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反正他有主角光环
刘玉兰显然没有料到苏妙会这么说,愣了一下,随即不屑地撇撇嘴,“凭什么让我们干,你自己去扫!”
苏妙笑而不语,心里却己经有了盘算。
她深吸了一口气,决定主动出击,先从和邻居们打好关系开始。
“张婶,今天天气真好啊!”
苏妙走出房间,笑着和一个正在树下晾衣服的女人打招呼。
张婶愣了一下,抬头看了看她,嘴里还含着一颗瓜子:“哟,今天小苏还主动和我打招呼呢?
太阳从西边出来啦!”
现在才是五月份,可对于苏妙来说,晚上睡觉时己经有些闷闷的感觉了。
苏妙的第二天一早是在刘玉芳尖锐的声音中醒来的。
“妈,我不想吃这个,为什么不让苏妙去做饭?
她到底是不是我们家的人?”
伴随着刘玉芳不满的嘟囔声,厨房里传来母亲赵美兰略带歉意的回应,“小芳,今天让你姐姐休息休息吧,妈来做饭也是一样的……”苏妙头痛地捂住额头,她还没来得及细细计划生存策略,就又被现实拉回到了这种琐碎的家庭矛盾里。
她并不想一大早就和这个继妹争吵,但刘玉芳每天都在不断挑衅他。
苏妙慢吞吞地从床上爬起来,简单洗漱后走进了厨房。
她看到母亲赵美兰正小心翼翼地站在煤炉前,煮着稀薄的米粥。
刘玉芳则一脸不耐烦地坐在桌子旁,不时地敲打着桌面,看向苏妙的眼神里充满了不屑。
苏妙没打算理会她,她只微笑着对母亲说道,“妈,你今天就休息吧,我来做饭。”
赵美兰显得有些诧异,手上的动作一顿。
苏妙知道母亲是个温柔软弱的女人,从来都没有和刘德昌一家争执过,她也不想让母亲太为难。
就在这时,院子门口忽然传来一阵吵闹声,伴随着几个孩子惊喜的叫喊,“哇!
新住户来了!”
苏妙从厨房的窗户望出去,只见院子的入口处停着一辆小货车,车上下来一个年轻的男人。
他穿着一件干净的白衬衫,斜肩背着一个深蓝色的帆布包,站在小货车边上,和帮他搬运行李的司机交谈着。
大院里正晒着衣服的大妈们停下了手中的活,几乎同时朝那个方向看了过去。
阳光下,青年黑色的发在微风中轻轻摇曳,面容白皙,带着一种与小城完全格格不入的俊逸,一下子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哎哟,这是谁啊。”
晒衣服的大妈陈秀芬压低声音对一旁的张小楠说。
张小楠瞥了一眼那个青年,正好看见他抬手从车里搬出一个木箱子,沉重得他微微皱起眉头,但却没有发出任何抱怨。
她挑了挑眉,笑着回道,“谁知道呢?
估计是从哪儿来的亲戚,来投奔人吧。”
“嘿嘿,这样的人家要是住进来,可得热闹了。”
陈大妈嘿嘿一笑,一副看好戏的样子。
青年叫林若白,被安排住在小院的最边缘的小屋里。
小屋前是一块小小的空地,空地边上还堆着几袋不知道谁家扔出来的杂物。
林若白没有抱怨什么,只是默默将箱子搬进去,开始整理。
苏妙认出来那个人就是原书中的男主,林若白。
“他真的是来了啊。”
苏妙心里嘀咕着,眼睛忍不住多看了几眼。
原书里提到,林若白是北京人,是这个年代的小少爷,但和父亲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深,便跑到了这个小院。
他偶尔喜欢做些实验,嘴上也常常说些不着调的话,还经常做一些正常人不可以理解的事,要不然怎么会叫美男作妖指南啊。
她现在只知道他背景复杂,但具体的来龙去脉也有些忘记了。
这时,院子里的邻居们纷纷围了过去,张婶好奇地问道,“小伙子,你是新来的吧?
以后就住我们这院子啦?”
林若白微微一笑,点了点头,礼貌却带着距离,“是的,阿姨,以后就请多关照。”
“哎呦,看你这孩子长得多俊,啧啧啧,别担心,我们院里人都挺好的!”
张婶热心地招呼着,看他的眼神就像在看一个稀罕物。
苏妙忍不住笑了笑,这个新来的邻居可不像看上去那么普通,他可是这本书的男主,自带主角光环。
她默默观察了一会儿林若白的举止,发现他和人交流的时候,表情温和,但目光却始终没有什么温度,像是在刻意保持某种距离。
“妙妙,快过来看看,院子里来了新邻居!”
赵美兰也看到了院子里的情况,忍不住转头叫女儿过去看看热闹。
苏妙点了点头,走到院子里,恰好看到林若白己经将行李搬进了靠近院子边缘的一间空屋里。
那间屋子以前是老张家的,后来老张家搬走了,空出来的屋子倒是挺干净,但位置偏僻,邻居们平时也不怎么过去。
苏妙静静地看着林若白进了屋,随后转身打算回家帮自己妈妈做饭。
忽然,一个小男孩带着笑意跑过来,手里举着一把小风车,嘴里嚷嚷着,“新哥哥,新哥哥,帮我修一下风车吧!”
林若白愣了一下,低下头看着那个小男孩,男孩眨巴着眼睛,满脸期待地看着他。
林若白沉默了一会儿,似乎有些不知所措,最终还是接过了那个小风车,略显笨拙地看了几眼,然后认真地帮小男孩调整起风车的叶片。
看着这一幕,苏妙不禁露出一个笑容。
她知道,尽管林若白只是现在还不熟悉,显得冷淡,但他内心却并不坏,只是经历过太多的变故,让他有些不善与人交流罢了。
等熟悉起来,他完全就是个吊儿郎当的小少爷,有时候还很气人的那种。
“看来这个新邻居也不是那么难相处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