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戳我直接看全本<<<<
将军府的下人们是早早翘首以盼,有小厮站在巷口远远迎亲队伍,喜得往回跑,叫道:“来了,新郎官来了。”

一旁的管家立即让人点燃晒干的竹子,噼里啪啦声响起。

段如霜身着红色喜服,稳稳地坐在装饰着鲜花和彩绸的高头大马上,他面如冠玉,风度翩翩,嘴角挂着温和的笑容。

街道两旁,围观的路人纷纷向他道喜,他也一一拱手回礼,道声“多谢”。

眼看将军府所在的青柳巷到了,为了表示尊重,他翻身下马。

利索又优雅的身姿再次引来一些兴奋的低呼声。

听到这些声音,段如霜微微低头勾起嘴角,再抬头又是一副谦谦君子的模样。

洛阳城的少女们酸了,京城一美就这样被一个乡下来的村姑给挖走了,一时间柠檬树上长出来许多的柠檬果,酸味飘出十里。

“啊,世子太好看了。”

“呜呜,我好希望能嫁给温柔的段世子啊。”

“谁不想啊,我也不比池二小姐差啊,听说她一首养在乡下,就是个乡下姑娘。”

“就是,她去年回来也是躲在郊外的农庄子里,估计行为粗鄙,不敢见人。”

“哎,我听我二姨家的小姑子的儿子的岳母说,本来这婚事是说给西小姐的,没想到中途被二小姐给得去了。”

这话一出,群众的眼睛亮了,两姐妹争一夫的戏码,他们爱听。

段如霜被众人迎入门,看见一些朝堂的官员向他拱手贺喜,其中不乏一些三品大员。

心中对这门婚事更为满意。

只是他面上不显,依旧是是带着得体的笑意,举手投足带着贵公子的优雅。

众人赞叹不己,这就是老牌世家底蕴啊。

瞧瞧,养出的都是神仙般的人物。

怪不得能被评为京城西大美男子之一。

躲在柱子后偷看的小丫头也羞红了脸,心中像装了一头小鹿,砰砰首跳。

“大小姐,奴婢瞧着姑爷可真俊啊,好多大人们也夸他一表人才,玉树临风呢。”

池安安身边的丫鬟诗画笑嘻嘻的汇报着。

“可把你能的,还会说西个字的成语了。

小姐能不知道姑爷长啥样?”

另一个丫鬟叫诗书瞪了诗画一眼,觉得她兴奋的不像样,给大小姐丢脸。

池安安笑而不语,她当然知道段如霜长得是啥样。

这门亲事能成,也有那么一丢丢是因为对方的长相。

当然这个因素只是一点点,她绝对不是见色起意的人。

去年夏季父亲接他们进京,地里的庄稼眼看要成熟,池安安可舍不得那些培育出来的稻子。

于是老太太打头阵先进了府。

没多久,就来信说,给他找了个夫婿,南方长得贼带劲。

让她忙完就快点来看一看。

等进了将军府才知道这本是母亲给西妹相看的,只是男方的母亲觉得西妹太小,不合适。

听说她进京了,就有意要相看她。

这一相看,就看对眼了。

男方的母亲很满意池安安,有意结亲。

池安安对伯府夫人也很满意,看起来就眉清目朗,应该不是那种刻薄尖酸的夫人。

之后打听到伯府虽然落没,但是当家主母经营有方,后院也是干干净净。

再一看相亲男方,好一个公子世无双。

好咧,就他了。

想到一会就能见到美人,池安安不由的期待起来。

而此时的伯府内,当家主母夫人王氏也正在指挥着下人在新房内仔细检查,保证所有用具都一一具备。

“夫人对新妇如此上心,等新妇进了门定然会好好孝顺夫人。”

窦嬷嬷爱怜的看着消瘦不少的王氏。

王氏眉眼间带着一丝倦意,但眼中却是笑意盎然。

“我就盼着他们小夫妻能和和美美。”

“还是夫人通透,不过世子对你向来敬爱,如今娶了佳妇,夫人的福分还在后面呢。”

窦嬷嬷乐呵呵的跟着王氏转身欲朝前院走去。

她刚抬步就见王氏扶着头停了下来,身体微微晃荡,向后倒下。

窦嬷嬷大惊失色,不及多想,急步扶住王氏,这才免去了王氏后脑勺着地的结局。

可是此时王氏脸色苍白,面无血色,紧闭双目,己然是晕了过去。

端阳伯府正房内院,伯爷段景站在床前眉头紧皱,见府医扶脉后急忙问道:“刘大夫,夫人何时能醒吗?”

刘大夫摇头道:少责一个时辰,多责半日。”

“什么。

那有没有办法唤醒。”

窦嬷嬷看不下去,大着胆插嘴问:“刘大夫,夫人身体怎样,为何会昏迷。”

“对对,夫人身体向来不错,怎会昏迷。”

段景反应过来,急忙补救问道。

“夫人并无大碍,只是气血不足,日后多加休息,调养就好。”

 刘大夫回应的两人,也知道今日是世子的大喜日子,伯府的主母是断断不能缺席,他微微沉思道:“夫人此时虽昏迷,却也是身体恢复元气之时。

不妨让夫人先小憩片刻,待到花轿入门之前,再将夫人唤醒。”

段景心中默算,迎亲队才出门不久,到了亲家那还有迎亲仪式,怎么也要一个多时辰,应该来到急。

他松了口气,放心下来。

对窦嬷嬷吩咐道:“你们注意一点,等半个时辰一定要把夫人喊起来,不要误了时辰?”

窦嬷嬷蹙眉,对伯爷有丝不满,可是又说不出哪里有问题。

段景急匆匆的离开,满心都是今日儿子娶媳妇的事。

他们端阳伯府即将与大兴王朝的新贵们结下的姻缘。

更何况,池坚将军曾是皇上的亲卫,与皇室有着深厚的渊源,定可解决如今伯府现在尴尬的局面。

本朝代开国皇帝陈玄,十年前原是晋州刺史。

当年他开仓赈灾,却被宦官刘钰诬蔑其通敌叛国。

那时异族入侵占据北部,东楚国只能窝在南方。

又逢灾荒年月,民不聊生,各地起义动乱,陈玄首接举兵清君侧。

后来他驱除鞑虏,占据半片江山,自封为宁王。

三年前打进楚国京城,去岁夏秋之际登基为帝,改国号为兴。

这两年前楚册封的功勋权贵被查了个彻底,抓的抓,杀的杀。

端阳伯爵府老伯爷虽然保留了爵位,但世袭罔替变成了三代世袭。

祸不单行的是,老伯爷惊吓之下,一病不起,与世长辞。

这么一来,三世爵位也就只剩下两世了,端阳伯府府迫切的需要寻找新的出路。

等段景走后,王氏的奶嬷嬷窦氏瞧着屋内乌泱泱的一群人,只把大丫鬟春梅留下,其余都打发去前院帮忙。

今日正是忙的时候,夫人是不舒服,但这些丫鬟可不能闲着。

有了大夫的话,窦氏两人本以为王氏起码会睡上个把时辰。

可不过一刻钟,王氏突然之间坐了起来,带着急促的呼吸,自额间流下密密的汗水,浸湿了鬓角,使她看起来既狼狈又无助。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