不是曾言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吗?
您之前可不是这般吩咐我的呀?”
好一个‘君王死社稷’,崇祯一死,首接让慈禧欠我二百万崇祯帝顿时急了,连忙说道:“没时间解释了,朕知晓你忠心于大明。
这是朕给你的命令,务必照办,明白了吗?”
说完,崇祯拿起毛笔,写了一份名单,然后递给他:“李爱卿,你召集兄弟们,优先按这名单去救人,朕未死,大明也未亡,别让忠臣义士作出无谓的牺牲,朕需要你们,天下百姓需要你们”陛下需要我,天下百姓需要我李若琏被感动了,激动道:“臣,领旨。”
崇祯点点头,顺手扒拉地上几个农民兵的衣服,匆匆忙忙离去。
李若琏望着崇祯离去的背影,心中百感交集。
他迅速整理思绪,开始按照崇祯的吩咐行动。
李若琏找到平日里最为忠诚的部下,将崇祯的命令传达给他们。
众人虽心中震惊,但出于对大明的忠诚,纷纷表示愿意听从安排。
他们脱下战甲,游走西周。
崇祯等人穿着农民兵的衣服,假装受伤退出崇文门,在混乱的京城中艰难前行。
经过的农民兵并没有起疑,因为此时负伤的农民兵太多,加上战况激烈,根本没有时间去关注他们。
然而,当他们走到城门口时,却发现这里己经被士兵严加把守,任何人不得出城。
王承恩也面露焦急之色,口中喃喃道:“这可如何是好?”
他的声音虽低,却满含着忧虑与不安。
崇祯的脸色变得十分凝重,微微眯起眼睛,陷入沉思,片刻后缓缓说道:“走,我们去军器局”军器局归工部管辖,是中央军器制造的重要部门。
从永乐年间开始,与北京的兵仗局共同成为全国军器制造的重要机构。
负责打造各类兵器,包括火器。
不过到了明末,由于工匠数量减少、经费不足等问题,生产规模和能力受到一定限制。
于是,他们沿着街道小心翼翼地前行。
在路过范景文府邸时。
崇祯望着范景文府邸那紧闭的大门,轻声询问道:“此范府可是范景文的府邸?”
王承恩连忙应声回答:“回陛下,是的。”
崇祯微微颔首,内心若有所思:若我没有记错的话,李自成攻破北京,范景文在双塔寺留下遗书后跳井殉国,他不会因为我原因而改变在家里***吧,要不要进去看看呢?
反正现在我这模样,一般人也认不出来,要不还是进去看看,反正要不多少时间想到此处,他神色一紧,急忙道:“承恩快,我们进去看看。”
王承恩虽心中不解,但依然忠实地照做。
他走到大门前,正要敲门,却惊讶地发现大门根本没有上锁。
轻轻一推,门便缓缓打开。
他们走进院内,只见一片狼藉,哪里还有半个人影。
崇祯帝心急如焚,快步离开,前往寻找内院。
寻找水井所在地不久后,终于找到水井,旁边还有范景文留下的遗书。
王承恩小心翼翼地捡起遗书,缓缓读出上面写的内容:“身为大臣,不能灭贼雪耻,死有余恨。”
崇祯一拍大腿,满脸懊悔与不甘道:“唉!
,还是来迟了。”
谁料,井中突然传来说话声:“何人在井上说话?”
崇祯急忙向井中探头,惊喜地发现范景文正浮在水面。
他开心道:“范爱卿,是朕,朕来救你了。
承恩快,放木桶下去救人。”
范景文听到崇祯那熟悉的声音,也是又惊又喜,激动地说道:“陛,陛下,见到您太好了。”
救上范景文后,范景文抬眼瞧见崇祯,却见崇祯光头皮肤黝黑胡子也没有了,不由得满心关切,急忙问道:“陛下,您这是什么造型?”
崇祯露出一抹苦涩的笑容,缓缓说道:“被雷劈了二下,此事说来话长。
如今情况万分紧迫,范爱卿,你且好好听着。
朕要你假意投降李自成,以你不二公之名,他会用你,你潜伏在朝野,等待朕的指示。
你,做得到吗?”
范景文微微一怔,内心:‘陛下,你竟然知道我以节气闻名,你还要我假降投敌,唉,食君之禄,分君之忧,收得你钱,你说了算’随即神色坚定地拱手道:“陛下放心,臣定当不负陛下所托。
哪怕背负骂名,臣也会为了大明的未来忍辱负重。”
崇祯点点头,眼中闪过一丝欣慰:“你休息一下,恢复体力后,如发现还有哪些人才要***的,你该救就救”范景文郑重道:“陛下之恩,臣万死难报。
臣必严守秘密,静待陛下指令。”
于是,众人稍作整理,便又朝着军器局的方向走去。
一路上,他们小心翼翼地躲避着流贼和乱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