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教朱棣屠龙术,打造日不落第2章 历史周期律,朱棣的疑惑在线免费阅读
说到这里,徐长卿的眼眸当中,露出了一丝狠辣,“不仅要诛其九族,还要诛其十族,让为建文效命的清流文人胆寒!”
徐长卿的话语,倒是让朱棣一惊,这些话完全说到了朱棣的心中。
“哼,这样一来的话,陛下岂不是成为人人口诛笔伐的暴君不成,长卿啊,佛门有好生之德。”
姚广孝叹了口气,对着眼前的徐长卿道,让徐长卿笑了下。
“此举,的确有让陛下被文人口诛笔伐的风险,也过于杀生,还请陛下恕罪!”
徐长卿拱手,对着朱棣说道,让朱棣摆了摆手,“哪里的话,方孝儒此人,的确令朕恼怒不已。”
“诛杀他十族也不过分,不过看长卿的意思,应该是有比这更好的主意吧。”
朱棣向前一步,眼睛看着徐长卿,眼眸中露出了期待的目光。
“有,就看陛下愿不愿意听了,不仅杀了方孝儒,还无后顾之忧,而且从方孝儒开始,彻底扫清南方腐儒,为陛下建立真正的文治。”
徐长卿声情并茂,对着朱棣说道,“陛下需要的是能够治国平天下的官吏,而非误国的清流空谈。”
“文武并驾齐驱,为大明可缔造远胜汉唐的千古盛世,令陛下,令大明无倾覆之忧。”
听着徐长卿的话语,朱棣的脸色微变,嘴角露出了有意思的笑容。
“老和尚,你教导的弟子,很会说大话的啊,他能够学得你几分本事。”
他的目光,看向了姚广孝,让姚广孝轻抚着胡须一笑,“陛下,长卿所学和我不同,至于说大话,若是陛下觉得是妄言大可不必理会。”
“那我就继续听听,你能够说出点什么来。”
此刻的朱棣,倒是神情淡定,看着姚广孝的模样,似乎徐长卿这小子真的有些本事。
“哈哈哈,师父说的没错,陛下愿意听就听,因为我所学之策,将彻底变革大明天下,此为屠龙术。”
徐长卿开口,石破天惊,此刻的天空,仿佛惊雷炸响,“屠天下反龙,让大明长治久安。”
“哈哈哈,好一个图天下反龙,你小子真是好大胆子。”
朱棣笑了,眼神显得相当玩味,“继续说下去吧,小子。”
“让我看下你所说的屠龙之术,是什么。”
对于徐长卿,朱棣明显的露出了期待,我们的永乐皇帝,所忧心的就是如何维护好大明天下。
还有,保证大明的昌盛不衰。
徐长卿说的这些,都是相当符合朱棣的胃口。
“那,还就请陛下恕我直言孟浪了,陛下觉得我大明太祖能够定鼎天下是因为什么?”
这时候的徐长卿,不由得开口询问道,“陛下又是因为什么,能够从北平直下南方,打进这应天府。”
“这…”
朱棣一愣,不由得陷入了沉思,这个问题他一开始还真是没有想过呢。
徐长卿这么一问,倒是直接将朱棣给问住了。
大明是怎么立国呢?
这一点,应该没有谁比起朱棣更加清楚,元朝的苛政令中原遍地烽火,而朱元璋在偶然的契机下,加入了红巾军。
然后,一步又一步的成为了皇帝,建立了大明帝国。
毫无疑问,朱棣的内心是对于朱元璋是崇敬的,作为二代的朱元璋之子,如今又打败了建文帝朱允炆,即将登基成为这个大明帝国的主宰。
自然是想做出超越自己父亲朱元璋,那前所未有的巨大功绩的。
“那你说,太祖皇帝是因为什么,建立大明?”
想了一会,朱棣将问题抛给了徐长卿,想从徐长卿口中看下他有什么见解。
“人心。”
徐长卿躬身行礼,对着朱棣说道,“弱宋文彦博有言,有宋一朝,天子与士大夫共天下,结果亡于异族之手。”
“而我大明太祖,崛起于微末,大明一朝,乃是于天下黎庶共天下,而非士大夫共天下。”
一番话语,说的朱棣不由得一震。
“陛下,可知自古以来朝代,为何都仅仅只有两三百年的国运,乃是因为天下黎庶,影响了历朝历代。”
徐长卿再次说道,“前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中原历朝历代,不过重复开国→盛世→衰落→中兴→衰落→灭亡,其根本臣总结起来,这便是历史周期律。”
“大明要打破历史周期律,超越两汉比起周朝还要兴盛,就要真正做到和天下黎庶共天下,而非如今的士族地主。”
“做不到的话,在历史周期律面前,大明无非重复过去的王朝旧事,两三百年就此覆灭罢了!”
徐长卿的话语,让朱棣的沉默了下。
“你这小子,好大的胆子,比起道衍这老和尚更有胆色,老和尚你教出了一个好徒弟啊。”
朱棣的话语,显得意味深长,“我突然理解你所说的,屠龙术了!”
屠龙术,用好得话,的确可以屠天下反龙,用不好的话,那么天下士族,皆会因为朱棣而反。
“这么说来,你已经找出了如何让大明,跳出你这所谓历史周期律的办法了?”
“那你告诉朕,如何与天下黎庶共天下,打破这历朝历代以来都逃不过的两三百年国运。”
看着徐长卿自信的模样,朱棣决定好好问策于徐长卿,看下他能够说出什么来。
姚广孝引导辅佐朱棣走上帝位,而徐长卿这个弟子比起姚广孝更加狂妄不羁。
说实话朱棣不是很喜欢徐长卿这种人。
觉得这种人大多是夸夸其谈,看似自信,其实自负,志大才疏而已。
但偏偏,从徐长卿口里冒出来的话语,却又理据分明,让他有一种似乎就是这样,又似乎不是这样的感觉。
朱棣很不喜欢这种感觉。
他已经决定了,如果接下来,徐长卿依然还是像刚刚那样夸夸其谈,只谈例证,而拿不出具体的解决办法,那即便是他说的再让人信服,这个人,他也不会用。
这样的人他见过的太多了,他现在需要的是实干家,需要的是一个能帮他解决眼前困局的大才,而不是口溜子。
徐长卿似乎也察觉到了朱棣的不耐,眼神稍稍一凝,再次问朱棣道:
“陛下,您真的确定了?为求打破这历朝历代都逃不过的两三百年国运,不惜与我等黎庶共天下?”
嗯?
这小家伙,难道是,要说点真东西了?